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随机抽取广东省某高职院校在校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300份,收回有效问卷3087份,有效回收率为93.5%。其中,男生1449人(46.9%),女生1638人(53.1%);学生干部1850人(59.9%),普通学生1237人(40.1%);获奖学金的学生858人(27.8%),未获奖学金的学生2229人(72.2%)。
2.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取分层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先根据各学院学生人数占学校总人数的比例按学院进行分层抽样,再依据各个学院内部宿舍名册为抽样框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根据课题研究目标的设计要求,参考该领域相关最新研究成果,自编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对宿舍满意度项目,包括“宿舍就像我的家”、“我喜欢我的室友”、“我的宿舍凝聚力很强”等项目。经检验α值为0.818,说明数据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也间接说明问卷调查数据真实可靠。
(2)统计法。样本收集并进行有效性筛选后,采用SPSS18.0计量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宿舍卫生清扫制度
由表1可知,在宿舍卫生清扫制度方面,“轮流值日”、“自己负责所属区域”、“总是个别人打扫”及“无人问津”,男生宿舍的比例分别为54.3%、17.4%、15%和13.3%,女生宿舍的比例分别为54.7%、21.9%、12.9%和10.5%。可见,学生宿舍比较流行轮流值日制度和自己负责所属领域两种卫生打扫方式,并且在实际运行中,按星期几以日为单位或按周以星期为单位轮流的值日制度占学生卫生清扫制度的主流。值得注意的是,宿舍存在“总是个别人打扫”或“无人问津”的现象,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作风慵懒、自理能力差,这与当今大学生普遍为“90后”缺乏自我照顾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另外,以性别为分类变量,对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的卫生清扫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经曼-惠特尼U检验,显著性系数为0.165,说明女生宿舍和男生宿舍并没有显著差异。这有别于人们普遍认为女孩子比男孩子喜欢干净,宿舍卫生方面女生优于男生的认识。
2.宿舍水电费支付制度由
表2可知,在宿舍水电费支付制度方面,“差别支付”、“平均支付”及“其他方式”,男生宿舍的比例分别为6%、90.8%和3.2%,女生宿舍的比例分别为5.3%、91.9%和2.8%。可见,学生宿舍水电费支付的主要方式是平均支付制度,这种平均支付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除由于支付不均产生的宿舍矛盾,但一味的实行无差别化的宿舍水电费支付制度,容易导致过度使用水电,造成能源浪费。宿舍成员发现自己无论用多用少,支付费用均摊,从“经济人”的角度分析,学生就会倾向于多用水电。另外,以性别为分类变量,对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水电费支付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经曼-惠特尼U检验,显著性系数为0.74,说明女生宿舍和男生宿舍并没有显著差异。
3.宿舍潜规则
据调查,在宿舍潜规则方面,学生认为,宿舍内部存在一定程度潜规则的有1212人,占39.3%;宿舍内部不存在任何形式潜规则的有1875人,占60.7%。可见,学生宿舍环境中存在潜规则且所占比例较高。宿舍潜规则的存在必然会对学生宿舍成员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束缚力。从正面看,宿舍潜规则可促使宿舍成员共同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产生共同的宿舍行为,为良好宿风的建设产生正向的推动力和向心力;从负面看,宿舍潜规则客观上对于一致行为的要求又会对宿舍成员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束缚,特别是对于本身对宿舍潜规则有异议而又不敢或不愿表达自己心声的学生而言,会在客观上影响学生对宿舍生活的满意度,进而激发宿舍矛盾。另外,潜规则形成包括共同约定、宿舍老大倡导、仿效其他宿舍及其他四个方面。由宿舍成员“共同约定”的占53.6%,“宿舍老大倡导”形成的占14.3%,“仿效其他宿舍”形成的占13.5%(见表3)。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宿舍潜规则并不是宿舍成员共同协商约定的结果,而只是部分宿舍成员意愿的表达,对于这种剥夺部分宿舍成员权益而形成的“公共制度”,只会影响宿舍文化的有序建立和良性发展。
4.宿舍矛盾处理
据调查,在宿舍矛盾出现方面,学生认为经常出现矛盾的占4.4%,偶尔出现矛盾的占21.8%,很少出现矛盾的占44.6%,不出现矛盾的占29.2%。这说明大多数宿舍成员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几乎都不出现宿舍矛盾的所占比例接近30%。但不能忽略的是,有4.4%的学生认为宿舍会经常出现矛盾,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应要对此类型的学生宿舍给予高度重视。在宿舍矛盾解决方式上,“矛盾双方协商解决”的占45.62%,“宿舍其他成员帮助沟通解决”的占91.44%,“向老师寻求帮助”的占7.87%,“顺其自然或其他方式”的占52.45%(见表4)。可见,在宿舍内部成员出现矛盾冲突时,大部分宿舍成员会在自身努力或向宿舍其他成员和老师寻求帮助的情况下解决矛盾,当然仍有部分宿舍成员采取消极应对的方式,不积极干预处理。
5.学校规章制度据调查,在学校规章制度方面,学生认为,都一定程度违反过的占6.1%,个别成员违反过的占30%,没有违反过的占63.9%。在充分了解高校现行公寓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宿舍管理制度进行划分,涉及进出宿舍楼管理、晚上熄灯、晚上门禁等12个方面。在宿舍管理制度方面,学生对晚归晚熄灯和水电费的管理尤为不满,即对“晚上11点强制熄灯”、“水电费管理”和“晚上11点半宿舍楼门禁”不满意的分别占36.5%、35.3%和34.2%,依次为“宿舍电器管理”和“网络管理”(见表5)。学生对水电费管理的不满主要是因为学校实行水电费补贴制度,但由于夏天学生用电用水的需求量增加,补贴的水电额度不能满足学生的正常需求。此外,宿舍管理人员不定期对宿舍电器进行抽查,并将不符合要求的电器没收处理,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学生的不满。
三、建议与措施
1.规范宿舍制度建设
规范宿舍管理制度,应融入弹性机制,实行人性化管理。条例规章制定之前要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既要征询学校各职能部门、后勤管理部门的意见,也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反馈。学生普遍对学校晚归晚熄灯的管理有较大的意见。有学生反应在期末考试期间需要复习备考,而这个时候强令学生要按时熄灯就缺乏一定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公寓管理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对通电时长进行弹性管理。如在学生期末考试期间适当延长通电时间,在非考试期间适当缩短通电时间,既可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也可适度节约能源。另外,对水电费的补贴制度实行差异化的补贴政策,在夏天用水用电量大的时候适当增加补贴额度,而秋冬用水用电量下降的时候适当降低补贴额度,这样在促进学生勤俭节约的同时,也可使学生养成事先规划、合理分配的好习惯。
2.鼓励教师融入宿舍管理
在大学里受益最大、成长最快、生活最愉快的学生的共有体会是,在大学里学会了如何安排时间、能更多地接触教师尤其是好教师及学会如何与其他同学相处。随着高校宿舍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宿舍基本成为学生个人的私人领地,公寓管理人员更多地执行服务职能而非教育管理职能。虽然《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曾要求高校选派足够数量的辅导员进驻学生宿舍与学生同住,以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合理解决学生问题,但相当数量的高校中,辅导员进驻宿舍制度已然成为一纸空文,仍然面临着各种阻力与困难。这客观上要求高校要继续深入贯彻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选派辅导员队伍进驻学生宿舍,零距离解决学生问题。当然,高校也要为进驻学生宿舍的教师提供足够的物质保证,使教师乐于工作、善于工作,并在年终考核或绩效分配方面适当倾斜。同时,还可选派部分教师对外交流学习宿舍管理相关经验。
3.践行书院制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大学生宿舍分配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传统的住宿模式,即学校在大学生报到之前按照自然班级分好宿舍,同一宿舍的成员来自于相同专业的同一个班级。二是混合住宿模式,即学校按学院或系部事先划分好宿舍楼或楼层区域,对报到新生实行先到先得的宿舍分配策略。三是以复旦大学志德学院、西安交大文治学院及汕头大学至诚学院为代表的书院制管理模式,彻底打破学院专业及年级的限制,将宿舍楼变成一个大社区、大家庭。相对于传统住宿模式和混合住宿而言,书院制管理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人文关怀,其实质是一种学生住宿社区管理模式,是对我国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有效补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可尝试书院制管理模式。书院制管理模式可为师生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平台,学生在课堂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宿舍环境中也可得到有效的解决;当宿舍出现矛盾时学生可第一时间得到教师的有效介入和干预。当然,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不一定所有的高职院校都能采取书院制管理模式,这就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学生对宿舍文化的多元化需求,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进而提高整体宿舍管理水平和学生对于校园生活的满意度。
4.构建和谐校园
根据群体动力理论,任何个人都有群体归属感,都不愿意被他所属的群体所厌弃。想要改变一个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最好的办法是从改变他所生活的这个群体入手,反之亦然。加强高职院校宿舍管理制度建设的关键是,调动每一位宿舍成员的积极性,并建设更加积极和谐的外部环境。只有生活在一个积极团结向上的大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遵循规章制度;营造高职院校讲文明、讲卫生,注意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的客观环境,才能敦促每位学生遵守关于卫生清扫的各项规定,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表现为组成校园各要素之间的和谐,而不仅限于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等。高职院校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从大范围搭建和谐民主的交流平台,形成良好自由交流风气,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学生活动,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二是要积极举办各类学生喜闻乐见、健康有品位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流、学会包容,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完善品格,提升素质。只有努力营造和谐校园的外部环境,宿舍文化的制度建设才有根基。
作者:谢兆岗 回俊青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