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我们说的女性主义主要是指女性的权利能否和男性平等,能否获得和男性一样的认可,简单地说女性主义就是指为性争取平等权利的一种行为。本文浅谈一下西方哲学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西方哲学;女性主义
女性问题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与女性生存发展相关的问题,是指为性争取平等权利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将影响一个社会的变革。广义上的女性主义包括政治、理论和实践三个层面,是独立于阶级之外的政治斗争和强调两性平等的学说,也是种社会运动。女性主义主要关心的是妇女的地位、权利以及获得和男性一样的待遇,坚持女性主义立场的人被称为女性主义者。女性主义者关心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平等”,平等是女性主义的目标,是女性主义追求的终极价值,同时也是女性主义一切思想的出发点。
1西方女性主义的特点
西方女性主义思想是建立在男女关系平等的基础上的,但后来出现了两性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从女性的外在角度研究无法阐释本质,进而无法解决女性存在的根本问题。女性主义本身是一个不断分化和整合的过程,也是一种社会发起的妇女运动、普遍的思想,主要是认为社会对女性是不公正的。女性主义者可以是任何以这个为目标的男性或者女性;女性主义的要求包括性别平等、权利平等,目的是提高女性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地位,改变女性现在的状况,反对任何形式的因性别而造成的人身歧视,包括推翻“父权”的统治。因此,女性主义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历史性的:女性主义在解放女性的过程中有发生、发展和消亡。不稳定的:女性主义穿梭于各个学科之内,又流动于各个学科之外,从女性主义存在起就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多元化的:女性主义在各国、各民族、各地域都是有差异性的。全球性:女性主义目标是解放所有的女性,只是各个地方的重点有差异。
2女性主义理论家的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是有着不可取代的自身价值,但不是在男权捆绑下的女性生活,在西方启蒙运动背景下,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家在日常生活中探求女性主义问题,批判了男权的这种将女性局限于男性生活区域的意识形态,认为女性要有意识的独立性,只有参与到社会当中,才能达到独立,摆脱对男权的依附,这样有利于双方的和谐和人性解放。在启蒙运动背景下,作家在作品中表现的女性主义最为明显。
2.1要求有独立的空间
英国作家伍尔夫是女性主义者,伍尔夫对日常生活中遭受男性暴力的女性做了描述,包括男人打女人成为风气却不以为耻,女儿违反父母的规定要遭受鞭打,英国女王时代却是由父权机制统治的。女性的存在局限于日常生活,是围着丈夫做妻子、围着孩子做母亲的琐碎中度过的,充当着家庭事务的管理者,家务工作的劳动者。女性的教育就是等待未来的丈夫、成为妻子,她的言语也只限于婚姻、限于家庭。可是在她存在而别无它去的家庭环境中却没有发言权,在这个领域她又被推出来成为一个排斥者。实际上婚姻是一个冰冷的职业,男性不局限于婚姻就可以拥有身份和经济来源,女性只能通过婚姻来获得这表面的东西,自己的一切都掌握在男性的手中,包括教育。伍尔夫认为如果女性有独立的空间,起码在经济上女性可以有维持生计的保障,做自己愿意做的事而摆脱男性的压迫,获得一种精神解脱。
2.2男权意识压制女性生活
卢梭的女性观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是自然的安排,女人要依附于男人,因为女人是天生的弱者,所以女人除了依附于男人还要听命于男人。沃斯通克拉夫特批判卢梭的女性观,认为卢梭的女性观是为男权社会服务的,对女性的关注应是站在男女共同的利益和人类社会的利益之上考虑的。女性和男性只有认知和德行的程度不同,男性取得的成就不是男女自然差别造成的而是后天机会上不平等造成的。女性应该做的不是成为“居里夫人”而是要发挥自己的理性,受到公正的教育,这样才能独立思考,获得独立的尊严。沃斯通克拉夫特在《女权辩》中指出:“为了让社会契约实现真正的公平,并且为了传播这些唯一能改进人类命运的启蒙性的原则,必须让妇女将她们的德行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除非她们和男子们一样受到同样目的的教育,否则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认为妇女走出男权压制受益的不仅是自己,还有男性,以及全社会的进步。社会条件决定了所有女性的生活方式。
2.3跳出男权主义的界限
波伏娃认为人的性格等特点的形成不是由先天生物因素来决定的,而是在社会文化积淀中形成的。父权文化是造成女性局面的文化根源。在婚姻关系当中,男性可以是丈夫,可以是社会上的任何职业、任何身份,当然在比较当中丈夫似乎居于次要身份了,可是女性的身份除了妻子之外也只能是妻子。父权使女性局限在生活当中,女性的全部就是远离社会的生活,远离一切作为平等的人应该存在的东西,甚至连公民的权利都可能没有。女性也因为这种远离变得视野狭窄、平庸且世俗,可笑的是这由于父权造成的局面反而成为父权者指责的对象。有才华的男性会去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奋斗,以获得更高的荣誉,而真正有才华的女子却因父权的偏见而埋没在生活中,消磨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波伏娃的某些观点和沃斯通克拉夫特的观点一样,受父权文化影响的不仅是女性,还有男性,男性在这种文化中形成了不利两性共同发展的思想,男性以自己为原则,根据自己的利益谋求发展,并且对女性的发展也根据自己的利益制定,最后导致和女性一样深陷其中难以解脱。身为女性只有跳出男权指定的生活区域,拥有自己独立的地位才能获得解放。波伏娃认为女性只有跳出婚姻这种职业,获得社会职业才能谋求自己的发展。当然,在波伏娃看来,即使获得了社会职业,女性长久以来在社会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也使女性可接触机会少、报酬低,对于初有此打算的女性来说是在增加自己的压力。不过即使有如此的状态,女性的眼光却开阔了,精神面貌改变了。女性的身份有所提升还是需要社会、文化环境共同的改善。这种改变不是与男性脱离关系,而是不局限于男权的这种关系当中、独立生存。波伏娃是把女性解放的问题提高到了人的解放的高度,肯定了这种独立也合作的平等和谐的男女伙伴关系。在这一阶段中,女性主义理论者的参照永远是男性,没有正确看待男女的差异,对于女性自身的价值没有过多的考虑,比如女性在日常生活、家居中本身的乐趣与满足感。这或许是任何一种思想运动浪潮通有的情况,在以后的女性主义浪潮中的理论家那里有所改变。
3女性主义教育思想
女性主义批判了父权时代男性主义对女性造成的伤害,在解脱妇女的同时,是一种新的社会眼界下的关爱的平等话语系统。这种话语系统也是对传统关系中女性教育的批判,西方社会一直存在着贬低女性的思想和行为的现象。诺丁思是女性教育的代表,诺丁思从社会角度认为教育是鼓励那些能关爱他人的人同样值得别人关爱。女性主义教育学的代表马丁认为,教育不是一个人发展为目的的,而是从社会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将家庭问题推及到社会领域,以减少社会冲突。女性主义派别繁多,有自由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黑人女性主义、批判女性主义、马克思女性主义等等。有强调多元化、强调彻底革命,也有赞成中庸。虽然各派别之间存在着意见分歧,但都要求从性别角度审视教育,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女性素质,达到男女两性平等发展。
3.1自由女性主义
自由女性主义始于启蒙运动,主要关注女性在政治、社会就业、法律权利方面的平等地位。在教育上对女性在校学习成绩、学校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教育实践中女性的机会都有探讨。认为需要制定法律,对教育这一基础层面上性别歧视的情况进行惩罚。虽然自由女性主义的想法通俗,但却很现实。
3.2激进女性主义
激进女性主义与60年代的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紧密相连,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者认为:妇女受压迫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是出现父权压迫的根本原因,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女性培养独立意识。激进女性主义不仅要求教育层面的变革,还要求社会为女性共同努力,将男性垄断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局面一一批判,将女性受压迫的社会制度彻底废除。
3.3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产生于70年代,受到马克思、恩格斯、韦伯等思想家的影响,认为女性受压迫是私有制条件下的产物。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使人们认识到女性是属不同阶层的,不存在统一的女性主义理论。如今的批判状态成为白人中产阶级妇女掌控的一种状态,别的阶层和文化人群被排除在外。
3.4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
在80年代,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批判的女性主义产生了影响。这种主义者认为要发明女性的话语,要用理智和理性来抵制男权者所放置的命运。女性本来有生命认知的内在向度,以往二元对立的认识是在寻求外在的向度,是在男性话语权中找到一种平等,会陷入物质的枷锁当中,内在的向度就是内在精神的觉醒。
4结语
女性主义中要获得的女性解放不能远离社会发展,强调女性主义的人终极目标应该是探讨女性存在的特殊性,开发自身,在现存状态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而不是一味与另一种状态抗衡,谋求权利的平等。女性只有在精神上自由独立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这种解放不仅是主体超越了客体,而且主体超越了自身,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谭姣.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主义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2.
[2]陆兴忍.走向女性主义日常生活诗学———论日常生活对女性主义批评的意义[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陆兴忍.西方经典女性主义理论家视域中的“日常生活”[J].武汉: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4]林木,康夏飞.柏拉图《理想国》女性教育思想评析及反思[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1).
[5]余其云.柏拉图女性教育观研究[D].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09.
作者:李爽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相关专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