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1周对产妇进行临床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产妇的乳头皲裂情况、乳汁淤积情况及乳腺炎的病发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收集对比;对存在乳头发育异常并实施乳头护理纠正的产妇及未进行纠正的产妇进行哺乳成功率调查,分析对比结果;对所有入组产妇出院前及产后4~6个月进行回访,比较不同组别在不同时期的母乳喂养情况,记录并对比结果。
1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产妇产后乳头皲裂及乳腺炎的发生情况
本研究共有19例乳腺炎患者,其中15例于产后4~6d病发,4例于产后13~15d病发;未出现化脓现象,且治疗组产后乳头皲裂、乳汁淤积、乳腺炎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232,3.129,23.142,P<0.05)(表1)。
2.2各组产妇产前、产后的乳头凹陷或扁平情况
治疗组产妇中乳头平坦经矫正后均早吸吮成功,乳头凹陷的产妇,除1例矫正失败外,其余均矫正成功;两组产妇经生产后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组产后乳头平坦、乳头凹陷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3.573,3.025,P<0.05),产后的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678,P<0.05)(表2)。
2.3各组产妇不同时期的母乳喂养情况
对各组产妇在分娩后住院期间及第4、第6个月的哺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出院前、产后4个月和6个月,治疗组母乳哺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385,16.384,9.472,P<0.05),混合喂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4.284,6.384,7.375,P<0.05),人工喂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024,14.284,6.385,P<0.05)(表3)。
3讨论
母乳是世界公认的最理想、最有营养的婴儿食品,它含有婴儿生长发育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酶、各种维生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不仅有利于婴儿消化吸收,而且能提高免疫功能,抵御疾病,也是促进小儿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乳头问题的解决也就成了喂养成功的关键[6]。正常乳头为圆柱形,呈一结状,并突出乳房皮肤平面,若是乳头呈现扁平或轻度凹陷,往往会在产后突出[7]。部分孕妇存在乳头凹陷或平坦等先天不足,加之孕期乳头保健不够,影响新生儿的含接和吸收,出现无效吮吸,使孕妇乳汁分泌不畅,出现乳汁输出、乳房排空受阻,长期以往导致产妇乳汁淤积,乳腺管堵塞,若此时细菌通过乳头侵入,出现继发性感染,极易引起乳腺炎等其他乳腺疾病[8];同时还可引起乳头皲裂的发生,使产妇疼痛难忍,恐惧再授乳,因而乳汁会逐渐减少,影响产妇及婴儿健康。故在怀孕期间孕妇要注意观察及预防产后乳头凹陷的情况发生。临床主要通过对乳头护理纠正这一现象,由于对乳头进行刺激可能会引起孕妇出现宫缩,因此对乳头的护理一般是在孕妇怀孕5~6个月以后进行,内容主要包括对乳头伸展牵拉以及清洁护理。从皮肤学的角度分析,人体表面为弱酸性,表面角质层对机械刺激及细菌入侵具有一定的防御及耐受性,若使用肥皂、香皂等碱性清洁用品,会除去乳头周围皮质所分泌出来的保护油脂,使乳头及周围皮肤过于干燥,导致皲裂产生,即乳头皮肤破裂,故在清洗过程中要避免使用肥皂等碱性用品进行清洁,降低乳头皲裂的出现[9]。
孕妇在怀孕及产后更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胸罩,建议使用棉质、无钢圈的胸罩。棉质胸罩可减少与乳头间的摩擦,降低乳头出现皲裂的概率,或在胸罩内增加乳垫,乳垫在有效保护乳头的同时,可对溢出乳汁进行吸收,避免细菌的滋生;使用钢圈胸罩虽然美观,但并不利于产妇哺乳,若选择了不合适的钢圈胸罩,会对乳腺产生压迫,严重影响乳房的血液循环,导致乳腺组织的发育不良,对于产妇极易引起乳腺管堵塞,而后引发乳腺炎[10]。孕妇在实施乳头纠正过程中动作要轻柔,缓慢,若出现子宫收缩,要立即停止。特别是有早产、习惯性流产的孕妇,不能采用这些方法矫正乳头,只能在妊娠前或分娩后进行处理[11]。乳头保健每次几分钟,每日睡觉前、起床后及沐浴时均可进行。对于部分矫正无效的孕妇可通过注射器进行抽吸矫正。通过对乳头及乳晕的刺激,能够调整乳头内陷或平坦,还可使乳头皮肤变的强韧,避免哺乳时出现乳头皲裂的现象,同时也便于婴儿吮吸,增加乳汁流通性,避免乳腺炎的发生[12]。本研究从孕妇28个月起对孕妇乳头进行保健及纠正,经过1个多月的时间,纠正了孕妇乳头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保健减少了乳头皲裂的发生,为产后哺乳做好准备。结果显示,经过纠正后,产妇的乳汁淤积及乳腺炎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同时结合乳头保健,有效缓解了由于哺乳所造成的乳头皲裂,避免乳头细菌感染,保障了新生儿及产妇的健康。临床研究证明,对孕妇实施乳头护理能够避免产后乳头凹陷及平坦的发生,减少由于产后哺乳而引起的乳头皲裂、乳汁淤积、乳房肿胀,降矿产经济论文低产后乳腺炎的发生[3]。这与本组研究的结果一致,建议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向宽鸣 单位: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