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讲解内容专题化
新课标要求我们废弃传统的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不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课堂,重新审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大部分教师理解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展现的地方,成为学生个性释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乐园。我们现在的课堂比起以前,学生活动多了,但是旧的上课思维没有改变,还是将全部课程讲解完毕后习题,我个人认为这种讲课方式,学生接受起来还是有些问题。这样的讲解,学生必须每一步都明白,否则即使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参与了,但是如果遇到概念还没讲清,就讲例题,会导致例题也不懂,例题不懂,习题做得更不会太好。有的教师上完课后感觉很不顺畅,学生题做得不够准确,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有的教师把问题都归结给学生,认为学生理解能力差。我觉得还是应该我们教师做一次反思,能不能将上课思路改变为:教学内容专题化。也就是把每一个教学内容都作为一个专题讲解,每一个专题都体现我们的三维目标。比如,“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我们教师的一贯做法是讲定理—例题—练习,但是我们是不是这样专题化讲解更好呢:专题1探究—得定理—几何语言讲解定理—习题巩固;专题2例题讲解,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纠正错误;专题3巩固练习。
二、课堂讲解趣味化
新课标强调数学情境化,要求教师利用一些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创设一种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情境,使学生的大脑处在最活跃的思维状态,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敏锐地探索,从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及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先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张厚度为0.05毫米且足够大的纸对折二十五次后大约有多高?”当学生讨论未果后教师说:“学了今天的内容,你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把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吸收,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家庭作业布置细致化
现在我们的很多教师都已接近40岁,由于教课教了10多年,觉得再备课没必要,都是利用经验上课。讲完课看看课后习题就留作业,多数非常盲目,一点目的性没有,虽然注意了国家减负规定,量是减了,质呢?就不敢说了,这样只能治标不治本。我们布置的作业应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又能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我们应做到:
(一)布置作业要精心设计,有创造性
布置作业时我们要避免机械地死记硬背,大量地练习,大量地抄概念。作业内容要新鲜、有趣,少而精,要有典型性、代表性,这样学生对作业才能感兴趣,才能很好地反馈学生对当天所学内容的掌握,才能达到激发学生爱做作业,自觉主动完成作业,他们做完后还有意犹未尽的效果。如在讲完“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实验游戏为作业,以学校为坐标原点,测量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然后再到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将实际问题带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再如,讲解“特殊四边形”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寻找四边形,并用小学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然后在课堂上讲解举例,这样不仅把小学到初中的知识进行了顺利过渡,让学生了解到初中只不过是在小学已学过内容基础上加深而已,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有层次感
现在我们的学生尤其到了八、九年级,两极分化极为严重,再像平时那样布置作业,就会出现差生抄作业,完不成作业现象,还会导致让教师很不满意、失望,甚至有的教师还会去责骂、挖苦学生。新课程标准规定: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体现科学的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我们要解决这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就要对作业布置做出调整,做出科学地分层布置作业,“必做题、选做题、自主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尤其是自主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量力而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视野,还激发了所有学生的探索欲望,让他们感觉作业不是负担,而是乐趣。以上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三点看法,课堂教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懈地努力,不断地探究教学艺术的新境界。我们的课改一定能使我教师享受课堂教学成功的喜悦,使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使我们的教育蒸蒸日上。
作者:刘玉玲 单位:河北省昌黎县新集镇槐李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