摘要:近年,随着大学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的不断提高,以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内容的志愿服务正在成为该群体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弥补了大学生社会体验的缺位状况,对其就业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作为为他人、社会组织或者整个社会提供帮助、不求物质回报的利他行为,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非分配性和公益性的特点。高校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通过承担不同的工作角色,将自身强烈的事业心与高度的责任感传递给社会,在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素质和社会福祉[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长足进步,参与人数和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已经发展成为中坚力量。近年,随着大学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的继续提高,以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内容的志愿服务正在成为该群体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弥补了大学生社会体验的缺位状况,对其就业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当前,需要对该群体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与鼓励,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借此实现自身价值,提高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念、内涵和精神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念
作为一种帮助人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志愿服务在经过长期的发展之后,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念,即在尊重与平等的前提下助人和自助,向社会提供无私的帮助和服务[2]。大学生具有强大的自身潜能,他们借助自身或者群体的力量帮助正常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人(尤其是弱势群体);同时,他们也会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到援助的队列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被帮助者走出困境的愿望和潜能;此外,对大学生志愿者来说,需要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任何需要帮助的对象,使志愿者和被帮助对象处在平等的关系之中,这种人格层面上的地位平等是大学生志愿者尊重与平等的理念,也是助人和自助的前提。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
志愿服务指的是社会成员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爱心等“资源”为社会和他人提供非盈利和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志愿服务都具有明显的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等特征。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志愿服务还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即强调人的平等和友爱互助。可见,志愿服务是一种高尚的社会行为,在社会发展进步中是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存在的。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当代大学生也正在成为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实际上,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广义上的志愿服务并不存在显著区别,两者都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区别在于从事公益事业的主体不同,前者主要为大学生群体,后者为全体社会成员。大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在自愿和不计报酬的情况下,向社会和他人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与技能[3]。此外,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处于高等教育的框架之中,组织管理相对高效,他们也会在教育和培训之后,对参与志愿服务产生较高的认同,加之其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的素质,如今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蔚然成风,该群体正在成为当代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坚力量。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
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志愿者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不但会潜移默化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还会最大限度地弘扬和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明显的援助和奉献精神,他们会在不计报酬的情况下为他人提供帮助。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就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其中,奉献不但指志愿者不计经济报酬,还表明大学生志愿者不要特权、不要求博得好名声,只是通过自身的参与增加人类社会的福祉,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4];友爱是大学生志愿者的道德底线,他们在欣赏他人、与人为善、平等尊重的过程中,无私地向他人和社会提供帮助;互助是大学生志愿者的出发点,他们通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使处于困难与危机中的人们得到必要帮助,摆脱困境;进步是大学生志愿者的价值追求,他们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多种能力,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终极目标。
二、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性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本质上具有服务属性,其基本任务在于帮助有困难、有需求者走出困境,使其能够正常生活与谋求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志愿服务具有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大学生能够不断培养爱心,提升修养,完善人格,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志愿服务,能够很好地提升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社会资本和知识资本,这些资本的汇集和积累,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
(一)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社会资本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并非无组织的社会活动,绝大多数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为此建立共同的规章制度,参与者在奉献意识促使下,完成了志愿者与志愿者之间的身份认同和彼此接纳。实际上,这种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之上彼此之间的帮助与合作能够体现和加深志愿者和被助者之间的彼此信任。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事实最终促进了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与社会规则和价值观之间的契合,能够借此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不但能拓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网络,还能因此而积累下更多宝贵的社会资本。此外,在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会与人、事、社会进行广泛接触,在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拓宽视野,认知社会,提升自身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5]。当然,在向他人和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时,大学生还能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群打交道,这不但能加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还能在思想碰撞与互相学习之后,获得更多精神财富。
(二)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
当代大学生要想在就业方面表现优异,单纯具有坚实的知识基础是不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顺利就业、高效就业的重要保障。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需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要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个人意志和与社会发展相符的思想和行为,尤其在人格协调性方面要保持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和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评价自我,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不断提升工作,并在生活中追求快乐,保持乐观,获得幸福感。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能增加其心理资本,使其在与社会“真实接触”之后,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我认知,增加就业竞争力与自信心,而这是择业和就业的重要依据。此外,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会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同事、受助者等对自身价值的客观评价,这对提高自我认同感、纠正其心理、养成沉着处世的态度,提升就业能力大有裨益。
(三)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知识资本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志愿服务是实践性极强的社会活动,能够借此更新知识,使理论知识和技能储备转化为社会所需的行为,并在与社会的“亲密接触”中进一步体会到社会知识的宝贵和自身知识积累的缺乏。这样一来,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会被激发出来,更希望通过理论知识的实践不断增强其知识转化的能力,从而实现从量到质的变化过程,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6]。更为重要的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不见减弱的当今时代,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若想在竞争者之中取胜,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与较强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关键的。而通过志愿服务工作就能够为大学生创造实践和提升自我的良好平台,大学生可以在亲身接触与体会中加深社会认知,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增加就业砝码。
三、志愿服务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
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志愿服务和就业的结合不但能实现志愿服务的长效化,还能拓宽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对其就业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有必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个人四方联动模式,通过创设志愿服务氛围,使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参与其中,以德育为依托,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本储备”,并借助制度建设,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就业能力长期关联,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帮助。
(一)借助政府、学校、社会等力量,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创造条件
在法律层面上,应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尽快制定与完善相关的志愿法律和法规,突出和保护大学生志愿者的法律地位,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创造条件,使其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在组织层面上,学校和社会需要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志愿组织,通过完善志愿者注册系统与电子信息化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和用人单位要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对志愿服务结束的大学生要给予择业和就业方面的政策优惠,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诉求;而在资金层面上,要保证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时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保证志愿者能够向社会持续输出服务能力,体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
(二)借助制度建设,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就业能力长期关联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公益活动,需要志愿者为此倾注感情与精力。而为了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就业能力长期关联,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把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与社会组织整合起来,使志愿服务向规范化与专业化发展。此外,还应强化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的监督与考核,注重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健康培训,提升其心理素质。尤其要在适当的时机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估系统,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高校的学分计划和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之中,以保证志愿服务和高校的教学与教育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为就业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创造条件,同时也能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通过创设志愿服务氛围,使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参与其中
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气氛的构建,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向当代大学生传递志愿服务的相关信息,使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参与其中。比如,可以考虑借助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向其中注入志愿文化元素,利用线上和线下多种方式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的意义和内容,以及志愿服务与就业能力提升之间的关联,使大学生能够沉浸在浓厚的志愿氛围与志愿情调之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自觉意识。
(四)以德育为依托,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本储备”
若让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常态,高校需要为此建立规章制度,通过科学管理和人性化激励,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本储备”,尤其要以德育工作为依托,促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成长。为此,需要通过德育工作号召当代大学生掌握技能和做好心理准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加志愿服务的内容,甚至可以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也可以规定大学生自入校开始,要在毕业之前完成规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并将其看作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还应该注重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系统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提升志愿服务的价值,保护志愿者的权益,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热情,为就业提供必要的保障。
结语
就业能力作为大学生获得就业机会、维持就业水平、获得晋升的综合能力,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以培养和训练。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可预见的将来看不到能够扭转的迹象。因此,逐渐具备大众化色彩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对这一状况和趋势做出准确研判,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上做出更多努力。志愿服务已经成为连接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大学生能够借此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增强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当然,借助志愿服务提升就业效果的做法还需要突破一系列难题,比如,如何协调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如何促进大学生志愿获得社会的认同,养成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等。这些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A.缪其克,约翰•威尔逊.志愿者[M].魏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吴艳,潘运华.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84-86.
[3]黄一珊.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相关性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79-81.
[4]李阳,赵永明.志愿服务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乡镇经济期刊012(消费经济期刊6):93-96.
[5]刘素婷.志愿服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5):28-30.
[6]陶倩,卓凯,裔仕佳.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4):70-74.
作者:杨明玉 单位:蚌埠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相关专题:中篇小说选刊 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