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化的前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推进,我们很容易就能了解到世界各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食品安全、疾病传播、物种灭绝、大气污染等等,人们自然而然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防止自然环境加速恶化,改善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成为了当代人最忧虑的问题。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无一例外有很多公共艺术品,占主导地位的是雕塑,装置,绘画,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综合生态环境性的、多学科性的、公共性的形式,面对一个城市生活的群体,对文化的积累和对当代人心理调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所带来的文化环境中所弥散出的生态特征正是对当代的生存困惑的最好解答,而且出自文化而产生的疾病也必然最好是用文化的手段来治愈。如何处理好欲望和生存的矛盾,如何在公共艺术中带给公众积极的生态观念的思考就必然成为我们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西蒙•斯塔林的作品
英国艺术家西蒙•斯塔林可以说是艺术生态化的标杆,2005年的作品《篷船篷》获得了当年英国的特纳奖,他的作品表达了历史与生态环境。斯塔林将一座纯木板建造的破旧小木屋完整的拆卸,然后用这些木板建造了一艘小木船,他亲自划着船带着剩下的木板沿着莱茵河畔往下,一直划到瑞士巴塞尔美术馆,最后把木船拆了再恢复成原来的破旧小木屋展示给观众。作品表达了一艘能够自给自足生活的穿行驶在现代的环境中,而并不破坏环境。如何摆脱在遭受破坏的环境来重新建立新的更好的生存环境。在美国同样有一些艺术家和生物学家寻求建造封闭的生态环境系统,一旦地球由于工业污染而破坏就可以在这样的生态系统生存。这样的想法于《篷船篷》作品的表达有相同之处。还有件作品是一个大透明框架里放着一台改装过的自行车和一张漂亮的仙人掌水彩画,这件艺术品的制作过程让人非常惊讶。原来在2004年,斯塔林骑着这辆自行车横穿了一个大沙漠,而这车上安装了一个氢气瓶,能在骑行过程中收集空气中的氧气,氢氧结合就产生了水。然后回到工作室用这些在自然界采集的水来画这幅水彩画。整段进程是一段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完美故事。2006年斯塔林将亨利•摩尔的《手持盾牌的战士》的复制品放入了多伦多的某处湖水中。两年后再打捞上来,只见雕塑上爬满了斑马贝———一种来自黑海的繁殖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的外来生物,这种贝类对加拿大造成了物种失衡等严重的生态问题。类似的作品还有《拯救杜鹃花》,斯塔林将杜鹃花,这种在南西班牙被视为野草的物种归还到它的原发地苏格兰。为了防止杜鹃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唯一根治它的方法只有将它连根拔起。为此,斯塔林决定用一辆红色的沃尔沃将其运输回老家苏格兰。运输过程被录像记录。这样的作品即是对社会问题的隐喻,又关注了生态问题。
3西蒙•斯塔林的意义
西蒙•斯塔林的作品注重社会、经济、环境等的融合,并积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总体看来生态艺术创作有助于开发社会资源,增加人们了解建筑、环境、人文地理以及历史等内容,从而达到环境教育的目标。“创作理念是一种思想方法的物理演示,更看重创造作品的过程而非美学上的意义。”斯塔林如是说。的确,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有一个诗意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总是从社会、人和自然之间展开,作品的概念和意义在这些故事里娓娓道来。他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尽其所能,绘画、雕塑、装置、录像、行为等等,但作品流露出的对现代人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的极大关注,才是他作为一个当代的艺术家所诠释的重要主题,这也是当代艺术家区别于传统艺术家最重要的部分,会是未来艺术的趋势。且最吸引我的一点是,虽然西蒙•斯塔林作品归类为观念艺术,但还带有一种超越观念艺术的特质来自于某种非知识论的淀积。虽然西蒙•斯塔林作品背后或多或少会有知识论的层次支撑,但作品形塑出的趣味与诗性却是很容易捉摸的。虽然无法用言语去诠释这份抽象的美丽,也许不必去诠释,但我认为这是作品自然显现的强大能量,整个事件自然而然散发出的一种气质。
4生态艺术发展的趋势及对策
如今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质的转变,人对自然的干扰加剧而造成的种种危机,表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正在使生态环境发生于退化。人类应该审视自己的行为,认识到由于人类的破坏或缺乏长远的规划而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并急需采取相应的措施。生态艺术作为促进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思考与认识的有效手段之一,有助于大众的环境教育。我认为生态艺术创作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重视相关交叉学科的作用;②创作核心要遵循自然规律;③创造高质量的有地域性和时代感的公共艺术作品;④加强大众对于生态艺术的认识。
5结束语
生态艺术是以艺术作品为媒介,将文化、人类价值观和世界观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将人类活动对环境演变的影响导入正向的良性循环,其最终目的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虽然生态艺术的美学功能以及环境教育功能等被大多数人所认识,但理论探索与实践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如何更好的进行生态艺术创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十分繁重的任务,有待澄清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国的生态艺术作品创作还需做更大的努力。
作者:柳一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