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思想理论要想始终保持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代发展的进程相一致,反映时代的特征并科学回答时代主题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的关键。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考察其时代性特征,对于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时代特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时代特征是指对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阶段基本状况的客观认知与描述,反映时代性质、时代基本矛盾,决定特定时期世界发展的走向和趋势。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才能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主要任务,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和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现实,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事业。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要有“中国的特点”,具体表现在要“新鲜活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并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和民族化。每一个国家出现的问题都是时代条件下产生的问题,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首先应该是时代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其次应该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是在科学把握时代主题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不断解决中国时代课题的历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正是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实现的,抓住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具有科学性的客观依据。对时代课题的解答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线,也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时代及其发展阶段的判断直接关系到党制定的路线和方针正确与否,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前进、停滞或倒退这样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的嬗变和转换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要解决中国面临的中心课题,即民族独立和国强民富两大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引领时代潮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并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同的时代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主题。新民主主义时期,时代特征是战争与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无疑要围绕战争与革命的主题。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提出的:“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是资本主义决然死灭和社会主义决然兴盛的时代。”毛泽东正确分析中国的国情,以实践精神去理解和把握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认清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动力以及发展方向,创立了具有中国革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这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准确地把握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认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实现了我们党伟大的历史性转折。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探索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世纪之交,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世纪新阶段,顺应如何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的时代课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种现实的历史活动,又是一种理论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上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破解面临的历史课题,对不同时代主题给予了准确判断和科学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时代特征转变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复杂的发展历程。在新民主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正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走自己的路,不能搞“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敏锐地把握了时代脉搏,抓住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的趋势,正确认识我国主要的矛盾和基本任务,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时代特征作出了新的认识与判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新的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理论成果。新世纪新阶段,世界风云变幻,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在国内,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个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大国正在崛起;另一方面,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社会矛盾进入高发期,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的人们渴望更加富裕和谐的生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抓住了当代中国的发展主题,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时代化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和任务
实践呼唤理论发展,理论指导实践进步。理论创新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变现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社会建设以及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每个时代有其不同的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时代的呼唤,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渴望过上小康生活,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毛泽东之所以提出武装割据的理论,是因为所处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特征所决定。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则是顺应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实践要求而形成,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正如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昭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与时俱进地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时代气息,只有深刻认同并实践这个规律,才能够科学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时代进步呼唤创新精神,创新是新时代的主要特征。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刻剖析反映时代特征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现实,更加具有时代精神。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总结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并上升为理论,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昭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与时俱进,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正确的理论成果。我们要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用新的思想和观点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不断丰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新的伟大实践,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