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对班级的精神文化缺乏认同感
在技校教室里,常见到一些标语,如团结、进取、拼搏等,这些往往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要求,班主任通常根据个人喜好的内容制作成本班级的标语。班级标语内容雷同,缺乏班级个性。有些班级标语多年不换,上面铺满灰尘,甚至残缺不全。这些班级标语只是教室的一个摆设,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他们觉得这些是班主任的事,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二)对班级的制度缺乏认同感
在技校班级中,在公告栏会贴出一些班级制度,内容有班级考勤、课堂纪律、课室卫生、宿舍内务等。但如果随意问一些学生,大都对内容不清楚。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时有发生,课堂上睡觉、玩手机也不是个别情况,可见班级的制度形同虚设。
(三)对班级环境缺乏认同感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在技校的一些班级,教室脏、乱、差是常态,课室地面垃圾随处可见,班级卫生缺乏管理。学生不爱护班级的环境,随手丢垃圾的行为普遍,刚打扫完的教室又到处是垃圾(饮料瓶、废纸等)。班级的桌椅凌乱、门窗铺满灰尘。清洁工具乱堆,成了卫生死角。
(四)对班级集体形象和荣誉缺乏认同感
在学校较大的活动中,一般要求学生穿校服(工服),但学生往往以各种理由抵触穿校服。有些班级由于出勤率低、课堂秩序乱等问题,常常被通报批评,但班级中大多对此无动于衷,习以为常。
(五)对班主任、班干部和专业教师均缺乏认同感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因为有操行评定、奖学金评定等职能,在学生心中应树立有一定的威望,但在一些班级中,班主任对班级的影响力在减弱,在班上发出的指令难以落实,部分学生对班主任是阳奉阴违,甚至恶言相对。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实施者,在班级中反成了弱势群体,处于势单力薄的状态,还有被不良品质学生同化的倾向。专业教师作为班级课堂的实时管理者,对于这种班级也是只能磕磕碰碰地实施教学,师生关系若即若离。
二、对技校班级文化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技校专职班主任带班多,对班级文化建设只是见招拆招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技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班级数量与学生人数增加,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大增,技校专职班主任一人负责几个班的管理工作,班级事务工作疲于应付,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只能是做做表面功夫以应付检查。
(二)技校兼职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是无暇顾及
兼职班主任虽然只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但同时要上几个班的专业课程。另外,由于技校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兼职班主任较多是新入职教师,他们一方面要熟悉学校的教学规范,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熟悉班级管理的各项要求,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只能跟着感觉走,大多是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完成一些常规工作。
(三)技校专业教师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认识不足
专业教师大多只是关注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实施,认为班级文化是班主任的事情。在教学过程碰到的困难也只是从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上做一些改革,很少从班级文化方面进行考虑。(四)技校班级文化建设难度大技校学生大多是中考或高考的落榜生,班级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以前形成了各种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来到技校后没有了升学压力,容易放纵自己,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有着本能的抵触心理。
三、技校班级文化建设中提升学生认同感的对策
(一)班主任和专业教师首先要接纳每个学生的优
缺点技校学生从中学来到技校,大多是无奈之举。在中学时期,他们是影响学校升学率的一群特殊群体,常受到歧视和批评,心理阴影多少都会存在。所以,技校的班主任和专业教师一定要从心理上给学生安抚,信任他们,使学生在新的班级中重新找到自信。所谓接纳学生,是对学生现有的思想状态、行为习惯、能力兴趣等方面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认识到他们只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中考或高考失利了,但相信每个人的能力和发展是多方面的。要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即使学生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也是可以改变的。班主任可以在新生入学之初组织恳谈会等交心活动,大家敞开心扉一起畅谈,一起唱歌跳舞、一起感动相遇、一起憧憬明天。在情感宣泄和交流中,学生对班主任容易产生认同感,视班主任为知己。
(二)引导学生从个人价值观的讨论碰撞中找到班
级共同的价值观,从而认同班级的核心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形成班级共同的价值观并获得大家的认同。班级文化受到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有些班主任直接把学校文化搬到班级中,成为班级文化的价值观,但往往曲高和寡,得不到学生认同。一方面是缺乏本班级的特点,另一方面是班级价值观形成过程缺乏学生的参与。实际上,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主体策划者是学生、主体创建者是学生、最大收益者还是学生③。为了获得学生对班级核心文化的认同,班主任应该组织班级文化的大讨论,围绕着“我是谁?去哪里?为了谁?”等话题,组织每个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弄清楚自己的人生的方向、人生的价值和目标。在学生发言中,必然会产生相互的争论,因为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各自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是启发和引导,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可能从未想过自己的未来,教师应该耐心启发他们,一点一滴地向他们指明对未来的方向。同时,引导学生从别人的想法中找到共鸣点,例如,积极的人生态度、对成功人生的追求、对家庭关系、朋友之情的重视等。接着把这些共鸣点整理成简单易懂的文字和内容,形成大家都认同的班级核心文化,包括班级的愿景、目标、价值观。
(三)让学生从个人行为习惯的讨论碰撞中形成班
级的行为规范,从而形成对班规班约的个人承诺和集体约束力班级一般都有班规制度,少的10多条,多的几十条,列明考核加减分的标准,平常是由班干部根据每个人的表现进行考核。但实际上,许多班级的班规制度执行得并不好,主要原因是班级学生认同度较低。技校学生中的一部分人都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时间观念较差、做事拖拉、早上迟到多、晚上玩电脑不睡觉、白天上课时补睡觉等。通过制度的管、卡、压,对于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会起到短期作用,但坚持不了多久,又旧病复发。我们习惯于给学生制订各种规则,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当他们不是以主体的身份来参与制订这些制度的时候,执行制度就处于一种被动状态④。为此,在班级制定班规制度时,应该首先召集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从班级的共同价值观出发,为了实现个人和班级的共同目标,围绕个人的行为习惯应该怎样改变才能有助于目标的实现,每人提出一些具体的做法,征得全体学生的同意,并举行个人承诺签字宣誓仪式,郑重其是地表明自己愿意遵守班规制度,维护班级的集体声誉。
(四)班级文化应突出职业化的特点
技校的教育是职业教育,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专业特点,班级文化应该突出本专业的职业特点,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班级文化应更多地体现营销企业的文化特征,企业营销文化包括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等⑤,突出创意、灵活、竞争、挑战等特点。物流管理专业的班级文化则应体现物流企业的文化特征,包括服务、合作和效率等⑥,突出严谨、细致、敏捷、周到等特点,每个专业都应该从本专业出发,多体现职业化的特点,这样的班级文化由于具有专业特色,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并且班级文化塑造出来的学生也有利于将来就业单位的要求。
(五)班级文化应通过独特的仪式表达,从而形成强势文化
没有了仪式和庆典,任何文化都会枯萎、凋谢。组织文化如果想走向繁荣,就必须有某种仪式和庆典来体现它的价值⑦。为了增强班级文化的感染力,班级文化建设应该有本班独特的文化仪式,例如通过发动学生设计班徽、班旗、班歌、班服等形成一个鲜明的独具个性的班级形象。新生可以举行一个入班宣誓仪式,宣读入班誓言(如与班级同呼吸、共命运、为班级荣誉做贡献等),还可配合一些1分钟集合令、喊口号及肢体动作等以增强庄严感。每周开班会时穿班服、唱班歌、挂班旗、宣读入班誓言、个人发表每周感言(本周个人表现,为班级荣誉做了什么)等。班级文化通过一系列独特的仪式表达,并长期坚持重复再现,就能形成强势文化。
(六)班级文化应有阶段性的目标设计和达成
目标是指引人前进的动力之一。同样,要保持班级文化的动力,班级除了一个远目标(如中国好班级等)外,也应该设计出阶段性的班级目标,如本学期的目标是考证及格率100%、校运会获得哪些奖项等。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参与班级目标的制定,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当主人,通过学生集思广益,民主讨论,最后制定出班级的奋斗目标⑧。要根据学校不同时期的活动和任务,设计出有挑战性和经过努力能够达成的目标,然后组织全班学生一起为目标而努力,最终达成班级的目标。班级的目标和行动步骤还应该通过班级内的文化园地(墙报、班级Q群)及时展示,让学生随时随地就能够看到。
(七)课堂教学要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课堂教学是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专业教师要把握所教班级的班级文化的要点,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班级文化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上都与班级文化相适应。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的多边交流的过程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习惯和能力,充分利用学生自我管理来推动班级文化建设。
综上所述,学生缺乏班级认同感是技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深层次难题,可以通过班主任和教师对学生的认同、组织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形成独具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和仪式表达、通过班级目标的设计和达成以及与专业课堂教学相配合等方法来解决。
作者:陈感恩 单位: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