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观念更为多样、多变,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受到更多影响
高职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生理发育已相对成熟,但心理上却往往还未“断奶”。由于脱离原生家庭不久,社会阅历有限,多数学生的思想意识处于发展定型过程中,对人生价值的评价和选择通常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可变性,尚未真正形成成熟的世界观。[1]例如,转型期中国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等发生着由宏观到微观、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全球化进程带来了多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打造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平台,为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形态的传播畅通了渠道等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学生尚未定型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进而影响到求学观、就业观、择偶观等与高职学生成长发展关系密切的具体问题。[2]
二、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学习能力强、富有创造力,但理性思维不够
当前,高职学生中的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自信、张扬的个性。数字化的成长环境,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更丰富、更便捷的信息消费使得他们思维灵活、创造力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思潮不断涌入,各种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在宽松的信息环境中,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培养了反思精神与批判意识,而不愿听从权威或轻易从众。[1]然而,由于这一阶段的在校高职学生尚未形成稳定成熟的价值观,尽管有了更多自主发现与思考的空间,但在认识和判断上往往有一定偏差。例如,学生们普遍关注时事,参与热情也比较高,但政治辨别能力有限,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深层次社会矛盾的认识和判断受到一定局限,因此在社会参与尤其是政治参与时容易受到激发,比较情绪化。[2]
三、学习、娱乐、交往等方式全面数字化,具有一定的新媒介素养,但有待正确引导
对于“90”后高职学生而言,网络、手机等新媒介产品无疑已成为生活必需品,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高职学生群体所在的年龄段在中国网民中占有极高比重,从其时间投入和依赖程度以及影响的广度与深度来看,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在校高职学生生活中的关键词,既是他们学习、生活的日常工具,也是他们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彰显个性的广阔平台。[3]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在校学生对新媒体的高度依赖衍生出不少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一方面,丰富的信息渠道构建的“拟态环境”为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青年一代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多样、便捷的信息渠道,造就了他们更加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和多元化的价值选择;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中思想观念、道德取向的纷繁芜杂,也使高职学生面临不少困惑和冲突感,对于正处社会化发展阶段的学生而言,一定程度上诱发了迷茫、迷失的心理趋向,特别是诸多“网络依赖”引发的负面影响引人深思。[3]
四、结合青年学生思想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青年学生思想特点,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在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构筑坚固的精神支柱,进而培养他们理性思考、核实甄别正确信息的能力。[4]同时,为提高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效果,应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在理论讲授的同时,辅以更多互动交流,特别是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和时效性的优势,设置相关网站专题并运用高职学生习惯的移动服务和社交网络方式(如开设微博党课、微信讨论群),以更加生动、多样化的方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增强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五、运用新媒体技术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在新媒体时代,教育工作者也应进一步研究知识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新媒体技术及相关应用的认知和把握,并结合教学目的和需要,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尝试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渠道向媒介融合路径转变。[2]无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专业课程的讲授中,都应结合专业实际,打破传统教育方式的时空限制,探索适应学生需求的多媒体讲授方式,通过微博、博客等学术平台与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互动,打造知识、信息、互动的多渠道传播合力。
六、结合专业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思维,促进能力的提高
针对青年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认知能力强等特点,为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内容上应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专业实践,组织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课程实践、社会实践,指导毕业论文等入手,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机融合。[3]通过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能够使高职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积累实践经验,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作者:张浩 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