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教学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方法,如何针对教学规cnoitauEd律和学生特点,发挥计算机教学的鲜明特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教学设计环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有针对性,教和学都会事半功倍,否则就会影响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搞好教学设计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合理取舍和完善
首先,要搞好教学设计,必须要吃透教材。教材是课程教学的最根本的依据,但教师教学如果仅仅依靠教材或者依赖教材,则使课程教学变得呆板和枯燥。因此,在教学设计前,教师要对教材的教学内容做到滚瓜烂熟,就像郑板桥说得那样“心中有竹,才能画竹”。同时,现行教材一般都是注重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操作使用上也是泛泛地讲述常用操作的方法步骤,每一个知识模块都缺少完整的任务练习,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链,不能把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精心设计几个具体的综合练习,作为教材的补充。学生通过完成一项具体练习任务,巩固所学的操作步骤及方法。让学生带着目的和兴趣学,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次,要注重内容重组,有针对性设计。在计算机教学设计中,要在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教学过程相对稳定关系的同时,精选核心内容,兼并、压缩或取消陈旧和重复的内容,吸纳先进思想,重组知识单元。但是,在实际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把握“新”和“旧”的问题。什么是“新”?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这些问题也是各有所见。许多学校使最流行的软件能活跃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舞台,这自然是“新”的一种体现。但是,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重要的是进行计算机方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如果偏重所谓“新”知识这一个侧面,就会使教师和学生都忙于追逐新软件,忽视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二、针对有限的时间和内容,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计算机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操作使用能力。在教学设计中,针对有限的时间和内容,不能禁锢于教材中现有知识的概念和方法,要使教学内容和计算机能力培养密切相关,解决实际问题,注重让学生开阔视野,创新思维。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多介绍方便快捷的操作方法与技巧,特别是在教材中没有介绍而在现实生活中常用的技术,要做适当的拓展与延伸,把枯燥的操作步骤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愿意学,同时还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形成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同时,要了解学生,满足个性。职业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差较大,素质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学设计前,要对他们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其共性与个性,了解他们的需求。就像厨师要研究食客的口味,为不同的食客打造不同的菜品一样,在教学中要列出“菜谱”,让学生点菜,不要搞大锅莱,一个口味。教学中将共性问题统一讲,将个性问题分散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三、针对学生操作使用能力需求,注重教学方法设计
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学生不仅要从课堂上学到知识,而且要从课堂上获得能力,提高素质、学会科学思维方式,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一个好的、适宜的教学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研究和探讨的永恒的主题。要注重从“注人式”到“启发式”,从“抽象教学”到“形象教学”,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发展。首先,要做到“启而有发”。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注重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引导他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按照“问题式”教学法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组织多种方式、多种目的、多种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玄机”,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其次,要注重“动而有果”。计算机课是一门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过去的教学方法通常是老师讲一步学生跟着做一步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是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和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动而有果”教学方法就是要注重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并且要产生应有的效果。教学设计中,要设计互动的方式和过程,互动的科目要遵循趣味性、操作性、层次性、合作性和实用性等原则,围绕着一个目标,驱动学生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职称论文期刊欲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苏丽娟 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专题: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溶洞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