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研究(4篇)

第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IF函数教学探讨

摘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IF函数的使用”,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IF函数;教学策略;教学反思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Excel电子表格制作中的“IF函数的使用”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下面笔者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4个方面来探讨。

1教学分析

《计算机技术基础》是针对各专业(群)、各层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应用的基础知识,以及IE、OE、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软件的操作使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多媒体和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熟练掌握常用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继课程以及今后工作岗位对计算机操作的需求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该课程也是学生取得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的课征通融课程。本课程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法,同时使用辅助教材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考点和试题解析。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讲授模式,转变为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案例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应用能力。本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在大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从现代办公应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现代办公应用为主线,用实施项目化和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知识构架→解决问题→总结提高”的过程展开。在宏观教学设计上突破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模式,而是将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以工作过程为参照,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培养学生规范、高效率、高质量地应用办公软件的能力。每个项目案例的学习以“做”为中心,教和学都围绕着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集技能与知识、案例与情境于一体,设计思路新颖独特,使学生在情境案例中仿真模拟,在仿真模拟中提升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通过案例驱动式的项目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新意识,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技能部分和知识部分两大块授课,而“IF函数的使用”属于技能部分中“Excel电子表格制作”中的一个项目案例。通过教学,本案例要求掌握以下目标:理解IF函数的参数概念,掌握IF函数的使用规则,能用IF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在本次教学中,重点掌握IF函数的功能和参数的设置,IF函数的具体应用。而IF函数的各个参数的设置和利用IF函数解决具体问题则是本次教学中的难点。本门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优势是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熟悉网上交流,能利用计算机浏览获取信息,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

2教学策略

本门课程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网络学校平台领取任务、了解案例素材。在课中实施环节,利用电子教室和投影进行互动教学。在课后提升环节,在网络学习平台上领取任务,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上提供的课堂内容和拓展提升技能。

3教学过程

在课前准备环节,要求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领取任务,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上提供的视频预习,了解并熟悉案例中的素材。在这个环节可能会出现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把这个问题带到课堂上,要求教师准备好上课用的素材,并分析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课中实施环节,我们把整个教学分作案例引入、案例分析、任务分解和分步完成4个步骤。其中,在案例引入中,我们利用机房及投影,引导学生进入实际工作时需要计算处理的数据,接下来利用教学案例员工工资表讲解IF函数的概念、If函数的功能(执行真假判断,根据逻辑值的真假返回不同结果)。格式为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其中,“logical_test”为选取的条件,“value_if_true”为条件为真时返回的值,“value_if_false”为条件为假时返回的值。接下来引入实例,如何用IF函数解决员工奖金的计算,本任务利用公式函数计算奖金。奖金的具体计算方法:销售金额100000元以上,奖金=销售金额×1.2%,不到100000元,奖金=销售金额×1%.引导学生联想在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将整个任务分解成3个小任务,即设置条件表达式,设置参数1和设置参数2.具体步骤为选中F4单元格,单击“公式→插入函数”,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在“选择函数”列表框中选择“IF”函数,单击“确定”。在“函数参数”对话框的“Logical_test”文本框中输入“E4>=100000”,在“value_if_true”文本框中输入“E4*1.2%”,在“value_if_false”文本框中输入“E4*1%”,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利用填充柄自动填充其他员工的奖金。学生完成案例数据处理,教师作巡回指导。接下来教师再拿出其他例题让学生练习,例题如下:在“人均国民总收入”工作表C4单元格中输入“收入等级”,在C列利用函数标注各国家和地区的收入等级(收入小于参考值等级为“中低收入”,收入大于等于参考值等级为“高收入”,要求使用绝对地址引用“划分标准”工作表中的“参考值”)。本例题是典型的利用If函数解决的题目,先让学生完成例题,教师再讲解,总结IF函数的使用规则。在课后提升环节,在网络学习平台上领取任务,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上提供的课堂内容和拓展提升技能。

4教学反思

我们的特色是利用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利用信息化资源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拓展应用能力。

作者:蔡岚岚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

摘要: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时代里的应用日益广泛,使得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基础,在注重实践应用能力与操作技能的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应适时引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水平。CDIO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探索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CDIO理念;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用

引言

CDIO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一体化与参与性,让学生既能学到相互支持的学科知识,与此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是符合教育体制改革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职业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下虽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变,但从整体上来看成效并不乐观,需要积极引入CDIO教学理念,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CDIO教学模式,之后就CDIO教学理念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1CDIO教育模式的简要介绍

1.1CDIO的基本内涵

CDIO教学理念融合了构思、设计、实现与运作4个关键要素,是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学习。CDIO教育理念具有体现关联性、强调实践性、以项目为依托、强调主动性、注重整体性、评价多样化的特点。

1.2CDIO教学理念的核心内容

CDIO主要有一个愿景、一个大纲、十二条标准三个核心内容,其中“一个愿景”指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建立在构思-设计-实现-运行过程的背景环境基础上的工程教育;“一个大纲”涵盖四个层级的内容,第一层级直接反映了教学总目标,具体来说包括四个要求:①学生应具备全面的个人与职业能力与素养,实践能力是其核心内容;②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开发具有附加价值的产品或工程系统;③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以便在现代团队环境中更好地开展工作;④模拟真实的社会与企业环境,培养学生实际的工作构思、设计、实现及运作,达到创建并运行产品、过程及系统的目标;“十二条标准”包括背景环境标准、学习效果标准、一体化教学计划标准、工程导论标准、设计实践的经验标准、综合性学习经验标准、教师CDIO技能标准、学习考核标准及专业评估标准等内容[1]。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CDIO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

2.1教学活动组织模式

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遵循“做中学”的指导理念,学生是基于项目进行学习的,在具体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掌握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操作与应用能力的目标。因此,要着眼于学生设计,实现经验的获取来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活动,在此过程中必须包括初级与高级两方面的多种设计-实现经验,提高不同水平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CDIO教学理念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将学习的具体知识融入到需要完成的项目中,并最终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教学活动组织模式,其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2.1.1学习活动组织模式的架构建议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并实施分单元教学,其各知识单元的教学流程见图1。另外,课外学习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采取个人或小组形式,对单元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资料查询等,将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盲点标记出来,再通过咨询老师得到解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为下一学习模块制定提纲、布置内容、提供资料,并且提出一些关键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通过自主查询相关资料与知识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知识讲解环节要先用自己的方式总结汇报学习成果;之后由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时存在的盲点及有误解的地方;一级项目环节是基础性实训项目,属于个人作业的完整项目,需要完成教材上的实训内容及相关作业,知识前后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体验知识的关联性并独立完成来达到掌握具体的知识目标;二级项目采取小组合作形式,项目的主要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或专业相关,以此来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汇报环节主要是学生或小组对学习进展和成果进行总结汇报,通过组织语言和学习内容,达到锻炼学生交流能力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汇报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掌握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实际的运用情况,反馈教学,为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提供依据[2]。2.1.2课时分配的架构该部分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内容安排三个教学周为一个学习任务周期,整个学习过程要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参与,缩短教师的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的实践教学课时,针对模块化内容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汇报课外学习情况,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选择的内容讲授和答疑,通过此教学模式和课时分配来督促所有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以严格的要求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所收获[3]。

2.2教学评价方式

CDIO教学理念的核心思想是能力本位,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了客观衡量其能力,必须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建议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配合相应的学习成果的考核。例如,采用口试或笔试的形式考核学科知识学习效果;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意向等;采用观察记录的方式来考核设计-实现相关的能力。因此,建议考核《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全过程考核,全方位评价”的方式。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通过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小组项目。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掌握;小组互评能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学生自评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以加深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评价内容多样化,为了全面考核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提高的情况,应从多维度、全方位角度入手,包括知识获得以及实践技能、交流能力及情感态度的变化[4]。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基础性课程,在新的教育体制要求下,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引入CDIO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计算机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以高效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为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郁林.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1,28:17-20.

[2]王云泽,李银英.CDIO理念在艺术类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237.

[3]樊华.CDIO理念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4:8208-8209.

[4]黄玉兰.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软件导刊,2016,02:178-180.

作者:梁霄 单位:青海警官职业学院

第三篇:计算机应用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一、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

企业为降低培训成本,更倾向于雇用有实际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强的员工,这样的员工能更容易、更快地进入岗位情境。为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职业院校都在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运用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时,就更需要企业的参与。实施校企合作,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等;另一方面,对学校的课程改革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有积极意义。企业的介入带动了学校专业设备的替换与更新,使学校能更有效地把握用人需求,提升学校的市场适应力。

二、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职业院校积极进行校企合作的探索,教学模式也由学校本位向校企合作的模式过渡。但是,在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的形势下,仍存在校企深度合作的障碍。第一,在校企合作的实施中,校、企双方的责、权定位表述笼统,一些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也缺少对企业的规范、约束,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使很多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难以深层次地推广。第二,受企业人、财、物资源的限制,企业难以为计算机专业的实习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岗位。企业员工任务繁重,精力和时间有限,很难对实习生进行系统、具体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难以获得实习效果,甚至出现思想懈怠、旷工辞职的现象。第三,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偏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少学生缺乏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无法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第四,教材和教师知识的更新远不及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课程仍是教师讲授与学生上机操作,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策略

1.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创建良性校企合作大环境校企合作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引导。政府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加强规范和监督,使其规范化、正规化,引导校企合作进一步良性发展。2.多方位开展校企合作一是建立校企沟通机制。企业把用人信息传递给校方,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设置,编制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企业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教学,深入宣传企业文化,提供实习岗位。学校对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巩固专业知识,提升技能水平,及时了解前沿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可以传授专业知识,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二是开设“订单班”。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传授技能知识,并接受“订单班”的学生顶岗实习。校企有利益共同点,企业能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学校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从而“订单班”的学生和企业人才需求相匹配,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环境。三是引厂入校。引厂入校能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在真正的岗位上岗实习,及时了解、学习计算机的发展动态和最前沿、最实用的操作技能,引厂入校能使校企双方互利共赢。四是搭建职教集团平台。结合市场需求,依托职业院校,成立职教集团。在职教集团这个平台上,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专业设置,对接区域产业,把校企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区域内的校企合作。3.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学校按照企业的用人计划和标准,确定招生专业和招生数量,招生招工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听取专家意见,调整专业设置,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特点,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将企业课程资源直接引入学校教学。企业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学校为企业提供定向培养服务,从而形成校企资源共享、完善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4.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校企合作提供服务平台整合教育资源,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使企业技术和课程内容有效整合,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课堂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在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中,将教研、实训和师资培训融合起来,深化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实现教育内容、教学手段、信息传输和学习过程的有效改革和创新。

作者:马剑

第四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

摘要:随着微课在教学中的广泛使用,很多教师也认识到了微课的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为了使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从微课的特点出发,分析教学现状,探究微课的应用策略,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微课;教学;应用

随着互联网“微”时代的迅猛发展,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微”概念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此种背景下,微课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迅速发展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我将微课引入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微课的涵义

(一)微课的概念微课的创始人胡铁生指出,它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其核心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二)微课的特点1.教学用时短。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是10分钟左右,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2.教学内容精。“微课”聚焦于专题、重要知识点来展开教学。主要是为了给学生解决课堂教学中特定的知识点。讲解内容更加精简。3.资源容量小。“微课”小视频及一些辅助工具的总容量一般几十兆左右,能够支持在线播放。师生可随时随地反复观摩学习。4.资源情境化。“微课”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结合相关教学素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为学生模拟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环境”。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还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重,自控能力弱等现象,客观上造成了教学对象的层次不一致,进一步加大了教学难度。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生入学第一年的必修课,要求考取证书,否则直接影响到中职升学高考测试的报名资格。这门课程虽然安排在机房教学,但是每节课都有明确的上机内容和要求,然而,始终绕不开传统教学模式,突破不了因材施教的局限。

三、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在微时代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通过智能移动设备获取知识和信息。教师如果能将微课和手机智能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教学,或许以上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下面,我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数据高级筛选这个知识点为例,探究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一)微课的教学设计1.确定教学内容。数据的高级筛选是EXCEL模块中的重难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然而,它难以理解,操作复杂,是历年来学生最为烦恼的题目之一。故以此为例,将其作为微课的教学内容。2.设定教学目标。在设计过程中,我首先为学生创设出形象生动的情境。例如,当时发生一起小孩绑架案见诸报端,于是我选取此案例,要求学生利用警方经过排查和调查取证而掌握的一些线索,来完成一份犯罪嫌疑人名单的筛选,并找出作案者。我将贴近生活实例渗透进知识点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更好的掌握高级筛选的技能。3.制定教学活动。在本次微课中,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分组教学法以及启发式教学法。结合实例操作,向学生阐明了高级筛选的使用条件、功能以及具体的操作过程。(二)微课的具体制作1.准备工具与软件。在微课制作过程中要准备的工具:多媒体电脑,耳麦(带话筒)、办公应用软件中的PPT以及视频录像软件。2.制作步骤。第一步收集和整理与高级数据筛选相关的教学素材;第二步录制脚本语言;第三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教学PPT课件以及视频录像软件,戴上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在录制过程中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还可以配合其他辅助工具和素材,尽可能使教学内容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最后一步保存并加工处理。必要时可用后期视频编辑软件作进一步美化处理。(三)微课的实施过程我在讲解数据的高级筛选时,尝试将微视频作为导入部分,在班上统一播放,结束后为学生答疑解惑。对于偷偷玩手机的同学,我引导他们将微视频存在手机里观看。为满足一部分同学的需求,我又将微视频和相关的配套资料放在指定的网盘里,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下载,自主学习,进行查漏补缺,从而使学生不断的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四、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经过实践探索,我将微课渗透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确实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学生树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据不完全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中职生学习目标并不明确。教师借助微课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需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教师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将一些理论知识和实操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在教学内容当中插入与之相适应的多媒体素材如视频、音乐、图片、动画等,如此生动有趣,直观明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习兴趣。综上所述,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推广。教师利用微课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微课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目前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中职生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和不断的探索,这种教学模式必将完善。合理地运用微课教学,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化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周青政.微课程的内涵、特征及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31):255-256.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作者:吴晓云 单位:广东省深圳龙岗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部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研究(4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166820.html

    相关专题:马路天使迅雷下载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上一篇:在传统中间搜寻异路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