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教学模式下的艺体类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方案
艺体专业所采用的“1+1”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为:1学年基础英语学习加1学年应用英语学习。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把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将英语语言基础学习与专业英语知识学习有机结合,使之相辅相成,以专业助推英语学习,以英语提升专业素养。大学一年级,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包括英语语法、英语技能和英语应用等方面。具体内容为:在熟悉常用语法、正确语音、适量词汇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从而为第二学年的专业英语学习做好准备。第二学年,教学重心为与其专业相关的英语学习,以激发艺体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应用英语对所学专业进行交流的能力。
2“1+1”教学模式下的艺体类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的实施
2.1艺体类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准备阶段
(1)教材选择第一学年,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先锋英语》预备级。本教材每个单元围绕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情境设置语言任务,在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同时实现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换。并通过涉及的共同主题,将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训练融为一体,并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语法讲解和词汇学习,保证学生掌握英语交际必备的语言基础,培养语言学习习惯。第二年专业知识应用阶段,所选教材《现代实用大学英语》基础教程,由我院教师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教材以“三三制”为单元布局:即三大主题:体育、音乐、美术。每个专业主题由三个单元构成。教材中语法、听说、写作等基础英语与专业相结合。教材考虑到艺体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使用多模态语料,既训练英语基本技能又提升了专业素养,最终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2)课前教师培训授课教师需要理解课程背景、教学模式、课程设计理念等。在讲授中,既要注重培养艺体类学生的应用能力,又要强调他们的学习过程。其次,因为艺体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全英文授课有困难,所以要突出重点难点,注重英语与中文间的相似之处,利用母语学习目的语,实现中文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最后,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教材中的语言知识之外,还需对文章所提及的专业文化知识进行一定的讲解,帮助艺体类学生通过英语载体学习专业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以此促进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2.2艺体类应用型大学英语课教学方案实施阶段
艺体类应用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施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环节。(1)教学目标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分析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前提。为此,对我校2013级38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调查问卷结果,艺体专业应用型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应体现多样化以及个性化。除了能力目标、技能目标等,教学的知识目标应该多样化、多层次,以递进的方式进行,同时要重视情感目标,提高艺体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积极参与教学任务,同时实现其他教学目标。(张霞,2014)然而,教学目标也不能失去个性。艺体类学生生性好动,喜欢在相对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因此,教学目标需要充分考虑艺体专业学生的特点。(2)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信息输入(龙菡,2014),强调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另外,在艺体类英语教学中,需要教师了解艺体生的性格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比如:role-play、problem-solving、brainstorm等,以便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由此促进学生英语技能的实际应用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探索适合他们的个性化英语课堂。(3)考核方式艺体生的总体英语水平比较低,而且个体差异显著。为了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顺利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并最终达到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英语,“1+1”教学模式采用了“多样化,个性化”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尽可能多样化和个性化。比如:通过前测(如果英语学习包中含有艺体生以前学过的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前测)、自测(又称“练习测验”,用来评估艺体生学习过程的进展状况)、终测(作为一种正式测验,形式既可以是客观测验,也可以是主观测验;可以是纸笔测验,也可以是表现性测验如演讲、游戏、表演、创作)等多样化形式对“1+1”教学模式下艺体生的英语学习进行评估。另外,再结合学生自我评估、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估,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估等形式进行阶段性的个性化评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评价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估,探明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优缺点并及时改善,最终达到以评促学。(张霞,2014)
2.3艺体类应用型大学英语课教学效果评价阶段
(1)课后教师追溯访谈“1+1”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结束后,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授课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授课教师普遍认为“1+1”教学模式的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合理,在保证语言输入的前提下,基本满足了艺体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佘军、张良红,2014);并且能优化教学手段,营造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大大地激发了艺体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另外,教师们还认为针对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情况,应该提出改进方案,对之后的教学进行必要的调整。(李晶、田慧,2008)比如:艺体生多才多艺、特长突出,有很多值得教师学习的地方,艺体生之间也应互助互学,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艺友制教育”,使艺体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共同提高,并加强他们团队精神的培养,争取在互动的氛围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此外,还需加强教师的教学理论及教学法知识技能培训,以促进艺体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水平。(2)学生反馈调查在课程结束后,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和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等方面组织了学生访谈。在对访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后,调查结果如下:①教材。“1+1”教学模式的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采用的一系列教材,语言真实、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紧扣主题、新颖实用、浅显易懂,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专业性融于一体,基本能兼顾艺体类学生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和专业素养的提升。②教学方法。“1+1”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在一定形式上得到了促进,并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学生与教学各个环节互动影响,最终实现教学全面互动共振。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为艺体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途径,比如:在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小组成员各自承担相应任务,为了团队荣誉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寓学与乐,寓教于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会细心观察艺体生的英语学习进展状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这种“1+1”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互动”使得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既能打破老师讲授、学生聆听的单一模式,又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最终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③教学效果。经过“1+1”教学模式的积极引导,大部分艺体生都能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由被动变主动,激发了艺体生心中向上的原始动力和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且学生能感觉到自己每次上课后的进步,对学好英语树立了信心,也能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败,普遍认为认真学习英语到熟练应用英语,仍然任重而道远。
3“1+1”教学模式下的艺体类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启示
3.1充分认识艺体专业英语教学目标的特殊性
艺体类学生的专业教育一般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特长为教学目标。艺体类学生既要完成基本的文化课程,还要学习他们各自的专业课程,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合格优秀的艺体类毕业生。这一教学目标也是艺体类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关注的,同时它还对能力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的实现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不论是一个学年还是一个学期,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以该目标为基础,将教学任务合理科学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根据艺体类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以提高艺体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素养。
3.2采用“注重基础、突出专业”的教材体系
“1+1”模式下的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倡导,第一年“注重基础”是指重视艺体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先锋英语》预备级;第二年“突出专业”是指通过突出艺体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采用由课题组成员参与编写,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现代实用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针对艺体类学生的专业特点,采取“精小而灵巧”的形式,以满足艺体类学生的不同专业要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英语素养。
3.3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学互动”“合分结合”的教学模式,既能满足全班的共性教学,又可满足不同层次艺体生的个性需求。一般来说,在授课教师的帮助下,部分学生能制定出短期目标以及长远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拾遗补缺;在专业知识方面,艺体生担当“小老师”与“大学生”的授课教师进行互动合作,充分调动了艺体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参与度。在语言基础学习阶段,词汇、语法部分可采用“合”的形式,以保证全体艺体生掌握,夯实基础;对艺体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则可采用“分”的形式。这样,既能让学生体验到通过集体学习夯实语言基础所带来的成就感,降低课堂回答问题的焦虑感,又能体会到授课教师对艺体生自己能力和个性发展的特别关注,充分调动全体艺体生的情感心理因素,使不同层次的艺体生都能得到发展,同时增加与教师的互动机会,渐渐形成良性循环,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结语“1+1”模式下的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的探索与创新打破了传统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为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这种课程设计模式将艺体类专业知识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修养。
作者:张霞 金力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