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情分析与任务设计
采用“任务导向法”教学方法,充分的备课十分有必要。主要包括学情分析和任务设计。生物技术制药的教学对象是我校大三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基础课程,但是对生物技术基本原理掌握不牢固,因此在理解生物技术制药的生物技术原理方面存在缺陷。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从而失去学好这门课的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任务导向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和专注度,培养学生在以后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任务设计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岗位调研,将生物技术制药划分8大任务,包括基因工程制药、动物细胞工程制药、酶工程制药、发酵工程制药、抗体工程制药、疫苗制备、微生物转化制药,再将每个教学任务按教学目标分成各自的子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或多个小的任务。例如将基因工程制药的子任务分为目的基因获取任务、载体选择任务、重组DNA连接任务等,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二、任务导向式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
虽然“任务导向式”教学能够在“生物技术制药”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施任务导向式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组织。实施任务导向式教学主要分成4个阶段:1.提出任务。由任课老师根据生物技术制药的工艺过程,结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典型案例提出任务,同时设计模拟情境,提出相关思考题,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制定计划。任课教师深入研读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设想,做好“任务导向式”教学的计划。3.实施任务。学生在课堂上接到任务后,教师通过合适的手段指导学生正确地完成课堂任务,实施任务是“任务导向法”教学方法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指导过程中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学生的不同素质会导致在完成同样一个任务时产生不同的思索,出现不同的思路,导致任务方向偏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任务导向式”教学过程中掌握必须的规律性、灵活性。4.反馈评价。由班级同学对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互评和学生自评,同时教师作为评委,针对每个任务进行综合性评价,同时记录相应的过程性材料。
三、实施任务导向式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任务导向式”教学在“生物技术制药”的应用,能使学生从解决问题中产生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和成功感,使学习过程充满了创造感,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充满探索的行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任务,提高学生听课时的专注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把过去传统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演员,教师为导演”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主动讨论,积极思考和探索,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任务导向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前对课堂内容的预习十分必要,如果学生对新课内容完全不了解,就会导致任务无法顺利实施,不能顺应教师的引导开展思索,使任务导向式教学无法开展,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课程开始前,交待新课的内容中涉及的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课堂内容,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完成任务。对于少数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要单独耐心地解释和引导,使其能够参与到任务中,实现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任务导向式”教学法能满足高等学校教学层次性和实用性要求。新形势下,生物技术制药的任务导向教学法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任务导向式”教学法在“生物技术制药”课堂教学中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结合应用型的培养要求,教师创设任务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出的课堂任务自主地学习,并能在教师启发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努力求索、端正学习态度。
作者:刘召明 单位:齐鲁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