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立学院组织文化的独特性
就办学体制而言,独立学院本质上是利用公办院校教育科研资源,按市场化要求进行运作的一种新型民办高校。因此在组织文化建设方面,与公办院校相比,独立学院更具有面向市场的灵活性;与民办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却又多了行政色彩。就办学层次而言,独立学院在招生录取上一般处于本科第三批次,与本一本二院校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又受到高职高专的挤压,处于生存与发展的夹缝之间。在组织文化方面,独立学院有着更强的生存压力和紧迫感,更强调教育教学质量、专业特色和办学效益。就办学类型而言,高等院校一般分为科研型、科研教学型和教学型,与之对应的是理论创新型、技术创新型和技术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一般定位为教学型,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高专院校有一定的重合与冲突。总而言之,由于独立学院发展历史短、变化快、模式多,其组织文化在价值导向、办学理念、组织要素、制度建设、管理结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独特性,同时也面临众多矛盾与冲突。
1.价值导向:公益性和营利性冲突
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教育法》明文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但是为了鼓励我国社会资本向教育领域投资,《民办教育促进法》肯定了出资人可以获得合理回报的权利,教育部26号令也同样肯定了投资人的合理回报。有些独立学院的举办方每年要从学校提取20%左右的费用,这也是投资人举办独立学院的动力所在。作为独立的成本核算实体,独立学院缺乏公共财政支持,资金来源多数为个人出资、企业投资、银行贷款和学费收入,经常面临成本压力和投资风险。有研究表明,一个民办学校或者独立学院,单就办学基本经费一项,只有在校生人数达到1.1万以上的时候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低于6000人学校就会开始赔钱,在校生人数如果低于5000人,学校就会陷入财务危机,难以维系[3]。这些成本因素也决定了独立学院不可能像公立院校那样单纯追求公益性。经营成本过大与快速回收投资的压力,使独立学院举办各方难免可能会产生短期行为。高等教育是一项投资周期长的基础性工程,只有涌现出一批真正热心高等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实干家,以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开创百年伟业,才能保证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
2.办学理念:市场化与社会化并存
“民、独、优”是独立学院发展的根本特性。独立学院一般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面向市场、崇尚应用、服务地方。与公立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勇于走出“象牙塔”,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招生就业等都更加注重学生、家长与社会的需求,注重市场的变化,强化主动服务意识;第二,积极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探索;第三,积极进行市场调查,找准自身的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开设特色专业或特色专业方向,选择适宜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第四,积极适应国际化办学的趋势,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推行“3+1”或“2+2”等学分互认模式,与港澳台、国外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化办学。通过国际化的开放办学,独立学院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增强了办学的综合实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追求市场导向与经济效益的时候,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在招生方面,除了个别院校外,绝大部分独立学院在三本层次录取新生,从而充当了本科教育中拾遗补缺的角色。从短期看,有助于独立学院稳打稳扎、占领招生市场;但从长期看,如果缺乏优质的生源,势必影响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再比如,有一些独立学院为了追求利润,在招生方面不顾自身条件,尤其是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扩招,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从严把关,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还有的独立学院虽然提出特色办学,但由于发展基础与自身实力的制约,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特色发展进度十分缓慢。
3.组织要素:效率性与流动性对立
第一,机构精简。由于独立学院存在着较高的生存压力,与公办院校相比,独立学院机构设置普遍奉行精简、高效、灵活的原则,人员的聘任也采取精简化、兼职化倾向。第二,队伍建设。作为新兴高校,多数独立学院在发展初期没有自己独立的师资队伍,基本上靠母体学校教师兼职或外聘社会退休人员。目前,各个独立学院逐渐建立了自有的师资队伍,但是和老牌院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在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以独立学院自身现状和所能提供的发展空间来看,吸引大批高水平教师仍然任重而道远,在短期内难以形成一些有分量的教学科研团队。第三,组织认同。从总体上看,独立学院组织要素流动性强、稳定性差,这一特点相对于公立院校要显著得多。有的独立学院过分强调合同管理,教职员工与学校之间是简单的雇员-雇主关系,缺乏人性化管理。有的独立学院教师已经成为纯粹的“教书机器”,学校没有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科研环境,教师的继续深造和培训教育则成为他们个人的私事,教师的事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独立学院教师待遇低、社会保障措施差、缺乏发展平台与空间,这些因素使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不稳定感,他们将独立学院作为求职的无奈之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求其他出路。总体上看,独立学院教师对组织的认同感不深,组织归属感不强。
4.制度建设:模仿与创新纠结
由于大多数独立学院尚处于创业之初,所以制度建设普遍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法规层面,国家对独立学院的政策尚未完全稳定,独立学院是个新生事物,有些宏观层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和创新;二是国家已有的一些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应有的落实,依法治校、民主治校进程迟缓,其中不乏因为利益因素导致的等待与观望;三是董事会制度建设方面,法人财产权还未全面落实,资产过户速度十分缓慢,独立学院的独立办学主体地位还未完全确立,校长负责制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四是内部制度方面,各项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无法适应独立学院的需要。一些独立学院简单移植和照搬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规章制度,甚至有些学校借鉴企业做法,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一夜之间颁布几百条规章制度,既不科学,也不适用;五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顺,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清,越位与缺位现象同在,有事无人干和有人无事干并存。
5.管理结构:行政权与学术权摩擦
行政权和学术权是存在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两大权力模式,行政权与学术权的分离,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特征。在各个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中,行政权大于学术权的现象司空见惯。一方面,由于现代大学的规模及复杂性、大学面临的一系列特殊问题以及作为最重要因素的变化速度加快,这些都使得集中管理以采取快速、决断的行动成为必要[4]。由于大多数独立学院法人财产权没有落实到位,因此校长治校也难以落实到位,校长往往面临两个甚至多个“婆婆”的约束,行动处处受到掣肘。行政权过大又表现为投资方权力过大。另一方面,由于独立学院是新兴院校,师资队伍由大批年轻教师组成,力量相对薄弱,年轻教师还处于学术的积累期,在管理上缺少发言权,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部分教师宁可三缄其口。
6.人才培养:规范化与个性化的矛盾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基本完成了规模扩张,进入规范发展时期,追求制度化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独立学院的一个共同特点。有的独立学院提出以质量求生存的口号,狠抓教育教学管理,有的独立学院由母体学校来协助监控办学质量。但也有的独立学院对大学管理缺乏经验,单纯追求统一性,忽视教育的内在规律,尤其是忽视学生成长成才的个性化特点。有的院校甚至用企业的标准来规定学生培养的目标,试图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培养出统一规格的学生。还有些独立学院片面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忽视人文和科学素质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沦为单纯的技术“民工”培养。在校风建设方面,大多数独立学院在此狠下气力,也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仍有很多方面亟待加强。比如教风建设方面,有些教师主人翁责任感缺失,对学生要求不严,甚至包庇迁就学生,师德建设亟待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认为在独立学院求学低人一等;部分学生存在着混日子和混文凭心理,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风不正。
二、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促进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
独立学院近年来的蓬勃发展虽然是新生事物,但其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仍然是遵循现代教育规律,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营造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追求卓越的氛围。根据独立学院发展特点与组织文化建设现状,应该从营造制度环境、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凝聚力等方面下功夫。
1.破除障碍,营造独立学院成长的良好制度性环境
首先,国家要稳定政策,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视野出发,坚持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将独立学院的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来对待,对独立学院的发展部署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其次,保持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平衡。要用制度进行约束,使投资人将独立学院真正作为一项终身的事业来做,保证独立学院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再次,国家要坚持机会平等、公平竞争的方针,在招生政策、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对独立学院予以适当的扶持,拓宽独立学院的生存空间。
2.提高认识,切实加大独立学院组织文化建设的力度
第一,培育崇尚学术的核心价值观。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而学术性是大学组织文化存在的根本所在。要从深层文化方面构建独立学院组织文化的内核,提炼核心价值观,并驱使所有的师生员工去追求大学的价值目标。第二,调整独立学院内部组织结构,不断推动去行政化,回归大学组织文化本质。大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学术共同体,要突出学术权力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大学的行政系统不仅不能干预学术发展,相反要为学术发展服务,促进学术自由环境的形成。要推行董事会体制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倡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科学管理。第三,创新制度文化。独立学院要注意借鉴、学习和传承其他高校,尤其是母体学校的制度,同时根据自身实际加以创新,形成适合自己发展的制度文化。
3.强化认同,提高独立学院组织文化的凝聚力
第一,增强教职员工的归属感。多管齐下,除了用待遇留人外,还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更重要的是打造多个教学科研平台,为教师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他们才有可能在教育报国、科研报国的社会使命感召唤下走到一起来。第二,加强校风建设。多途径鼓励学生参加考研、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取得的成绩,调节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广大学生的自信心,塑造健全的人格。第三,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宣传。同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的优秀表现和毕业以后在社会所取得的成就,提高学校对生源的吸引力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
作者:罗兆麟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
相关专题:特种金属功能材料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