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八大山人绘画艺术风格刍议

内容摘要:八大山人擅长山水、花鸟,工书法、篆刻,尤其以减笔的水墨写意花鸟画著称于世,并且集中反映了他的艺术特色和杰出成就。历代对八大山人的研究多着意于花鸟画。而对八大山人的花鸟画的研究又多从他所画的荷花、鸟禽入手,以此联系生平、思想和画迹。

关键词:八大山人绘画艺术风格

根据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黄安平《个山小像》中八大山人的多次题跋可知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槿的第九代后裔,弋阳王孙。他少小聪慧,并且受到良好的家学熏陶。明亡后,一度为僧,还当过道士,曾经在南昌建青云道院。八大山人擅长水墨花卉禽鸟,兼工山水和书法。在继承前代画家技法的同时,自创一格,将愤世嫉俗之情诉诸形象。其画风和书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书画家。八大山人一生坎坷,经历朝代的更替和家庭的破碎,其艺术则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面貌(这与画家当时的处境、心理状态等因素是息息相关的),他近五十年的艺术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无为期、礼佛期、全盛期。

一、八大山人绘画艺术分期

1.二十八岁之前—“无为期”在青少年时期的科举路上,八大山人是一帆风顺的。然而,正当他沿着“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前进时,明王朝的都城被清军占领了。顺治二年(1645年,八大山人二十岁时),八大山人逃往奉新县山中,顺治五年(1648)削发为僧,又五年后,拜于进贤县介岗灯社颖学弘敏禅师门下,僧名传綮,字法崛,号刃庵、个山、雪个等。在这一时期,八大山人潜心钻研佛学经典。这是他从王孙贵族向佛门子弟过渡的阶段,出家的原因是在满汉民族矛盾的煎熬下,采取避世的态度,并非在信仰的驱使下,还算不上具有宗教意味。在八大山人存世的作品中这一时期几乎是个空白,所以我将它归为“无为期”。

2.二十八岁至五十五岁—“礼佛期”

八大山人在经历了一段精神极度痛苦的状态之后正式皈依佛门。三十一岁时作了进贤灯社的住持“,跟随他研讨的信徒有一二百人之众”。这三十年间八大山人的生活清苦却安定,佛学禅师的身份得以受人尊敬,并不时参加当地一些文化人士和官吏召集的吟诗作画的活动。就这样,在安定的寺院生活中八大山人潜心研究了前人的书画,博取各家所长。这一时期八大山人的个人风格还没有形成,作品画面略显生涩,但基调是平静的。从他三十五岁(1660年)的作品《传綮写生册》可见,这个时候的八大山人渴望一种平静而安定的生活。所以,绘画中体现的精神面貌是“正常的”,甚至略显平凡的。虽然他在一些作品的题画诗中偶尔流露出超脱的意味,但从大体上看画面是趋于缓和的。这样的艺术特征可能是八大山人受佛学思想的影响所造成的。

3.五十五岁至八十岁—“全盛期”

这个时期是八大山人由疯癫哑疾到遗世孤独的阶段。在五十四岁或六十五岁之间,八大山人在生活上发生激烈的变故,告别了佛家禅师的生活,开始频繁出游。八大山人在五十九岁前后受《八大圆觉经》的启发,正式以“八大山人”为号,情绪危机也逐渐缓和。从此,八大山人弃僧还俗,蓄发辫,娶妻子,以卖画为生,直到八十岁时去世。生活上的屡次变故,是促使八大山人成为清初画坛巨匠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聚集于内心的亡国丧家之痛“如巨石窒泉,如湿嫘之遏火”一涌而出。这造就了八大山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八大山人的艺术,包括他的诗、书、画、印范围很广。单就他的绘画而言,简单的笔墨之中凝结着深厚的功力。依照他的笔痕墨迹我们可以看出八大山人孤昂肃洁的个性与自成一家的风范),孕育出空前绝后的笔墨特色和形式语言,这是八大山人艺术上的全盛期。

二、八大山人作品中鱼形象及其花鸟画艺术特点

根据图中署名先后不同和具体风格的演变,八大山人有关鱼的作品分为这样几个时期:“个山”“驴”时期,“八大前期”,“八大后期”。八大山人画鱼的精品大都集中在以“八大山人”为号的阶段,“个山”“驴”时期有个别作品,因为风格比较单一,所以代表不了画家画鱼风格的整个面貌。但是这些作品仍然是八大山人塑造鱼的形象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形象的塑造上,近人齐白石曾论及。他说:“画鱼以八大山人为最好,好在不似与似之间,其中鬼神不可知也!”由此可见,八大山人画中鱼的形象已经颇具抽象意味了。但他早期以“个山”为号时的作品形象还是比较写实的,保留着一些符合生理结构的特点,明显还有受前代院派画家画鱼影响的痕迹。过渡到“八大前期”之后,鱼的外形开始被夸张变形,并且含有“方斫”的韵味。这一时期,八大山人逐渐注意鱼眼部的刻画,将眼睛画成硬硬的方形,以黑墨点于眼眶上或者直接以墨点眼。所以有人说:八大山人画鱼的最可取之处在于“画鱼点睛”“。八大前期”画中的鱼在造型上有相似性,有些许程式化的倾向。大多都是窄头、宽腹,越接近尾部越细,而且尾巴上扬,扭动身体,有力求表现鱼的动态的意味在里面。以“驴”为号时期的有关鱼的作品现只见到一幅,画的是翻身的鲇鱼,但形象的塑造方式在八大山人众多的作品中是罕见的,这种造型方式和笔墨样式只是昙花一现,在以后的作品中再也没有见到“。八大后期”作品中鱼的形象整体上趋向“圆润”,开始忽略鱼的生理结构,仅仅交代出鱼的关键部分。这时画中的鱼只是画家概念中的鱼罢了。姿态也由前期上扬着尾巴转变成僵直的“死鱼”状。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八大山人晚年画鱼的单一风格,他还画了许多幅以表现鱼的闲情雅致为主的《鱼乐图》,这些作品中的鱼的造型非常简单,却相当有生气,仅两笔勾勒,再以墨点眼,就制造出一尾尾生动的小鱼。鱼的这种造型规律引起了特殊的视觉效果,而这种造型规律也贯穿于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中。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在题材上可以分为这样四类:怪鸟丑鱼、荷花、蔬果、奇石。画中这些事物的造型都存在着由早期的比较写实到晚期的抽象符号化的规律性。不同时期的造型规律是不同的,甚至在同一时期内由于作品画的时间的先后,不同造型的规律也是不同的。以八大山人画猫为例,早期的造型是比较写实的,主要表现出猫的基本生理特征。在他的作品中可以见到猫的外形呈长方形,明显能看出它的生理构造,甚至表皮的花纹。晚一点出现的有关猫的形象的作品,就存在这种仅交代猫的主要部位,眼睛等被简化,造型整体上趋向“浑圆”的趋势。这个时候画的猫不再是为“造型而造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符号的性质。就好像给画中的形象打了标签,以至于观者看到这种造型方式的猫就会意识到这是八大山人画的猫。八大山人画中石头的造型也别有一番风味。前期以方直的形象出发,后来逐渐方圆结合,而晚年则偏好画比较圆润的湖石。八大山人晚年偏爱画鹿,有多幅《椿鹿图》流传。画中的鹿的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早一点的作品中鹿的形象比较写实,尤其是对头部的刻画,晚一些的作品中鹿的形象的写实性被削弱了,造型也逐渐变得怪异,个性化的因素彻底凸现出来了。总之,八大山人晚年对物象的造型越发夸张以至于扭曲了。在用笔用墨上,整体画面是一个由以用墨为主到以用线为主,再到用墨用线熟练结合的过程“。个山时期”作品体现出的笔墨关系尚且比较稚拙。如《鲫鱼图》,用墨虽然有了层次感,但画家对墨的驾驭能力明显不是很强“。八大前期”画鱼的作品的亮点则主要体现在画家对线条的运用上。在这两幅图中,鱼的轮廓被勾勒得自然流畅,线条粗细搭配得当,其间可以看到八大山人用笔的熟练程度。形体的结构与用笔方式结合得恰到好处,整个画面虽显冷峻却不失典雅“。八大后期”,画家对笔墨的使用可谓驾轻就熟。一般来说在点笔之下干湿混用,以笔勾画鱼身,复加浓墨衬出主体。以《鲻鱼付厨》图为例,画中的鱼先以淡墨擦,然后用线勾勒鱼的外形,再以重墨点染背部,鳃和鳍着重交代,最后以重墨点眼珠。整个画面墨的浓淡干湿结合得很讲究,物体外型又勾勒得自然流畅。明代的画家王翘曾有《鱼藻图》流传。他画鱼的方法是先以淡墨一笔画鱼身,再以重墨勾勒脊背。从八大山人晚年的作品的表现方式来看,他很有可能是受到王翘画鱼方法的启发,再融入自己对线条墨色变化的理解,并且结合怪异的造型方式,最后将鱼的形象用大写意的方式表象出来。这种画法在前代画鱼的画家中是不存在的,他们多是院派的工细风格,或者兼工带写,以描写鱼的形态为旨。由此可见,八大山人很有可能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用大写意手法画鱼的人。晚年的八大山人越发偏爱“简”的笔趣。图中的鱼不再有明确的形象性,宛若“符号”一般。用墨上也呈现“减”的趋势。《鱼图》中位于旁边的两条小鱼就只是淡墨和墨点结合的产物。在此,线条几乎被抛弃了。综合起来说“,八大前期”的作品是以交代鱼的形象为主的,笔墨服从于造型。而“八大后期”画的鱼则是以突出墨的表现力为主。换句话说,晚期的八大山人用笔是越来越“放”的,画面以突出笔墨自身的审美趣味和特色为宗旨,到后来就几乎牺牲掉线条而将墨色解放出来。这样一来,八大山人作品中的鱼就活泼起来,甚至可以四方游动了。这种释放笔墨的方式也是八大山人花鸟画用笔用墨的特色之一。总体上来看,正是八大山人那不满现实的孤傲个性形成了这种雄健豪迈的笔墨,旨在抒发强烈的身世之感。晚年又变得含蓄隽永,表达出“零碎山河颠倒树,不成图画更伤心”的情怀。正如郑板桥诗云:“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酒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在构图章法上,前后并无太大的变化。具体来说分为这样两类:其一,大片留白与小的形象结合。八大山人在以单独表现鱼的形象的作品中将画面设计为大片的空白中漂浮着微不足道或是形貌丑陋的孤独的鱼。有的以大字长题或大段诗题为辅“,仿佛使画笔成了书法的点缀花饰”。冷眼看去好似诠释对象的插图。在很大程度上,单只的鱼的形象与大的题字、印章、签名相得益彰。小的形体又与大片字体相映成趣,一收一放,实际上起到了呼应的作用,而大片的留白和小的形象之间又营造出“忽兮冥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情”的氛围来。这种构图方式也体现了“简约”之美。另一方面则可以看出八大山人将诗、书、画做了完美的结合。实际上,这种“简约”的风格和诗、书、画、印结合的构图方式也是八大山人花鸟画的特点之一。但八大山人晚年的作品中也出现了笔墨恣肆的繁复构图。他作于七十二岁的《河上花图卷》是中国花鸟画史上难得的大幅巨制,也是八大山人一反惯常的计白当黑、以虚为实的简略处理,而以繁复密集出之的代表性作品。画面描绘的荷塘的一角,在那怪石、寒柳之中荷花盛放之景,画家营造出一个特殊的艺术世界,构成了可以进一步强调豪情壮发、墨色四射的空间层次和体积感。由此可见,八大山人的花鸟画特色还在于构图上能简能繁,简约之气与笔墨恣肆浑然一体。其二,非对称性构图。八大山人在“八大后期”时画了许多鱼和其他景物一起出现的作品,尤其有一部分是怪石与鱼的组合。这类作品在构图上很值得玩味。画面一般是一块巨大的怪石(石头上大下小,有头重脚轻的不稳定感)和一尾小小的鱼,再配以一些用淡墨点成的浮萍。这种构图方式在清初“四僧”中也是不多见的。画面的稳定和平衡性被这比例悬殊的景物打破了,只留下“奇险”的感觉在蔓延。另外,八大山人画鱼还喜欢将群鱼缩成一团,置于画面一角。此种边角式的构图在他的花鸟画中随处可见,这很明显是受到南宋马远、夏圭的影响,在这里就不作过多的解释了。八大山人晚年有一部分作品采用了“中断式”构图,这种奇特的构图方式也是他的花鸟画艺术的独特之处。《鱼鸭图卷》是八大山人水墨写意作品中最具内力的画卷之一,浑厚而且含蓄,除了对鱼、鸭动态描写的精彩外,可取之处还集中体现在虽然没有一笔画江湖,但真正体现了江湖之大。这也是八大山人此类作品所具有的特征之一。

三、影响八大山人花鸟画风格的因素

1.贵族意识

八大山人一生所画作品中很少能看见有祥瑞之物,在他画的众多的鱼图中没有一幅是画金鱼的。但是晚年的八大山人却画了很多幅《仙鹤图》,这就很值得寻味。在这里他可能不是想表现文人那种清高的气势,而是为了突出他心中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而八大山人晚年虽然以卖画为生,但他的作品中并未流露出职业画家应该有的世俗性因素,反而显得越发清高幽静,甚至脱离常人的审美好恶,导致他的画曾经不被看好。其实这是他的贵族情怀的表现。2.佛、道、儒思想的融合体八大偏爱画鲫鱼,实际上这是他对佛学参悟的结果。在《鲫鱼图》的题词当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画家想传递出的具有“禅宗”意味的信息。八大山人现存的花鸟画作品中有画花卉的册页,画面上只有四点墨写的花瓣,形成徐徐下落的姿态。

3.民间艺术

不可否认,八大山人的绘画中还是有受民间艺术影响的因素的,尤其是在一些鱼的造型方式上。我们多数见到的都是鱼的侧面,像剪影一般。而八大山人晚年画的许多鱼的形象都类似画谱中的形象和构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民间木刻版画的影响。

4.前人绘画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艺术并非孤立存在的,其中也有很多受前人影响的痕迹。如,宋代的赵佶、李迪,明代的林良、吕纪、徐渭、陈淳、卢朝阳以及一些佚名的画家。这种传统成分即使在八大山人个性风格完全形成的晚年作品中仍可窥见一斑,依旧是有师承渊源可以追溯的。八大山人的艺术实际上是“意蕴深沉的力度美”“、自然超脱的节奏美”“、虚灵充实的空间美”和“悲怆奇特的崇高美”结合的产物。画中的每一笔都是画家内心情感的结晶,而绘画中表现出的“逸”的笔趣也是画家所追求的。这些个性化的因素奠定了八大山人在中国写意花鸟画艺术发展史中重要的地位,是他首先将拟人手法运用到花鸟画之中,更是将这一创造推向了高峰。八大山人是在卷轴画中将情绪因素注入鱼的形象的第一人,开创了中国“情绪花鸟画”的先河。

参考文献:

1粮食经济论文.王朝文.中国美术史(清卷上).齐鲁书社

2.陈庆华,陈方.老子庄子.广州出版社,2001

3.傅东光.苦泪交千点—八大山人及其书画.荣宝斋,2001.9

作者:郝燕 伊华丰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八大山人绘画艺术风格刍议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168748.html

    相关专题:微博言论自由事例 兰州大学学报


    上一篇:律师刑事辩护状况以及决策
    下一篇:电网改扩建工程施工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