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财政科研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综述

一、财政科研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财政科研项目支出(以下简称“科研项目”)是为了完成特定的科研任务或科研事业发展目标,财政预算专项安排的支出。科研项目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合理设定项目绩效目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支出情况的效益性、效率性和经济性及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判与调整,对项目支出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最终通过考评结果为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管理和项目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全过程管理。可见,财政科研项目支出的绩效管理既不同于传统的结题验收、也不同于一般的财务检查,更强调投入产出的全过程管理。从推进传统预算向绩效预算转变的角度看,科研项目绩效管理具有以下特征:1.科研项目资金投入对象和方式多元化。财政科研项目支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按照政府收支功能分类中“科学技术”类下的全部项目支出。按投入对象的主体分,既包括直接的科研项目,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也包括以人为支持对象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支出,还包括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支出、如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以及野外台站的运行支出;按创新类别分,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从资金投入方式上看,既包括前补助也包括后补助,既包括全额资助也包括单位匹配等不同方式。2.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多维度、全方位。基于财政科研项目多样化的投入对象,不同的科研项目产出和成果的形式是不同的,因此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定也应多维度、全方位。既可以按照投入主体设定,也可以按照创新类别设定。财政科研项目指标设计上应突出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咨询建议、科研服务的数量及质量、科研成果的国内国际地位以产生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等。不同维度、不同类别的指标赋予不同权重的考评分值。3.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方式、标准等错综复杂。首先,科研活动本身是一项公共行为,单一的量化的绩效标准或评价方式,必然不能准确反映公共行为的综合运行情况。其次,有的科研活动效益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的。如对人的支持,往往要经过长期历练和经验积累才能真正发挥其潜能;科研设施建设周期较长,其运行更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因此部分科研项目效益与预算周期不匹配。最后,科研项目具有不确定性,科研试验失败是正常现象,不能简单的认为失败了的试验是没有价值、无效的。再者,科研活动的根本在于创新、突破和引领前沿。因此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标准不能仅局限于历史、同行或者计划标准。

二、财政科研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现状

我国自2003年推行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以来,在摸索中不断前行,通过十几年的不断积累,在科研项目支出绩效管理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绩效管理取得的成绩(1)注重顶层设计,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国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顶层制度设计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以《预算法》为龙头、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为路线图、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为操作指南、以《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为抓手的制度体系,加强了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全过程指导。财政部教科文司在2005年就印发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指导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评价工作。各个科研部门也相应完善了自身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如中科院在2009年就制定了《中国科学院财政资金项目绩效考评实施办法(试行)》;十二五期间,更是推进实施了《重大产出导向的资源配置体系》,将资源配置和研究所评估紧密结合。(2)绩效理念深化,绩效管理范围不断扩大。纳入绩效管理的资金规模是绩效管理推进程度的重要体现。2013年,中央部门“二上”预算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达到1182个,涉及资金约70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95%。[1]基本实现了“横到边、总到底”的全方位覆盖计划。在财政部的不断推动下,2015年,全部项目支出都要随同部门预算填报绩效目标,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资金已经达到100%。随着三年滚动预算管理的实施,绩效管理将实现与项目管理的同步化,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明确责任、提高效益,加强过程管理。(3)创新评价模式,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保证评价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评价的独立性。第三方评价财政支出绩效的本质是真正的公共治理,它不但是体现民主和民意的一种理性方式,而且找到了公众有序参政议政、参与财政管理(监督)的制度化渠道[2]。在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中,招标第三方中介机构是常用的方式。中介机构根据委托方制定的评价方案,独立组建评价技术团队,独立收集和分析评价信息,独立开展现场核查及满意度调查,独立做出评价结论等。事实证明,聘请中介机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客观规范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有效提高绩效评价的公信力。(4)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设定明确可衡量的绩效目标,科研资金使用部门更能清楚地确定项目支出要实现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绩效评价,考核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用财要问效、无效要问责,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努力打造和谐科研环境下,绩效管理是提高科研资金安全有效使用的内生动力。2.财政科研项目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项目管理与绩效管理未能实现有机融合。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基本分立项论证、执行和验收三个阶段。立项论证内容主要有立项意义、立项目标、技术路线和项目预算,而忽视了预算绩效关键内容。项目目标与绩效目标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项目目标一般要求合理性,即政策相符、职责相关、实施必要、目标明确。而绩效目标除合理性外还要求明确性,即目标的细化程度、指标值的清晰度、与计划的对应程度和资金与任务的匹配程度。目前,往往在论证环节资金与任务的匹配程度是缺位的,根本原因是“以钱定事”的预算分配制度没有完全转变,项目预算一般按照资金提供方的财力可能,既有高于成本也有低于成本的可能性。因此,为后续的支出绩效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执行管理环节项目执行强调项目预算执行率、项目任务完成度,项目预算总额一般不变,检查或评估时间不确定。而绩效过程管理强调的是业务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性、执行有效性和目标控制及财务监管,下一年度预算与上年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挂钩,绩效过程管理是持续的。目前,多数科研项目管理的各类财务检查和评估活动没有和绩效管理工作统筹结合。验收环节是项目任务期结束后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的一次性检查,绩效评价可以在项目执行中期、后期或按照年度进行,绩效评价的内容也要比项目验收审查的内容复杂、全面。(2)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成。一是,没有按照科研资金投入对象设立分类指标体系。目前,财政科研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参考财政部印发的《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但是绩效评价是涵盖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的,相应的绩效指标体系也应该有所差异。现行的个别指标体是不适合科研项目使用的,例如成本节约率、经济效益等。二是,绩效评价指标以定性为主、量化不足。当前,财政科研项目使用的三级评价指标主要有17个,其中定性指标12个、定量指标只有5个,定量指标是资金到位率和到位及时率、实际完成率、质量达标率和完成及时率。在以定性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下,很难客观评价财政支出的实际绩效。(3)绩效评价配套系统尚不健全。一是,评价方法比较单一。我国目前的绩效评价方式主要是借鉴美国“项目评价工具”(ProgramAssessmentRatingTool,PART),但是财政科研项目布局及管理方式错综复杂,评价方法应多借鉴绩效评价成熟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二是,中介机构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科研项目具有前瞻性、专业性和不确定的特点,且研究领域广。中介机构对项目的熟悉程度存在较大的不足,尽管可以通过聘请专家的方式予以弥补,但是所聘请的专家是否是小同行,也为客观评价项目带来一定的局限。三是,绩效评价信息共享平台尚未建成。完备数据库是切实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技术保障,财政科研项目的绩效信息平台缺位,无法实现绩效目标申请与审核、项目库、评价指标库、专家库、资料档案库等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支撑。(4)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预算绩效考评,最终目标是为了将财政支出的评估结果用来分析社会纯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与效益,即在预算安排上要与绩效评价结果紧密结合。但目前,一方面,财政部门并没有单独设置绩效奖励经费,即使科研部门资金分配与预算挂钩,也只能在现有预算盘子内采取此消彼长的方式调整安排;另一方面,绩效评价费用需由项目经费或部门公共运行费承担,但项目是没有绩效评价费用预算科目的。因此,无论从资金分配上还是从财务核算上都给单位带来了困扰,科研项目自主评价的动力不足。

三、关于改进科研项目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建议

1.以绩效管理为主线,实现项目管理流程再造应逐步建立“立项有目标、执行有监管、过程有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将绩效管理深入融合进项目管理中,塑造以“目标结果导向”的项目绩效管理流程。根据国家中期财政规划改革要求,在预算编制初期对所有纳入项目库的财政项目都要明确绩效目标,对定位不清、目标不明、重复交叉的项目进行撤、并、转,实现项目和资源配置的源头绩效管理,即项目立项时就应提出明确的绩效目标。在项目执行过程通过对项目绩效评价,查找项目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利弊,为改善项目决策、增强项目实施效果提供依据。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挂钩。项目验收可以同绩效评价有机融合。2.建立部际联系会议制度,进行合作型评估科研项目支出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宗旨和目的是保护科学家合法有效使用财政资金以支撑科研活动顺利开展,而不是成为科学的负担。目前,由于科研经费分配体质决定了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有不同的管理办法,科研项目需要接受各类监督检查,建议科技部、各科研资金分配部门和管理部门能够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整合各类财务检查和绩效评价工作。另外,部门内部为了提高财务管理质量,设立不同机构,开展不同层面、不同定位的财务检查。以中科院为例,其监察审计局主要负责党风廉政和反腐工作、院巡视组主要负责重大专项检查、研究所内审部门负责所日常财务监察工作、战略规划局责研究所五年规划任务评估和国际诊断评估,而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是由条件保障与财务局负责。条财局已和各部门建立了相对有效的沟通模式,在预算安排、“十三五”资源配置规划上充分利用各类监督检查结果。3.科学制定绩效目标体系,实现绩效精细化管理绩效目标是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管理的基础。由于科研项目支出内容复杂、支出对象多层次、产出效益多样性,决定了科研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必须依赖多维度、多类别的指标体系。可以按照国家科研改革的五大类科技计划维度设计指标体系。基金类项目绩效指标偏重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的产出目标;重大专项类项目绩效指标应偏重产品目标和产业化目标;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绩效指标应偏重高质量、原创性的科技产出及由此产生的科技影响力;创新引导基金绩效指标偏重技术与市场的对接、创新与产业的融合;基地和人才类项目绩效指标应偏重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创新人才和优秀团队引进培养等。在每个维度的基础上按照财政科研项目投入对象分类设计更加详细的指标体系,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继续细分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支撑计划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类项目指标体系。总结下来,科研项目的代表性指标应包含科技目标完成情况、科技成果的国内外地位、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效益四大类。坚持社会效益、科研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统一指标和专项指标相结合的原则。4.项目分类管理,系统运用科学评价方法绩效评价是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关键,科学研究的复杂性使得科研绩效评价非常困难。不同定位的机构、不同的研究领域,绩效评价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借鉴美国“项目评价工具”(ProgramAssessmentRatingTool,PART)。PART的应用包括四个步骤:确定项目类型,进行PART评估,计算项目得分和确定项目级别。按照美国PART评价,对科研项目支出进行分类,如基础科研类项目、应用科研类项目、转移转化项目、人才培养引进类项目、科研条件建设类项目等;在分类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不同权重,其中根据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此外,对于基础研究可以借鉴德国马普学会,绩效侧重于人的水平和研究质量,绩效评价主要基于同行评议,邀请同领域最杰出的专家进行评估;面向市场需求的应用研究可以借鉴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绩效主要看服务企业情况,通过外争经费数量这一指标体现市场认可度。5.实现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有效运用考评结果是绩效管理制度生命力的保证。以促进预算管理、推进绩效信息公开、实施结果奖惩为突破口,实现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一是对绩效优良或评分较高的项目,预算优先安排;绩效差的项目,减少预算安排或不再安排。二是作为改进工作、加强管理的重要依据,督促其修补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加强自身建设。对绩效评价中提出的问题没有整改意见和措施的,可以适当减少预算安排。三是建立绩效问责制,加大奖优治庸罚劣力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作者:高军 张世伟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财政科研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综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102262.html

    相关专题:华北煤炭医学院怎么样 品牌策略


    上一篇:现代化林场经营管理论文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涉密地图资料管理探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