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过程
(一)教学分组
根据实验前学生的篮球成绩、学习动机和兴趣、身体素质等情况遵循“组内异质,组内同组”原则进行分组,使小组内成员在成绩、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各组间的整体水平相当。每个小组成员以3~6人为宜。考虑本次试验的总人数,每个小组暂定5人。在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人数保持不变。
(二)教师授课
初中篮球教学内容包括运球、传球、上篮和投篮。课前,实验班的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置一些问题,如传球的动作要领、特点、容易犯的错误、该如何纠正等,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收集材料的线索和途径,让学生自学。课堂上,教师讲解示范要求时间短、效率高,为小组活动留下了更多时间。
(三)小组学习和练习
小组学习阶段,教师要进行教学巡视,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小组和个人进行指导和帮助,将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体发展相结合。针对教师设置的问题,小组成员查阅资料,分配任务,开展合作活动。教师随机抽查学生,以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认真学习。此外,小组成员相互检查同伴的动作情况,遇到问题先请教同伴,对错误动作及时改正。
(四)小组竞争
小组成员掌握动作要领后,进行小组间的测试和比赛,如投篮比赛、运球测试等。对取胜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并把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进行加权计分,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同时,还可以让掌握较好的小组或个人进行示范、讲解。这既是对表现较好小组或个人的鼓励,也是对学习相对较差小组和个人的鞭策。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篮球学习兴趣调查及分析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变化(见表1)。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学生对篮球课兴趣强烈的高出16.2%;对篮球课兴趣比较强的高出3%;对篮球课兴趣非常差的低6.4%;对篮球课兴趣比较差的低5.9%。可见,采用合作学习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
(二)合作意识与能力调查测试结果
实验后,通过问卷调查统计相关数据。数据显示,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验班与采用传统模式的对照班经过t检验发生了显著变化,表明实验后两班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有较大差距。从表2来看,实验班的平均分比对照班高13.6,表明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小组成员为完成共同任务,明确责任分工,互相支持、配合、帮助,齐心协力,共同提高。可见,采用合作学习方法能很好地唤醒学生潜在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三)技能水平比较分析
学生篮球技能掌握情况测验主要对学生运球、传球、投篮、上篮四项基本技能进行测试,并由有经验的教师担任评委。表3显示,实验结束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t检验发生显著变化,表明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有了较大差距。对两班学生的篮球技能进行测试,实验班的平均分高出对照班14.5分,表明合作学习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篮球技能。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主动学习,平等交流,团结互助,为集体荣誉共同努力。小组讨论时,可以帮助同伴巩固正确动作,纠正错误动作,解决疑难问题;小组骨干成员讲解示范时,其他成员可以一遍一遍回想记忆动作要领,巩固技术要领。因此,采用合作学习方法对学生掌握篮球技能和提高篮球成绩有显著效果。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师生之间是帮助和被帮助关系。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与他人合作,主动构建知识。本次调查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篮球学习兴趣、篮球学习成绩、篮球技能水平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篮球学习成绩和篮球技能水平都高于对照班。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
(二)建议
首先,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必须合理分配合作学习时间。教师要少讲、精讲,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学习、自主训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引导帮助弱势群体。合作学习的主旨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提高,让学得快的学生帮助学得较慢的学生,共同进步。因此,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小组给予帮助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帮助小组中较差的学生。最后,教师应及时、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小组学习中,教师要对学得较好、进步较快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这种鼓励和表扬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微笑,或是亲切的眼神。总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个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作者:张爱兰 单位: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