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印度因素;美国因素;尼泊尔政局;毛派;国家利益;大国关系
【摘要】:2008年4月,尼泊尔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制宪会议选举,毛派出人意料地取得选举成功,获得大多数席位。随后,尼泊尔制宪会议成立,废除了存在已二百余年的君主制。尼泊尔政局发生的剧烈变革引起广泛的关注。推动巨变的是曾被美国定性为恐怖组织,被印度看作叛乱分子的前反政府武装尼共(毛主义)。如此敏感的变革,不仅考验着毛派本身和尼泊尔政坛,也考验着印度和美国。文章主要讨论印,美两大外部因素对尼泊尔政局的影响,以及在尼泊尔当前局势中的作用、影响和互动,包括印度的尼泊尔政策与特殊利益关联;印度影响尼泊尔局势的政策工具;美国尼泊尔政策的动机、原因与地缘战略考虑。
一、尼泊尔政局变动背景介绍
熟悉尼泊尔历史的人都知道,像亚洲和世界上许多古老的国家一样,尼泊尔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勤劳勇敢的尼泊尔各族人民在尼泊尔这几乎与世隔绝的世外桃园里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民族文化。与此同时,相传在公元6世纪以前,尼泊尔人已定居于加德满都一带,建立了若干古代王国。公元12世纪前后,尼泊尔境内相继出现过基拉底王朝、索姆王朝、塔库里王朝和李查维王朝,从13世纪到18世纪的大约500年间,是尼瓦尔人马拉王朝统治时期。到1769年,兴起于尼泊尔西部的廓尔喀王国在国王普里特维·纳拉·沙阿率领下打败马拉王朝,统一成尼泊尔,建立了沙阿王朝,其统治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封建王权专制体制从尼泊尔古代至近现代以来维持了数千年,长期以来尼泊尔君主是国家政治权力的源泉和国家事务的最终决定者,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行政等大权于一身,对整个国家实行具有传统的印度教道义色彩的统治。国王被看作印度教毗湿奴神的化身。
尼泊尔在近代18世纪末要是没有遭到英国殖民者的侵略、掠夺,并逐步被殖民化的这段历史的话,那王权的至尊地位可能也不会受到极大挑战。英国殖民者为了攫取对尼泊尔的控制权,便利用、挑拨贵族和国王的矛盾,扶植其在尼泊尔的代理人,暗中操纵一系列政变,终于使尼泊尔政权在1864年为拉纳家族左右。
国王、议会、反政府武装“三雄争霸”
从1991年到2002年的10多年时间里,尼泊尔政局主要由最有影响的两个政党—大会党和尼共(联合马列)控制,它们要么勉强单独执政,要么联合其它较小的党派(如尼泊尔民族民主党、农工党和亲善党等)联合执政,期间政党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激烈,政府更迭频繁。正如1990年比兰德拉国王放弃国王实权一样,他对政党间的斗争始终抱超然态度,王权在此期间“无为而治”,国王与议会、政党间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和平共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与比兰德拉国王个人因素有关,他性情谦和文雅,愿意接纳不同意见,容易安于现状,深得百姓爱戴。
尼泊尔反政府武装原是尼泊尔共产党中激进的一派,1996年宣布退出议会后,自行组建的“联合革命人民委员会”,因其自称“毛主义者”,简称“毛派”。从1996年起,该组织在尼泊尔贫困的西部山区搞起武装斗争,主张由农村包围城市的斗争策略。由于其提出实行彻底的土地改革、让人民当家作主和反对社会歧视等口号,在广大农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短短几年时间,起初并不为外界注意的该组织迅速发展成为拥有2000人左右正规军和上万名游击队员的反政府武装力量,活动范围已扩大到全国75个县中的近40个县,影响力甚至达到首都。这支新兴崛起的政治力量与国王、政党构成了尼泊尔政治局面的“三架马车”,同时也成了贾南德拉国王和政府的心腹之患。在与反政府武装几年的交火中,已有11000人死于战火。
由于内阁在处理反政府武装问题上与国王发生严重分歧且收效甚微,引起国王及群众的强烈不满,人民渴望稳定。2002年5月,贾南德拉国王以政府平定国内叛乱不力解散议会,罢免首相,直接干政,顺利地重新夺取了权力。这成为国王与议会、政党矛盾公开化、扩大化的直接导火线。
二、尼泊尔政局变动中的印度因素
印度与尼泊尔的关系较密切。1989年初,两国在贸易和过境条约问题上发生分歧,印对尼实行了长达14个月的封锁。1990年6月,印向尼重开贸易过境点,两国紧张关系有所缓和。1991年12月,尼首相柯伊拉腊访印,双方签署了贸易和过境条约,两国关系改善。1996年2月,尼泊尔首相德乌帕访问印度,双方签署了两国共同开发马哈卡利河协定。1997年9月,印正式向尼开放了通向孟加拉国的过境通道。2001年3月30日,尼外长巴斯特拉顺访印度,与印外长辛格就双边关系交换了意见,并同意尽快举行内政部秘书级对话,解决两国间存在的安全问题。6月2日,印内阁安全委员会就尼国王比兰德拉遇刺身亡一事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对比遇害表示哀悼的决议,并宣布全国致哀三天。印总理瓦杰帕伊打电话给尼首相致哀。印外长辛格发表讲话称,印对此事件“强烈震惊”。8月17-19日,印外长辛格访问尼泊尔。
2002年3月2日,印与尼续签双边贸易协定。20-25日,尼泊尔首相德乌帕对印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就共同打击尼反政府武装达成共识,同意加强边界管理,加强外长级联委会机制,促进双边贸易投资,加快马哈卡利河开发工程。5月13-16日,印陆军参谋长潘德马那巴汗访问尼泊尔,允向尼提供更多军事援助,以帮助尼政府打击反政府武装。6月23-28日,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访印。印宣称继续支持尼政府打击国内反政府武装,并将向尼提供直升机等军备,还允向尼投资。尼重申不允许巴三军情报局等利用尼领土从事反印活动。
与美国相比,印度在尼泊尔的政策更实际。印度并不讳言其在尼泊尔的“特殊利益”,反对他国在尼泊尔影响印度利益。美国国家民主研究所尼泊尔分部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印度对该研究所在南亚地区开展活动并不高兴,并指责该研究所是美国的谍报机构。民主研究所在印度申请活动时遭到拒绝,而在尼泊尔的运作也一直保持低调,避免触动印度。对印度来说,尼泊尔是其在南亚的“后院”以及与中国的缓冲地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尼泊尔拥有丰富的水力和农业资源,这对印度经济有诸多益处;印度对巴基斯坦在尼泊尔的“渗透”也十分警觉。
比起美国来,印度更注重实际利益,因此其在尼实际上是“三面下注”。对于尼反政府武装,印度并不担心它会“解放尼泊尔”,因为印度深信,尼反政府武装在印可控范围之内。印度认为,此次尼政治危机也提供了契机,可通过一套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解开多年来国王、政党和反政府武装三股政治力量之间的死结。实际上,在各方压力之下,尼反政府武装已公开表示,愿意结束武装斗争,回归社会,但条件是要在尼举行制宪选举,制定新宪法。这一条现在国王还不能接受。但印度认为,只要三面施压,三面促和,是能找到中间道路的。
三、尼泊尔政局变动中的美国因素
美国将“手”伸进尼泊尔,有着深刻的战略考虑:首先,在美国的分类中,尼泊尔是“衰弱和走向失败的国家”,这类国家正是美国海外推进“民主”的重点目标。2005年12月11日,赖斯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指出,美国国家安全最主要的威胁与其说是来自民族国家间的冲突,还不如说是源于“衰弱和走向失败的国家”的内部。这类国家不仅滋生了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还因没有能力控制,使此类威胁迅速向外扩散。因此,美国只有推进自由民主,改变这类国家的政权性质,才能消除这种威胁。
其次,美国认为尼泊尔近年来在民主化上“开倒车”。2002年5月以来,贾南德拉国王为平定国内叛乱,解散议会、推迟大选、解散政府。这打乱了美国的“民主部署”。2005年6月,美国国务院高官访问尼泊尔时撂下狠话———“全世界及美国都不能接受尼泊尔回到1990年之前的专制时代”,“布什总统第二任期在全球推进民主的承诺包括尼泊尔”。
第三,美国确实有防范中国的意图。尽管近来的中美关系发展平稳,但美防范中国的戒心并没有因此而消弭。与中国周边邻国搞好关系,既可以牵制中国的发展,又可为中国可能的“出轨行为”预留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希望与尼泊尔拉近关系,但令它失望的是,贾南德拉国王推行“中立”政策,尼中关系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因此,美国在尼泊尔进行民主渗透,既在于压贾南德拉国王走“亲美”路线,又着眼于在可能的情况下,使尼泊尔政权发生有利于美国的更迭。
从美国决策层的战略思维上看,那些不符合美国“民主标准”,但国家运转正常、国内秩序井然,且拥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并不是“民主改造”的重点。美国“民主牌”背后所掩藏的霸权动机使它更倾向于对那些具有地缘战略价值的弱国、小国下手。因此,美国会在尼泊尔“持续下注”。
美国重视尼泊尔的根本原因。
去年年底,美国驻尼使馆安排部分尼泊尔记者与美国国务院举行越洋视频电话研讨会。有记者问美国在尼泊尔有何战略利益,美国负责南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称,相对于印度而言,美国在尼泊尔的利益要小得多。但分析人士指出,尼泊尔虽小,却是美国一直看重的特殊国家。尼是南亚国家,与印度接壤,即便在美印关系升温的今天,其对美国牵制印度仍具有重要意义;尼与中国有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是美国在中国周边国家扩大影响,甚至影响中国内政的“候选国”;尼境内的反政府武装被美国视为恐怖组织,并被认为可能与南亚其他国家的恐怖组织联合作战,威胁美在南亚的地区利益,因此尼泊尔是美国全球反恐的重点地区之一;尼泊尔左派力量发展迅速,在意识形态上也与美国格格不入。
此外,尼泊尔对美国的地缘战略价值极高。有分析指出,在当代通讯与卫星科技快速进步的背景下,海拔很高的尼泊尔可以成为极佳的科技情报与军事监控点。美国若在尼泊尔部署侦察设备或设置导弹基地,将可涵盖东南亚、南亚、中亚、印度洋乃至波斯湾,监控整个亚洲的军事活动。许多人都知道,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国中央情报局一手在中尼边境策划、培植、资助和训练了由达赖集团武装叛乱分子组成的“四水六岗游击队”。那时候,尼泊尔是美国反华战商业经济论文略的前沿阵地。从六七十年代起,随着尼政府采取坚决措施打击该武装力量,以及冷战时期印美对立战略格局的形成,美国在尼泊尔的势力渐微。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美国再度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