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学生诚信观的培养是其成长成才的重要一环,本文首先分析了儒家文化中的“信”,在此基础上从做人诚信、学术诚信、经济诚信三方面阐述了“信”文化对于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作用,随后给出了基于儒家文化中的“信”来塑造大学生诚信观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儒家文化;大学生;诚信观
一、引言
“诚信”是我国延续千百年来的财富和美德,同时也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当代大学生只有秉承诚信的理念,才能在学习和成长中形成自己的健康人格,为未来回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信”的理念贯穿了我国的儒家文化,孔子曾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从古至今,“信”的文化理念是支撑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门的开放,近年来我国的诚信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前有一些高校学子在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时,忘记甚至抛弃了“信”,为自身未来的发展投下了阴影。所以,怎样才能发掘我国儒家文化中的“信”,对高校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二、儒家文化中的“信”
“信,诚也,从人言。”这是古人对于儒家中的“信”的释义。从文字构成来看,“信”由“人”和“言”组合而成,这也反映出古人对于“人言为信”的推崇。儒家中的“信”含有两种意义:第一是口中之言和心中所想应该一致,也就是“信,言合于意也”。第二,是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与其所言应一致,也即是“言必行,行必果。”在《尚书》中,便反复提到对“信”的渴求,“尔无不信,联不食言”。而在《诗经》中,更加对“诚信”进行了歌咏,有“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的名句。“信”的理念出现最多的是《论语》中,著名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便出自这里。孔子十分注重对于弟子进行“信”的教育,孟子则将“信”作为“五伦”之一。由此可知,“信”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儒家文化的精华。在当代,“信”的准则更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必要准则。
三、儒家文化的“信”
含有高校学生诚信观的教育资源儒家文化至今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高校的诚信观教育,可以从儒家文化宝库中汲取丰富的资源。
(一)“人无信不立”与大学生的做人诚信
在儒家文化中,诚信是“立身之本”。人与人只有构建出互信纽带,才能实现社会的发展。可知诚信是自古以来的做人准则。儒家文化认为只有重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对自己的所言所行进行严格要求,才能够称得上是一个诚信的人,臻于“君子”的行列。在当前,这些观念并未过时,反而有着很好的现实意义,是对高校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宝贵遗产,有助于使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构筑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格。
(二)“质直而好义”与大学生的学术诚信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是古人对于严谨治学的标准。如果明明了解某个事物却在人前隐瞒,就是对他人的欺骗,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损失。孔子在治学方面则对“考究真伪”十分注重,一方面呼吁严谨治学,另一方面也亲自躬行。孔子认为对于那些似乎人人都认同的观点,应该查阅文献进行严谨的考证,避免说出错误的话。我国的高等教育重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就尤其需要重新审视“质直而好义”的理念,并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高校学生在学术诚信方面,应该以严谨而科学的态度对待实验数据和学术成果,培养健康的学术习惯和科学的学术理念。
(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与大学生的经济诚信
孔子曰“富而可求也。”合理地追求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也是被人们所接受的。儒家思想是鼓励人们通过正当的方法追求利益的,但必须遵循“取之有道”的原则,对利益不能无限制攫取,更不能以投机取巧的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虽然追求利益行为本身并不具有善恶的属性,但是所采取的方法则十分关键。在市场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中,只有追求合理的利润,一个实体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但假如将全部的目标都集中在获取利润上,忽视了对社会的回馈和经营的诚信,就会舍本逐末。
四、以“信”文化塑造大学生诚信观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年轻人为之付出努力。而“信”文化作为儒家文化中的精华,是当前实现诚信教育的宝贵财富。
(一)以儒家“信”文化塑造诚信人格
“信”文化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做人处事的道德要求,一方面是社会的发展基石,另一方面也是个人的成败关键。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形形色色的各类信息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观点不断更新,这些现象很容易使甄别能力不足的学生眼花缭乱,形成浮躁的心理,忘记了对自身人格的塑造。不少高校学生在学习方面丢弃了诚信,不在推崇严谨的治学理念。高校应该有意识地宣扬“诚信治学”思想,使学生能够被正确的治学观所影响,以端正的认识和踏实的态度,提升自己的素养,塑造健康的诚信人格。
(二)以儒家“信”文化建立市场经济诚信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孔子的利益观,孔子倡导人们以节制的方法适当地追求经济利益,尤其应该杜绝以不择手段的方法攫取利益的行为。这可以说明儒家的“信”理念对于利益的“诚信”思想。在当前的社会,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处在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模式中。一些经营者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迷恋,丢弃了诚信经营的责任,经常见诸报端的“毒奶粉”、“过期月饼”等现象便是其外在表现之一,很多从业者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惜损害他人的健康,威胁他人的安全;不但从商者如此,从政者亦是如此,一些官员做不到“诚信为本,服务社会”,这才出现了一些家中搜出亿元纸钞的事件。具体在大学校园,部分学生为了争取奖学金而摒弃了诚信,编造事实欺骗学校。结合儒家文化的“信”,应该使高校学生明白追求正当利益是所有人的权利,但是只有通过合法的手段来进行争取才是值得提倡的,只有培养起良好的市场经济诚信意识,才有助于走上社会之后做到“以诚立人”。
(三)以儒家“信”文化培养诚信交际
儒家文化中的“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渗透进对社会价值的追求中。“信”文化要求社会成员在追寻自身价值的时候,应该具备足够的道德与修养,从而使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统一起来。在儒家思想里,一个人的发展,其终极目标是成为一个“圣人”,这是很多人毕生的理想。《论语》中有“吾日三省吾身”。可知儒家文化倡导人们能够将“信”的理念与自己待人接物的方式统一起来,在内心达到平衡。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成型的时期,只有加强团队合作,培养自身的团队精神,才更加有利于未来的发展,而古人的“三省吾身”恰恰是当前人际交往中应该恪守的准则。当今社会是一个互联的时代,只有具备合作的精神,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学子处于这样的背景中,应该遵循儒家的“信”理念,将其作为自身与他人交往的信条,提升自己与他人的相处能力,以诚信来感染他人。
(四)以儒家“信”文化提升诚信修养
儒家文化中的“信”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儒家随着不断的发展,不断吸取其他精华中的修养元素,来充实自身的思想架构,最终形成了个人对修养的追求准则。可以说儒家的“信”文化对我国民间的伦理产生了关键性的巨大影响。在儒家思想中,对修养的追求在孔子时代便已经提出,并且随着儒家文化的传承而被越来越多的后人所继承和发展,到了孟子时代和荀子时代,道德修养的框架已经十分完善。这些思想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学生只有积极提升自身的诚信修养,才能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人与人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以儒家文化对于“信”的原则来教导学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应该以“谦逊之风”和“君子之风”来作为提升自身修养的标尺。
五、结束语
“诚信”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代高校学生应该秉承的美德。但在当前外界环境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社会道德出现了一些迷失,使得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种种诚信问题。用我国积淀深厚的儒家文化进行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很可取的一个方法。道德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青年大学生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高校不但应使学生具有足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也应注重诚信教育,使学生成为全面成长的人才,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丹婷.广西高校大学生的诚信观调查研究[J].学周刊,2016(29):210-211.
[2]赵永明.重构“90后”大学生诚信观[J].淮南师范网络经济论文学院学报,2012(6):47-49.
[3]唐凯麟,贺才乐.儒家诚信传统与诚信道德建设[J].湖湘论坛,2012(3):41-44.
[4]乔燕妮.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探究[J].知音励志,2016(9):2.
作者:杨慧芳 单位: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专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中国经济增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