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基础工程》是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课程主要介绍了地基与基础的类型以及不同基础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点。此外,该课程还与先修基础课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地质》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结构形式、新的施工技术层出不穷,基础工程课程也应该随着这些新形式、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本文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反应基础工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性教学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2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更新太慢。现在很多高校采用的基础工程教材沿用的都是旧版规范,而随着现代工程建设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规范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现有教材的内容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规范的更新速度,导致教学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
(2)学生专业技术基础课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由于基础工程课程的特殊性,需要前续很多课程的知识作为铺垫,所以前续基础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对基础工程这门课程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专业基础课的学时不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也不是很全面、扎实,更有甚者连基本的专业概念都没听过,这就给基础工程课程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有限的学时内无法完成繁杂的教学任务。由于大土木专业的要求,开设的专业课程较多,但是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将冗杂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更好的吸收,是老师当下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3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材选择模式的改革。由于市面上很多教材都是作者为了完成学术任务粗编乱造而成的,参考价值很小,很容易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误导,所以任课教师需要秉承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为学生选择合理的、难度适中的教材,当然,在选择教材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毕竟他们才是教材的受用者。
(2)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由于基础工程课程与前续课程《土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关系紧密,所以,在基础工程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并能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元化教学模式,即在传统的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结合讲解的基础上辅以课堂讨论、课后习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加入课程设计,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了解更多专业的前沿技术。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基础工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尤其是基础工程的施工问题,单凭任课教师口述,学生很难想象到施工过程,所以如果能够将课堂搬到工地,学生能够亲自观摩施工的工艺,教师在现场进行讲解,相信学生定会理解并掌握相关工艺,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由于基础工程课程内容枯燥、繁杂的特殊性,有必要在每学期的课程计划中加入课程设计模块,让学生主动去查找地勘资料和相关的地基基础规范,寻找自己需要的公式,自主进行基础的选型、布置、设计及验算,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所学到的知识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论
为了提高基础工程课程的教学效果,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教材将会对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基础工程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需加强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为学生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罗晓波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