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新时期赋予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使命。如何发挥学校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并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是当前学校音乐教育实践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本文着重探讨在这样的音乐教育发展背景之下,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与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样式的“汉调二黄”,走进学校音乐教育课堂的价值。
关键词:汉调二黄音乐教育民族音乐
2001年国家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校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要求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纳入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但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许多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失传或濒临失传,年青一代已经不太熟悉自己的母语音乐文化,有的甚至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歌。因此,各个地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而民族音乐文化在当代传承的主渠道应依靠学校音乐教育。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珍贵音乐文化样式——“汉调二黄”是以汉江流域为中心,曾经流传于陕西、湖北、四川、河南、甘肃等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迄今已经成为中华音乐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其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它不仅对中国京剧的产生,以及与全国皮黄戏的流传具有重要的历史关联,而且对相关戏曲艺术如广东汉剧、川剧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陕西“汉调二黄”的文化价值
陕西境内的“汉调二黄”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自清朝康熙末期至新中国成立,先后有影响的班社达11个之多,名角辈出,影响广泛。据当代戏曲史论研究专家束文寿对“汉调二黄”的研究:陕西的“汉调二黄”分为关中派、商洛派、汉中派、安康派等四大流派。建国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安康派继承发展得较好,逐渐成为实力最雄厚的一派。安康市汉滨区至今还保留有“汉调二黄”的音乐、脸谱、剧目等珍贵的艺术资料。这些资料在中国戏曲文化发展流向等学术研究上,具有“活化石”的作用与价值。安康地区在历史上因其南北交通的地理优势,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形态,境内不仅有秦文化特征,而且蕴含着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底蕴,形成了语言、习俗兼具南北韵味的独特的汉水文化,从而成为“汉调二黄”在此流传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受现代社会经济和现代传媒业的冲击,古老的汉剧艺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入了发展低谷,面临失传的危机。近年来,在省市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安康市实施了汉剧保护工程,通过搜集整理印制了总字数400余万字的《陕西汉剧剧目、音乐、脸谱》,改造剧场,选拔急需专业人才进入剧团工作等系列措施,使汉剧在安康的发展从沉寂逐步走向了复苏,完成了一些抢救性保护工作。2003年,陕西省文化厅授予安康汉滨区“陕西汉剧(“汉调二黄”)之乡”称号;2006年,“汉调二黄”(又称安康汉剧)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随着近年“汉调二黄”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束文寿等人提出的“汉调二黄”与国粹京剧的形成有重大历史关联的理论成果,彰显出“汉调二黄”所蕴含的重要文化价值。首先,“汉调二黄”活体性传承方式对戏曲艺术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戏曲音乐发展历史上,某一个剧种、流派的传承基本上沿袭师徒相授的传承方式,这种通过活体的人口传、心授、示范的传统授徒方式,既保证了戏曲艺术的流派风格与特点,又将戏曲艺人的人格观念渗透其间,使中国戏曲艺术在历史的流变过程中,不同流派异彩纷呈而且历久不衰。“汉调二黄”从清嘉靖年间的艺人杨金年、查来松开始,流传数代,远播四方,不仅扩大了门派的影响,而且使这一艺术剧种延续至现在。就是对戏曲音乐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体性传承特点的最好印证。其次,对研究传统戏曲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在全球化与社会加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面对西方现代文化艺术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巨大冲击,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在外来文化洪流中解决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平衡问题?专门从事“汉调二黄”研究的学者束文寿先生认为,在“汉调二黄”发展历史上,有影响的班社能够入乡随俗,积极创新,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观众,班社的演出效果和经营状况很好。“比如汉荣班在安康由于历史原因观众并不接受,营业不振。后来吸收当地民歌小调,丰富音乐唱腔,受到欢迎,改变了不利局面。”而今,面临同样的境遇,对“汉调二黄”的历史研究可以为我们解决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汉调二黄”对开发学校音乐教育资源的价值
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渠道。如何发挥学校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并使传统音乐文化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使其更加适合青少年学生学习的问题。全国各地都在做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实践探索。如谢嘉幸倡导的“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进校园等。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把母语音乐文化传承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系统工程来落实,从而使每个学生都会唱自己民族、自己家乡的歌,使学校成为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传承基地。在这样的音乐教育发展背景之下,“汉调二黄”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与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样式,走进学校音乐教育课堂,在获得重新焕发光彩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地方学校音乐教育开辟了新的教育方式。学校音乐教育离不开与本土音乐文化的融合。“汉调二黄”作为传统音乐文化样式对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何在呢?首先,地方政府对于“汉调二黄”教育价值的重视和推广,为学校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2006年,“汉调二黄”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2年,陕西省安康市政府将其列为创建“人文安康”工程的重要内容。为了推动“汉调二黄”的保护、传承、发展和普及,市委市政府提出振兴汉剧战略,在全市各区县启动了“汉调二黄”进校园活动。旨在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培育师生的戏曲素养,繁荣地方特色文化,通过汉剧进校园活动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育人功能。其次、民间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学校推广民族音乐教育具备丰厚的土壤。“汉调二黄”作为地区性特色鲜明的剧种,体现着地方文化中的民俗、民情,是陕南本土人文精神意识在戏曲音乐领域中的长期积淀,对于年青一代了解、继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增强他们热爱家乡和热爱家乡文化的意识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因此,在陕南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推广“汉调二黄”拥有得天独厚的民间资源优势。“汉调二黄”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使其便于被学生所接受。以字行腔是“汉调二黄”音乐的基本特征,其唱腔与念白中的念读语音采用当地方言;其曲调简朴中存幽雅,婉转中有激昂,旋律注重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吐字讲求尖团。这对熟悉陕南地区方言的中小学学生而言,学习继承“汉调二黄”音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第三、可以丰富学校音乐教学形式。传统戏曲音乐的魅力,首先是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比如像民间的吹打乐,以及各种类型的音乐表现形式,打击乐、拉弦乐、弹拨乐、吹打都有自己的特点。结合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将“汉调二黄”音乐中包含的唱腔音乐、弦乐曲牌和锣鼓经等要素融入音乐课堂,可以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
3学校音乐教育在传承“汉调二黄”音乐文化中的作用
今天,当“汉调二黄”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土壤,伴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逐渐走向衰弱,如何依托学校音乐教育为“汉调二黄”的传承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值得我们学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笔者认为,学校音乐教育在传承“汉调二黄”音乐文化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3.1创新学校音乐教学方式音乐教学是情感的教学,在融合“汉调二黄”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强化二黄戏曲音乐相关知识的教学以外,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体验以及“汉调二黄”音乐文化的渗透式教学,可以开展戏曲音乐欣赏、观摩交流、创作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构建立体式的教学。3.2拓展延伸“汉调二黄”音乐教育空间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音乐教育在“汉调二黄”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积极创建校园音乐文化环境,组织带动师生共同参与。如利用校园的广播、墙报等媒体,熏陶、宣传乡土音乐艺术。坚持把“汉调二黄”教学与音乐教学、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传承地方戏曲精髓,普及“汉调二黄”基本知识,推动中小学师生学唱、爱唱、会唱、唱响家乡戏曲,打造“汉调二黄”特色教育品牌。3.3开发“汉调二黄”本土教材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教材的开发无疑是地方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学校可以组织师生通过查找资料、民间采风、与民间艺人沟通交流等多种形式搜集整理第一手音乐材料。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把大量分散的“汉调二黄”音乐资源搜集起来进行有序化、规范化的加工整理,通过实践教学加以理论化,编写成教材,作为系统的学校音乐教学的保证。3.4增强音乐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文化是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中传承与发展的,而文化传承的关键在于“人”的因素。在音乐文化领域中,学校音乐教师应该是音乐文化传承的“活性文本”的人。选派教师参加“汉调二黄”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培养了专兼职骨干教师,同时,学校音乐教师加强“汉调二黄”理论学习、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汉调二黄”课堂教学水平和效果。尽管“汉调二黄”在传承中面临着的现实问题:如“汉调二黄”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戏曲音乐节奏缓慢、叙事情节繁复、唱词语言障碍,又很难引起新一代观众的兴趣等等。正如谢嘉幸教授所言:“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音乐,就像我们的语言发展一样,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再学外国语,音乐教育中也应该是先学乡土音乐,再学民族音乐,再了解外国音乐,为此,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最优化的音乐素质结构。”“汉调二黄”的发展应使传承与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相融合,把富含民族精神气质的音乐文化与学校音乐教育相结合,让古老的民族音乐文化搭上现代化的列车前行,也使学校音乐教育融蕴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血液,不失为“汉调二黄”传承发展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束文寿.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J].中国戏剧,2004,(6).
[2]梁卫华,束文寿.陕西“汉调二黄”“汉江派”班社探究及其传承意义[J].四川戏剧,2011,(3).
[3]谢嘉幸.学校音乐教育要重视民族音乐传承[N].中国艺术报,2006-07-07.
[4]杨云庚.“汉调二黄”的传承危机与应对策略[J].四川戏剧,2011,(2).
作者:李桂兰 苗启田 李刘婧如
相关专题:食品研究与开发 兰州新闻物流商会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