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铁路物流发展趋势与对策(3篇)

第一篇:铁路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冷链物流发展滞后,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冷链物流行业的重视和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巨大的冷链物流市场潜力被逐步开发。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现状

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完善。人均冷库量低,冷库结构性和地域性失衡严重,公路冷藏车数量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冷链物流各环节间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当前我国90%以上的果蔬未预冷就进入流通环节,而仓储环节冷库设备陈旧、制冷技术落后,部分运输企业为节约成本中途关停冷冻冷藏设备。冷藏干线运输市场无序竞争,缺乏高效的联运模式。冷藏干线运输行业集中度分散;冷链干线运输企业并不十分看重服务质量,而将重点放在压低价格上;生鲜食品运输中9成以上由公路冷链完成,铁路冷链仅占7%。

我国铁路冷链运输经营发展

铁路从2009年起经营铁路冷藏箱业务,先后开发并运行了成都-拉萨等30多条线路,遍及全国40多个主要城市。充分发挥了铁路冷藏箱技术性能稳定、运行安全可靠、公铁无缝衔接的优势,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5月,我公司依托冷藏箱技术和铁路跨境运输优势,组织了《贯通欧亚大陆的公铁联运冷链物流通道示范工程》项目,并成功入选由国家交通部、发改委主办的首批16家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名单。由于生鲜电商的崛起,居民消费水平的上升,食品及医药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再加上陆续出台的政策支持为冷链物流保驾护航,冷链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铁路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将建设铁路冷链物流基地82个,其中区域级14个,地区级68个。铁路冷链示范通道的建设,整列冷藏箱平车编组,采用机车直供380V电源的方式,适应纯电制冷的冷藏箱运输,将有效支持冷藏箱运转效率,缩短运到时限通道,两端通过冷库进行货物集散。然而,这种方式只解决了铁路干线运输的时效和成本问题,完成了冷链物流库到库的环节,但没解决两端集货和销货提出更高要求的问题。因此,未来解决铁路冷链物流尴尬局面的最好方式就是与生鲜电商平台相融合,将铁路车站冷库作为其区域配送中心。冷藏箱公铁联运冷链物流创新模式,将使货源基础、物流方案、消费体验、技术保障形成闭环链条,实现公铁无缝衔接,提高周转效率并缩短运到时限。未来在互联网思维下,物流企业不仅服务生产者,更服务最终消费者;也不仅仅提供物流解决方案,还包括与生产者一起培育“产品型社群”。

作者:邵佐龙 单位:中铁铁龙物流集团市场部部长

第二篇:推进铁路供给侧改革培育物流发展新动能

回顾2016年物流业的发展,可以用这么几个词来概括物流热点:“互联网+物流”、中欧班列、物流地产、多式联运。这4个关键词都与铁路息息相关,在当前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下,要改善中国物流行业环境、降低社会流通成本,没有铁路参与,甚至是领头,这个游戏规则就没有定数。很高兴能有论坛这样一个平台,与物流装备企业一起探讨铁路物流发展,助力推动铁路物流技术的进步。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把物流业降本增效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作为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着力推动物流业创新发展。在当前特别是在劳动力、能源资源等成本刚性上涨的背景下,降低物流成本便成了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重要途径。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要回归到经济发展规律的道路上,如何提高社会物流效率,如何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归根结底还是要大力推进物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而物流模式创新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根本动力,完善一批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建设是创新驱动“增效”的基础支撑。

铁路物流基地规划及2015~2017建设计划

2015年8月,铁路总公司印发了《铁路物流基地布局规划和2015~2017年建设计划》,确定一级物流基地33个,二级物流基地175个,三级物流基地357个。截止到2016年11月底,全路物流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规划的33个一级物流基地,其中既有和新建已投产17个、在建11个、待建5个;规划的175个二级物流基地,其中既有和新建已投产52个、在建67个、待建56个;规划的357个三级物流基地,其中既有和新建已投产211个、在建67个、待建79个。规划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看,基本覆盖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区域内主要城市和经济据点。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成渝以及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战略经济带基本被覆盖。———从空间覆盖面及经济联系紧密程度上看,基本覆盖全部铁路枢纽城市、全国主要经济区域和重要的省会城市、大中型城市、沿海港口城市、内陆口岸及工商业基地,全部覆盖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一级物流节点城市和二级物流节点城市。———从服务水平和新增能力看,本次规划一、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基本具备完善的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包装、信息等基本物流及配套功能,逐步延伸仓储托管、供应链金融、交割、越库、保税、市场、商务、展示、代收款、物流咨询与方案设计、维修、保险代理、工商代理、税务代理、金融物流、信息服务,大幅提升了铁路物流服务水平。———从口岸港口覆盖效果来看,规划方案与航空、公路、水运类型的口岸、港口有效衔接,其中与国境口岸衔接项目13个,与沿海港口衔接项目22个,与沿江港口衔接项目20个,与内陆港衔接项目19个,与航空港衔接项目72个。

铁路商品汽车物流基地布局规划

按照2020年力争实现运输500万台目标和“库前移”、全程物流服务的要求,从城市经济总体水平、市场需求购买力、汽车生产规模、既有铁路货运设施及公路网衔接水平、汽车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等指标进行分析比选,在靠近生产、中转、消费地设置了108个一、二级物流基地(不含既有93个商品汽车装卸点),基本辐射至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既能适应未设有专用线的汽车主机厂发送需求,也能适应市场消费需求。而且这些物流基地涵盖了全国汽车主机厂所在城市42个中的36个,仅有湖南湘潭、江苏扬州、福建龙岩、贵州安顺、江西景德镇、山东威海等6个主机厂所在城市未被覆盖。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的铁路商品汽车物流服务体系。这些基地除了具备小汽车运输、存放、中转、分拨等传统服务功能外,也在不断提升技术装备,拓展汽车美容、检测、改装等增值服务,铁路商品汽车物流发展前景可观。

“十三五”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

2015~2020年是我国冷链物流真正快速发展的周期,是由初级的简易冷链运输向安全冷链运输迈进的阶段,预计在2020年以后随着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我国的农产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发展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和安全。铁路利用网络优势发展冷链物流,在我国大力发展安全冷链运输的关键时期意义重大。经过分析主要运输通道上的地区经济总体水平、冷链货品生产市场规模、冷链市场需求规模、地区货运量规模、铁路场站条件、国家特殊政策扶持等24个指标体系,确定铁路冷链物流基地82个(50个已在获批准铁路物流规划基地之中)。基本覆盖全国冷链物资的主要产销地。而且根据全国冷链运输强度,结合运量预测,依据沿线铁路载体城市冷链产品的产销情况,综合考虑铁路冷链运输综合成本,针对大批量、固定批次的运输需求,采取“定点、定线、定时、定价、定车次”(按公布开行方案的货物列车)运输方式,减小时间成本,提高时效性,并且争取国家及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建设我国鲜活农产品的“绿色骨干通道”,其中冷链运输“两纵、两横、三放射”主要通道结构,冷链运输次通道向外发散形成“十三条”次要通道结构。目前运营效果非常显著。总体来说,随着铁路货运改革的深入以及物流市场的变化,带来了运输组织方式、经营管理模式、财务收支管理等全方位的变化,标志着铁路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改变由过去依赖“资金、资产、操作”驱动的传统模式,向“人才、技术、管理”驱动转型,必须加强“客户、运营、技术、资本、人才、文化驱动”对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形成“开拓客户靠产品,改善质量靠运营,提升效率靠技术,持续发展靠人才、凝聚力量靠文化”的创新发展模式。应该说铁路向现代物流发展,给物流技术设备制造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作者:韩宏 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计划统计部高级物流师

第三篇: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

摘要:为推动铁路物流发展、提高铁路企业物流服务水平,在阐述铁路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发展铁路物流面临的铁路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有待提高、铁路物流配套设施建设不足、铁路运输时效性有待加强、铁路物流人才紧缺等问题,提出研发“大数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创新铁路运输产品、拓展全程物流服务、完善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强化铁路运输时效性管理、加强铁路物流人才建设等发展铁路物流的对策。

关键词:铁路物流;电子商务;全程物流

1铁路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B2C电子商务市场。我国电子商务中产品的流通对公路物流和航空物流的依赖度已高达95%,而铁路物流作为一种传统优势行业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实现运输资源的优化[1]。2013年以来,国家及中国铁路总公司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政策,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规划建成42个全国性铁路物流节点城市、98个区域性铁路物流节点城市,建设80个左右一级铁路综合物流中心、160个左右二级铁路综合物流中心、300个左右专业型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建成辐射我国主要城市的铁路物流网络体系[2]。与此同时,我国路网结构也将进一步完善。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1万km,同比增长8.2%,其中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4.8万km,同比增长10.1%;路网密度126km/万km2,同比增长8.1%[3]。随着“十三五”的到来,高速铁路网、普速铁路网和综合交通枢纽3大规划方案陆续出台,全国范围内的综合交通体系将进一步完善,重点物资和快捷运输服务能力增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整体铁路服务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据统计,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8.3万亿元,物流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链接社会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据测算,如果将公路运量的40%转为铁路运输,快递公司的运输成本可以降低10%左右;如果铁路运输量占全社会运量的比重提高1%,可以节约212亿元的社会物流成本[1]。因此,提高铁路物流在快递运输中的比重,不但可以对航空、公路、水路等渠道快运业形成竞争力,还能使消费者受益,同时能促进快递行业平衡发展,推动物流整体的进步优化,从而形成健康的物流生态。目前,铁路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铁路物流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化,相继开发了电子商务平台、车号识别系统、集装箱追踪系统等先进的信息系统,并利用“互联网+”战略建成中国铁路95306网,同时客户在接取送达方面可以选取“门到门”“站到门”等增值服务,但配送范围和配送费用等方面优势不明显,经营灵活性上略显不足,因而铁路亟需向现代物流方向转型升级。铁路物流发展目前存在以下问题:①从铁路信息化发展方面分析,虽然复杂多样的铁路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物流发展基本需求,但各系统之间的衔接匹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4];②从铁路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分析,已有的铁路场站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全程化物流体系的建设要求,应扭转“重路线轻节点”的发展思路,以满足客户对物流的多样性需求[5-6];③从铁路运到时效性方面分析,应解决我国铁路运输资源分配不均衡、“回空车”不足、接取送达不及时等导致铁路运输时效性不强的问题,充分体现铁路速度优势;④从物流专业人才建设方面分析,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专业人才教育相对滞后,铁路需要大量既懂铁路业务知识,又兼具物流专业背景的人才,如何有效解决铁路物流人才紧缺问题是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面临的首要任务。

2铁路物流发展对策

(1)研发“大数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我国铁路在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应从物流信息系统宏观框架入手,引入现阶段先进的数据融合技术,运用“大数据思维”理念建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实现需求提报、网上支付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数据挖掘类信息系统的研发工作,充分发挥铁路整体区位优势,巩固与客户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为客户提供“需求推介—贸易订购—物流配送”多个环节的综合性服务,主动拓展铁路客户间的贸易往来,提高铁路物流信息化服务水平,强化铁路物流品牌[7]。(2)创新铁路运输产品。物流产业作为流通系统的下游,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与上游环节相适应。铁路物流必须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经营理念、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以适应货源零散化、订单海量化、品种多样化的电子商务特点。铁路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如开发“拼装”运输服务、按市场波动定价、开行“高铁快递”等,通过自身优势与市场细分相匹配,不断开发新的特色服务适应市场发展要求,进而扩大市场份额[8]。(3)拓展全程物流服务。为迎合铁路运输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铁路企业应依托既有运输资源,将业务从单一产品的运输向物流链上下游延伸,从横向和纵向2个角度拓展全程物流服务[9]。一方面,横向拓宽延伸服务的覆盖范围,采取自营模式或多渠道合作联营的模式,构建多式联运体系,以灵活的联营联运模式满足市场需求,将其嵌入具体社会生产环节。另一方面,纵向整合和完善铁路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巩固铁路运输代理服务产品,丰富铁路物流服务的业务类型,实现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满足供应链全环节的客户需求。(4)完善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互联网购物的蓬勃发展,网络购物配送量逐年上升,网络购物线下配送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新兴产业[10]。为了应对产业结构的变迁,适应多类别客户的不同需求,铁路在吸纳零散货源的同时,应大力兴建具有高智能化、集成化程度较高的现代物流中心,选择一些具有较大市场份额的电子商务平台,为其提供“储运一体化”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货场及物流中心的仓储面积,增加额外的营业收入,还可以减少发送操作环节,节约物流成本。(5)强化铁路运输时效性管理。电子商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导致运输对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铁路应优化运输信息管理,保证受理简单、运送时刻规律、提高运输速度,各类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这样才能协调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之间的矛盾。首先,应简化流程,提高运输时效性。铁路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实现了业务受理由柜台式办理到网络化办理的转变,从而提高了运输业务办理的时效性,提升了市场的竞争力。其次,铁路“回空车”不足、装卸效率低的现状也是制约铁路运到时限的一个关键因素。铁路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应强化装卸车流程,及时掌握关键装卸车作业点的效率情况,降低车辆空载率,提高返程配送速度。第三,提高铁路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以提升管理来保障运输时效性,实现列车准点出发准点到达。一方面应提高信息管理技术水平,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应改变管理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6)加强铁路物流人才建设。现代物流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大批拥有全面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铁路企业应加倍重视物流人才的吸收和培养工作。首先,做好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宏观需求预算及培养规划,在吸纳物流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同时,针对物流领域市场细分情况,合理招聘相关专业人才。其次,组织现有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骨干讲解、集中学习的方式,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物流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整体物流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第三,着力引进具有物流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的高端人才,从事顶端物流规划及建设工作,并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强项优势,助力铁路物流转型发展。

3结束语

铁路实行政企分开后,如何合理运用铁路基础建设投资,打造现代化铁路物流基础设施,协调和运作点线结合的路网结构,吸纳社会零散货源,提高铁路运输方式的市场比重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铁路应充分发挥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网络布局等突出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手段,加速发展铁路快递服务等新产业,不断提升铁路在物流市场的竞争力,全方位推动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6.

作者:陈志业 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铁路物流发展趋势与对策(3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143663.html

    相关专题:职称英语论文发表 中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上一篇:当前林业经济管理论文
    下一篇:互联网下的金融产物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