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动学习的特点
(1)及时性。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选择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学习,又称为“及时学习”,老师也可以对信息资源库进行修改和更新,并借助移动终端实时与学生展开讨论。(2)普及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不断丰富,为移动普及教育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持有移动终端的每个人,都能成为移动学习中的一分子,不仅扩大了教育的对象,同时也为教育的全民化打下了基础。(3)个性化。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圈定学校、班级进行教学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个别化的学习需求已植根于许多学习者的内心。移动学习可以结合学习者的个人性特点对其进行充分的特性化的教育和服务,帮助学习者寻求其最适合的学习途径。
2移动学习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分析
在我国的高校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较为普及,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资料的前期筹备结合艺术教学平台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为移动学习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学习,音乐类的移动学习还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色:(1)学习活动的情境性。借助于掌上便携设备,在学习声乐、器乐时同步显示动态乐谱;在学习和声、配器时同步感受乐器特性、感知音响效果;学习编曲时自由创作、采样、混音。音乐学习的场景更像是一场声、像、图(乐谱)有机结合的互动体验,可以充分调动多元化的媒体元素,刺激人体的感观、听觉系统,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认知灵活性,形成对音乐知识的多角度理解。(2)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同传统的音乐学习模式相比,学习者可以不再限定于指定的导师,而是可以选择业界内公认的名师学习,这种学习体验已经开始越来越被国际知名大学认可和重视。学生自行选择导师,实现双导师甚至多导师,不限定在本院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这是许多音乐教育家在探寻的教育方式。(3)学习方法的多样性。移动学习所呈现的学习内容,可以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这种丰富、平等的交互活动,非常适宜音乐学习者开展协作学习,学习中可以自主观摩、放慢或反复;可以不按照正常的顺序浏览内容;能自由发表见解并获得点评;同时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链接;同学间可以协作讨论,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这些学习方法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的禁锢,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有利于学习者构建完整的音乐知识体系。
3相关的音乐教育方式
早在1999年,教育部就启动了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建设项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直至今日优秀的音乐项目仍是寥若晨星。为了使移动学习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利用,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微信讨论组服务。随着技术不断地进步,微信应用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可以传输图片、语音等功能。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讨论组及时发布信息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加强师生间及时的沟通。讨论组可以定期发布演出、讲座、交流会等信息,可以上传音视频文件进行讨论。作为一种间隔性信息传播,非常便于信息的接收和获取,容易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生也能感受到平等的学术地位。这就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专业的音乐学习圈子,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2)软件APP服务。长期以来,音乐工作者们都在使用各种应用程序,特别是在音乐创作领域,对于音乐软件则更为依赖。这些软件逐步延伸到了现代的便携式移动设备上,可谓实用、高效且新潮。我们可以观察到,在苹果应用商店里,各类音乐应用程序如井喷似的发展,当前已有几千款应用入驻,其中专业的音乐应用也不少于百款。这些应用充分考虑了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开发出的功能实用且强大,配合以音、像、触控、感应等特殊手段,学生几乎足不出户便可一览天下的新科技,了解新的音乐前沿信息与知识,这无疑是一种革命性的学习方式。(3)高校网络建设为移动学习提供载体。无线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当下WLAN、4G网络已经遍布高校。无线校园网络可以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包括已经存储在高校服务器中的资料,如精品课程、优秀教师的授课实景录像等都可以通过VOD视频、AOD音频直接点播。将实时课堂、课件录制、课件点播等多种功能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完成教学的全过程需求,或与OA、网站等基于WEB技术的系统无缝结合,简单易用傻瓜式操作,带给学生更便捷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4结语
音乐专业与其他学科一样,在科技水平迅猛发展的今天,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其中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其建设基础来看,目前已经开发了一大批网络化的音乐教育资源库、素材库、课件库等,如首都师范大学黄媚莹主持的《钢琴》、王安国《音乐教育学》和福建师范大学的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等。移动学习在我国高校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土壤,它将在音乐教育领域有着不可估量的应用潜力。
作者:王霆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