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学校礼仪教育缺失原因研究

一、引言

还记得20多年前77名日本孩子和30名中国孩子在内蒙古草原上举行的那次夏令营活动吗?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支持,到底;野炊时中国孩子什么也不会干,却吃得理所当然,日本孩子却自己动手做饭菜;野炊结束,中国孩子垃圾扔满地,视若无睹,日本孩子却把垃圾用塑料袋装好带走;行走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百灵鸟蛋,中国孩子一路走一路踩,日本孩子却用小木棍把鸟蛋围起来。言为心声,形为内现,礼仪的丧失,是家庭之痛、教育之痛、社会之痛。20多年过去了,现在,孩子的礼仪教育又是怎样的状况呢?大家心中一定也有答案。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内心越来越冷漠,越来越不懂感恩,越来越不懂谦让……,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二、礼仪教育缺失之原因分析

(一)学校追求高分效应,漠视礼仪教育

一所学校的好与坏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我们知道应该是看这所学校的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即是否完成了培养“完善的人”的目标,但现实之中,家长、社会各界看重的并不是这一点,因为考好校学要靠高分数,要找好工作要靠高学历。在这种需求的夹缝中,学校只好选择遵从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需求来求得自身的生存。所以学校礼仪教育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学生礼仪行为的养成,因缺少科学直观的评价以及投入与成效的不符,很多时候依然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即便有一些校领导心里知道礼仪教育对学生成长,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逐步采取相应措施。但到普通教师这一层面,积极性依旧不高,腹谤者依然不少。当学校与教师从骨子里漠视礼仪教育之后,为了应付行政命令而实施的礼仪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二)“四二一”家庭结构模式,摒弃礼仪教育

现在的家庭“四二一”结构模式,让一些孩子成为了家庭生活的中心,孩子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父母的呵护下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爱的漩涡中,自我意识不断膨胀,礼仪意识无从树立。而家长们一味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对的”,在孩子与同伴发生矛盾时,总是极力维护自己的孩子,不让自己的孩子吃半点“亏”。家长的这些行为让学校教育也变得小心翼翼,对于孩子一些行为上的错误,老师在批评与不批评的矛盾中挣扎着,因为万一尺度没有拿捏好就有可能惹来家长的投诉。另外,一些家长的思想意识深处还是存在着高分致胜的想法,他们认为礼仪教育是细枝末节,高分才是王道,成绩好=能力好=工作好=生活好=……在这样的理念意识之中,我们怎么能强求我们的孩子懂礼有节。

(三)社会道德缺失个例,扭曲礼仪教育

多元的社会价值体系或多或少地侵蚀着孩子们纯真的心灵,影响小学生的礼仪观念。[1]如“老人倒地扶不扶”已从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法律问题被解构成笑话,在青少年中大肆流行。有一个笑话就是这么说的:今天下大雪,刚才出门见一大爷摔倒了,我过去问道:大爷,我一月工资不到2000块钱,能扶您起来么?大爷:小伙子,你走吧,我再等一会儿。我:好勒!天气虽冷,大爷的话却是暖暖的,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另外,现实生活中忽视道德底线的影视作品及图书也对孩子的礼仪意识产生着消极的影响。孩子们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往往体会不到作品中积极的,正面的能量,而对里面的一些消极的、反面的内容却更觉得刺激,甚至似是而非地模仿了。那么在这种礼仪教育的背景下,学校礼仪教育该做些什么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入手。

三、礼仪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一)行动引领,把礼仪教育落到实处

学校要转变意识,树立正确的育人目标。教育的过程是培养“人”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目标礼仪教育不可或缺。1.要经常性地、踏实地开展活动,如坚持利用每周一的机会,总结各班开展活动情况,表彰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用身边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孩子们。利用思想品德课和课前谈话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2.要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创设一定的情境,在情境中进行礼仪训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如利用每星期班队课时间,让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礼仪情景剧,孩子们在编、演、观之中,接受了礼仪教育,明白了在什么情境之中我应该有怎样的礼仪行为,懂得了礼仪接受方的心理感受。

(二)心理学助力,让礼仪教育有的放矢

根据儿童心理做活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训练工作,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尝试:1.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话都道出了教师作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者,其自身的言行对学生的极大影响。上课时,教师应坚持行鞠躬礼向学生问好;平时,学生向老师问好,老师也应认真回礼;碰到学生为老师做了事情后,老师要主动说:“谢谢!”;如果老师做错了,能真诚地说声:“对不起”。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学生在行为实践中的榜样影响,除教师外还有同学,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2]对孩子们来说,同伴的榜样力量更为强大。教师可根据他们爱表扬、具有向上心理这一心理特点,坚持正面教育,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其他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同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哪怕有了一丝一点的进步,教师都要予以肯定,用肯定来巩固进步。2.建立礼仪学习共同体。把不同程度的孩子置于一个学习共同体中,孩子之间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互学模式。同时,强调集体荣誉,讲求个人奉献,按照这样的方式,可以把全班分成位子相对固定的若干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则制定学习或者实践任务,由共同体成员共同完成,并相应获取分数。如出一期文明礼仪手抄报或者排演一出课本剧等等。每一星期,每一个月,每一个学期均有相应的荣誉评比。这样,为了集体的荣誉,每一个成员势必全力以赴。同时,若有行为不达标的学生,共同体内的其他学生为了自己整个集体的荣誉,势必竭尽全力来帮助他,最后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三)校园文化推动,使礼仪教育溢满校园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发挥其积极作用。1.做好礼仪文化的宣传工作。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文化墙乃至教室,办公室的布置,营造浓郁的礼仪氛围,潜移默化中向学生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如办公室、教室的布置,要有一定的文明礼仪方面的内容,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定期出关于文明礼仪的内容。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以“礼仪教育”为主线,根据学校内外出现的情况,每周讲话有明确的主题,内容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最好能选取学生中发生的例子展开来讲,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2.搞好校园礼仪文化活动。[3]做好校园礼仪教育软环境的建设和营造工作,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自身的审美情趣。如通过开展“美化校园,整洁你我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劳动过程中,明白自已的努力可以为他人带来美好的享受,明白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珍惜。通过张贴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向名人学习,学习他们高尚的情操和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学唱校歌,领悟校歌中蕴含的学校的精神和对学生的殷殷希望,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绘制围墙壁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校园文化不会发出声音,但时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3.抓好学校各“节”,礼仪教育嵌入环节。如在学校的“艺术节”中,学生沉浸在音乐的优美旋律中,沉浸在翩翩的舞姿中,沉浸在美术作品的五彩缤纷中,会获得美的享受,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在体育节中,学生会对“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真正内涵。在“读书节”中,学生们更是与大量名人贤者面对面对话,汲取精神上的营养,获得思想上的提升。

(四)整合教育资源,让礼仪教育走出校门

1.学校礼仪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家校要多沟通,形成合力。利用家访,家长会等形式,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同时,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教师或者学校邀请的教育专家则要多向家长传授一些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断提升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家校形成合力而不是反作用力。2.充分挖掘校外的教育资源。学校要取得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机构开展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如组织学生走入工厂,田间,感受劳动者劳动的辛苦与不易,增强学生节约意识。总之,学校礼仪教育可以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种细节之中,具体方法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要记住:教育的责任在于教孩子“善”,或在孩子心里种下“善”的种子,高分的学生不等于高质的“人”。要培养高质的“人”,礼仪教育必不可少。

作者:黄春芬 单位: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教育办公室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学校礼仪教育缺失原因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102362.html

    相关专题: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新农村建设规划


    上一篇:探微独立学院组织文化独特性
    下一篇:强化项目管理水平的思考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