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口传身授”的学习方式起源于古代社会,至今仍被教育者沿用。经研究舞蹈教学的文献资料,作者发现“口传身授”是舞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文章论述了舞蹈教学中“口传身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舞蹈教学中“口传身授”的重要性,以期为提高我国舞蹈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舞蹈教学;“口传身授”;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舞蹈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将人的动作、表情等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实现生存、教育、娱乐等功能。舞蹈具有综合性特点,对于实践性、理论性、艺术性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基于此,“口传身授”是舞蹈最理想的教学方式之一。一直以来,“口传身授”在舞蹈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舞蹈教学中“口传身授”的教学内容
(一)舞蹈教学中“口传”的教学内容
经研究舞蹈教学大纲,笔者发现舞蹈教学对舞蹈基础知识、舞蹈艺术表现力、舞蹈基本功等做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在教学方法部分,舞蹈教学大纲明确表明:“准确的动作示范,清晰规范的语言表达。”这些足以表明“口传身授”对于舞蹈教学的重要作用。1.“口传”舞蹈理论知识。舞蹈具有综合性特点,主要依靠肢体动作、表情等表现张力。此外,舞蹈与解剖学、动力学、物理学等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舞蹈初学者来说,掌握与舞蹈运动有关的解剖学、动力学、物理学等理论知识是深入学习舞蹈的必要条件。唯有如此,才能精准地掌握舞蹈动作要领,并创造出新颖、优美的造型。与此同时,还能保护舞者免受伤害。在学习、练习舞蹈时,“口传”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将教师的讲解、指示与舞蹈动作、伴奏音乐完美结合,进而完成整套舞蹈动作。如关于舞蹈基础理论知识的“口传教学”:舞蹈具有直觉性、动作性、节奏性、造型性、柔情性、综合性六大艺术特征;①舞蹈划分依据体裁(情绪舞、情节舞),风格(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社交舞),表演形式(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舞剧)等。2.“口传”动作技巧。在教授动作时,教师应将“口传”与“身授”结合,即在讲解的同时伴以动作示范。如在开展形体训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边讲解边示范动作。通常在训练腿部动作的时候,主要借鉴芭蕾舞“开、绷、直”的方法,“开”指的是在腿部活动过程中,依次从髋关节、膝关节再到腕关节、脚趾尖全部向外转开。这种训练方式有助于舒展人体线条,使腿部整体更显修长。在日常训练中,舞者可以采取深蹲方式。“绷”,即将脚背绷直,能够使脚的整体线条更加修长、漂亮。在日常训练中,舞者可采用划圈、小踢腿等训练方式。“直”指的是舞者在做舞蹈动作时,承担主要力量的腿部及膝盖都必须保持直立,这种做法有助于增强舞蹈的艺术表现力。3.“口传”素质教育。经调查发现,学习舞蹈的学生大都处于低年龄层,在文化知识水平、艺术修养、情感体验等方面较为匮乏,自控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薄弱,且尚未构建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因此,在进行舞蹈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传授舞蹈理论知识、技能,还要通过“口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品质,增强其综合素养。
(二)舞蹈教学中“身授”的教学内容
在舞蹈教学中,“身授”由动作造型、舞者形象等部分组成。教师在示范动作时,应注重全面示范,即将动作完整、精确地示范出来,手、脚、身体、面部表情等同步进行,为学生展现完美的舞蹈动作。如在开展“脚在地面画圆”教学时,其方向为向外、向内;其范围分为大画圆、小画圆。不同的组合方式,采用的舞蹈动作不同,向外大画圆。活动脚往前,经过旁边绕到后面,再绕回第一位置。教师必须完整、准确地将动作示范给学生,同时还要结合该动作要领的讲解。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全面地理解舞蹈理论知识,还能增强师生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舞蹈教学中“口传身授”的教学要求
(一)教师应加强语言组织能力,使语言更科学、生动、形象
在实际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多数舞蹈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忽视了对教学语言的组织和加工,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对于舞蹈教学语言来说,应具备科学性、准确性等特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将舞蹈理论知识、动作技巧、艺术表现力传授给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切忌使用“也许”“大概”“可能”等表义不够明确的词语,更不能随意说出毫无科学依据的话,以防止学生在学习、理解、掌握及应用知识时出现错误,从而影响其学习效果。舞蹈教学并非是“填鸭式”的灌输,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表达技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最好将自身情感融入教学,以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提升教学有效性。情感共鸣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能力及艺术修养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
(二)教师需提高动作示范能力,使动作更全面、准确、优美
在舞蹈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掌握较为简单的舞蹈动作,但极易忽视对动作原理、细节的理解与探究,导致其不能够准确地理解并掌握整套舞蹈动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示范动作时结合语言讲解,能够加大学生对舞蹈动作的关注和学习力度,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舞蹈。教师动作示范的准确性对于舞蹈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舞蹈起源于原始社会,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很多优秀的舞蹈技巧。纵观舞蹈发展历史,舞蹈家加工、提炼出很多优秀的舞蹈动作,如动作的高度、力度、跑跳的幅度等。教师作为学生求知路途中的向导,倘若其示范的舞蹈动作不达标,那么学生亦不会学习到准确的舞蹈动作。因此,教师动作示范是否标准直接关乎着学生舞蹈学习的质量。
三、舞蹈教学中“口传身授”的重要性
(一)“口传身授”在舞蹈教学中的价值定位
舞蹈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对于教学方法有很高的要求。纵观国内外舞蹈(古典舞、民族舞、芭蕾舞、国标舞)教学,都倾向于采用“口传身授”的教学方式。“口传身授”将语言表达、肢体动作有机结合,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舞蹈知识与技巧。可见,“口传身授”对于舞蹈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1.“口传身授”在舞蹈教学中的历史价值经研究发现,舞蹈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过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我国古代社会,舞蹈具有娱乐、宗教、教育等功能,与当时的政治观念、礼仪制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乐”的概念范围较广,包含音乐、舞蹈、诗歌三部分,凡是能够使人高兴的事物,都可以被统称为“乐”。可见,舞蹈对人具有娱乐、教化等作用。2.“口传身授”在当代舞蹈教育中的价值定位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应运而生,很多教学音像资料开始取代教师的“口传身授”,成为当代舞蹈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手段。虽然舞蹈影像资料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但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导致很多舞蹈由实践性质转化为鉴赏性质,辅助教学手段也转化为主要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践证明,长时间观看舞蹈影像资料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采用影像资料教学方式。舞蹈对于力量、柔韧性、控制力、协调性、灵活性等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实训。多媒体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对情感释放、交流、互动等方面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口传身授”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不论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如何发展、提高,“口传身授”仍旧是舞蹈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如在开展芭蕾舞教学时,仅依靠影像资料是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这就需要教师“口传身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舞蹈理论知识与动作技巧。
(二)“口传”的主要功能及意义
“口传”,顾名思义,口头传播。在舞蹈教学中,“口传”指的是教师将舞蹈动作的名称、节奏、风格等教学内容口头表述出来,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口传”最大的特点就是口头言语的解说、讲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语言与舞蹈动作有机结合。“口传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较高的要求:准确、形象、生动、有条理性。由此可知,舞蹈教师除了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之外,还需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从神经活动的角度分析,语言属于高级调节活动,对人的意志行为具有强烈的指导作用。对于舞蹈课而言,其属于个人意识调节活动。学生汲取、理解舞蹈理论知识主要借助听觉感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本的舞蹈动作。③
(三)“身授”的主要功能及意义
“身授”指的是动作示范,其充分体现了舞蹈教学的实践性。④动作示范教学方式的存在,为学生创设了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其可以通过模仿,理解、掌握舞蹈动作技巧。教师通过“身授”,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对提高其学习效率颇有益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每个舞蹈动作分解示范,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并不断修正学生的动作,以达到将分解动作组合成完整的舞蹈动作的目标。对于富有内涵的舞蹈,更需要教师示范。“身授”教学方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舞蹈动作,并强化舞蹈理论知识。此外,教师的示范为学生树立了标杆,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动作要领。“身授”给教师的执教水平与执教能力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教师需要加强学习,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提供科学、规范的示范。结语总之,“口传身授”是舞蹈教学最核心的教学方式。“口传身授”起源于古代社会,一直被延用至今,对提高舞蹈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口传身授”教学方式符合舞蹈直觉性、动作性、节奏性、造型性、柔情性、综合性的教学要求,对培养学生舞蹈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我国舞蹈教师加强自身学习,不断优化“口传身授”教学方式,使舞蹈这门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
注释:
①高瑾.浅谈舞蹈教学中“口传身授”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2):202.
②林月娴“.口传身授”在舞蹈教学中的价值定位[J].艺海,2010(10):71.
口腔医学论文 ③邓帧帧.浅谈“口传身授”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4(12):253.
④杨燕.浅析舞蹈教育的重要方法—口传身授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3(23):223-224.
作者:龚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