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不易,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个学界常谈的话题,然而却不得不谈。无数的事实经验均向我们表明了学生兴趣的重要性,这是百年不易的真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必然是建立在学生饱含兴趣的基础上。相对于语文等文学性较强的科目来说,数学知识的本身显然难于直接引起学生兴趣,甚至有些枯燥、乏味。因此,我们不妨从教学手段出发,尽可能的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多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原本枯燥的知识跳脱出课本之外直观的呈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多费功夫了。除此之外,课堂中还应注意学生的参与、互动,唯有学生真正融入进来,也才能真正喜欢数学。这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二、积极引导,多位思考
新形势下的教学课堂应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一改过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总所周知,数学又是一门极要求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运转和扩散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能力,引导促进其思维的扩散和锻炼。这样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的课堂自然也是高效的课堂。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一)波浪思考
波浪是水体在外力作用下“瞻前”并“顾后”的一种周期起伏运动。顾名思义,波浪思考是要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也能“瞻前”、“顾后”。尤其是在问题的推理、证明过程当中,数学学习往往要求学生思维严密、运算过程缜密,任何微小步骤的错误均将导致整个结果错误。波浪思维方式则是要学生在运算推进过程中不忘记后退,能够在保证每个步骤准确性的基础上继续大胆迈步,如此瞻前而不忘顾后的学习方能稳扎稳打的逐步前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引导学生进行波浪式思考是要促进他们对运算细节的重视,数学基础的重视。在此缜密的思维模式之下,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继而有助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逆向思考
当很多问题正面无法做出良好解决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反面进行思考,往往会有全新的收获。例如,要证明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这点单从正面来验证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则可以换个方向从反面进行论证。如果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平行,显然,整个命题是错误的,反之,其反面则是正确的,从而得出结论。逆向思维会让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解决方式多样化,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有助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质疑思考
爱因斯坦说过:“解决一个问题难,提出一个问题更难[1]。”质疑精神是人类之所以进步且不断进步的根源所在。教师应引导、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提问,在疑问的推动下他们方能不断追寻、探究正确的答案。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我们可以多通过学生可触可见的生活情形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如在三角形稳定性介绍的一节内容中,单纯的为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学生难以形成深刻印象,停留在浅层记忆。我们可以如此举例,教师问:“同学们都见过三轮车,谁能告诉我三轮车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有学生答到:“三个轮子自然是三角形”。教师继续问到:“为什么不做成四轮呢?”这时部分学生已恍然大悟,部分学生仍然有所困惑。教师再拿出预先准备的四边形框子让这位同学按,由于四角是可以活动的,所以学生一下就可以按了下去。在框子对角按了另一根竹条让学生再试一次,这次学生费了好大力气才能按下去。其后,在学生的讨论、思考过后得出了模糊的概念,教师再给予适当总结、引出三角形的稳定性介绍。这样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思考对学生知识的吸收掌握程度以及思维能力的锻炼均有较大助益。学生的质疑也促进了他们课堂思维的集中,探究积极性的提升,有助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因势利导,合理安排
现今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等特点,这也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显著特点。在初中数学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此有充分考虑。如好奇心较强的学生往往耐心、细致不足,容易忽视解题细节,教师应给予特别提点和注意。而针对表现欲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应尽量给予他们表现自身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势利导,合理安排。是要教师能够在了解学生认知水平、性情特点等多方面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而非一味“填鸭”。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交流沟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数学高校课堂的建设非常重要。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关系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的亲密,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2]。教师更能接近学生,自然更易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的掌握情况或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继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的课堂教授计划,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在师生关系、课堂氛围良好,且熟知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教育,方能真正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关专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失效分析与预防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