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信息化顶层设计构成的理解
业务架构:描述政府各业务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业务约定和业务流程。业务架构以住房和城乡建设职能为核心,以政府业务审批、管理、监督、服务为主线,以各专业的实际应用为依托,贯穿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战略和业务运作的全过程。信息架构:是将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业务实体抽象成信息对象,将业务运作模式抽象成信息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从各专业的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入手,注重数据标准化的建设,建立面向对象的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信息模型,实现从业务模式向信息模型的转变。应用架构:在信息架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支撑审批、管理、监督、服务业务的各业务应用系统,通过资源整合、共享和多元化信息技术的集成,代替部分人工操作,实现政府业务流电子化、信息化运行,提高政府管理方式的高效化和现代化。技术架构:是保障政府业务审批、管理、监督、服务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技术手段构成的平台、措施、拓扑图、硬件以及支撑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的底层技术基础结构。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理性思考文|高大伟Informatization信息化•智慧政务信息化顶层设计是开展信息化工作不可或缺的DNA和技术圣经。
二、信息化顶层设计开展情况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最早是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接受信息化顶层设计这一全新概念的,在后来的深度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逐渐清晰了顶层设计的理念。尽管接受这个概念已有几年的时间,但工作进展十分缓慢,仅停留在系统应用和数据管理的阶段,这里既有决策层认识问题,导致顶层设计未能在信息化规划和重点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有技术管理创新推进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对顶层设计思想的学习和理解不深。但我们清醒地看到顶层设计所涉及的内容过于庞大,编制成本大、编制人员能力要求高,以本省之力很难在近年内完成,使得顶层设计依然停留在概念阶段缓慢推进。无顶层设计指导的信息化建设频频出现“信息孤岛”、设备资源整合难、盲目决策、重复建设、投资黑洞等问题,给信息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从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来看,信息化的监控和管理,只是在知识层面信息的初级和中级应用;而只有信息化的创造,才是在文化层面信息的高级应用。在考虑黑龙江省住建厅信息化的发展已非初级阶段,在项目建设上不宜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对已经系统实施重建,也不具备“自下而上”的条件,只能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已建系统积累的信息化资源,逐步整合完善,同时对在建和新建的系统加强规范和引导,以我省住建厅信息化综合体系为基础,细化并明确业务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数据组织等进行系统规约,对业务系统的规划、设计进行规范,以保障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为目标,初步形成“245”框架模式:即2个保障体系,4个统一,5个架构,如图所示。2个保障体系:(1)管理架构与标准规范体系:由信息化标准体系、相关政策、投资和人才队伍等要素构成。是支撑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基本保障。(2)运维架构与安全保障体系:由信息网络、服务器与存贮系统、机房系统、安全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等组成。这些系统除硬件设施外,还包括了所有商品化的基本支撑软件环境和软件工具,集中了所有除数据资源、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资源以外的其他可共享资源。也是信息化建设中不应重复建设并实施资源共享的主要部分。4个统一:(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统筹现有信息化基础条件和建设领域未来发展总体战略以及发展机遇,对信息化建设合理规划,分段有序推进,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从实际需求出发,加快面向服务、面向基层的信息化项目建设。(2)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原则。建立统一、完善的行业数据标准体系和系统需求规范,重构和整合现有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强化合理、有效的投资,满足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彻底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保障信息化工作可持续发展。(3)统一平台、强化服务原则。从全省建设领域信息化的大局出发,打破区域、单位之间的界限,以面向行业服务为核心,建立一个技术层面的统一又相互独立的网络互动平台,一个应用层面的互联、共享、协同的管理平台,共同推进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项目建设。(4)统一管理、市场运作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主导、宏观调控、组织推进、政策导向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充分发挥全省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一盘棋”整体优势。以灵活多变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保障信息化建设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5个架构:在业务架构方面,虽然对业务内容、相互关系很清晰,但缺乏系统的、整体的业务应用信息采>>黑龙江省住建厅信息化顶层设计总体框架集、梳理、分析和流程再造,在行政审批方面搭建了较完整的内容、流程、要件、关联等工作,在建筑业施工管理、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招投标、工程造价方面业务架构比较完整,在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上也做了较好的业务架构,在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勘察设计业务架构不成熟;在信息架构方面,建筑业、房地产业资源目录建设上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各专业数据梳理、描述、交换规则繁杂,数据标准制定工作量庞大,整合工作难度大,各专业的信息模型建设可以说没有协作推进,将是一个遥遥无期的事情,尽管各专业的信息模型的建立没有像建筑信息模型(BIM)那样复杂,但操作起来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在应用架构方面,秉承顶层设计的理念,梳理了建设领域信息化应用可能的方面,建立了各应用的关联,做到了数据的动态共享,同时也为数据的深度挖掘打好了基础;在应用架构方面,划分为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两大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的目标:以在行政审批和业务监管为主,满足多个业务部门之间业务协同需求和行业信息综合分析,并逐步发展为某专业领域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的目标:以公众服务为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管理模式,再造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效率,推动体制创新,实现政府绩效目标;在技术架构方面,包含软件架构和基础架构,较好地完成了硬件和软件的底层设计,软件和硬件的扩充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较强,数据安全设施和手段比较完备,中间件、系统工具应用广泛,系统软件比较齐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得到了综合应用,云计算、物联网、CA认证、GPS等技术的应用也在逐步展开。
三、编制方法与重点解决的问题
编制方法因对信息化顶层设计和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理解不同而存在差异,即使是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也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涉及不同的编制方法,宜采用美国联邦企业架构(FEA)的方式进行编制,国内大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编制,但也不能完全拘泥于这种编制方法,要因势而为。对于省级来讲建议名称采用信息化顶层设计这样的叫法,因为毕竟有一些触角要深入到政府之间(G2G)或企业之间(B2B),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内容、招投标监管系统中嵌入的辅助评标等。编制的规则、内容和方法建议各省建设信息主管部门共同探讨达成一致,做到联合、协同、共发展。当前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了解并掌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总体方案,并开展技术交底研究工作,并以此为依据加快省级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编制工作。信息化顶层设计编制的核心是业务架构,难点是信息架构,信息模型就相当于一个人的DNA,一旦理顺清晰将一劳永逸。
四、强化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组织领导
决策者的管理创新意识和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是保障信息化顶层设计完成的基本前提,良好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顶层设计完成的根本保证。尽快完成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编制工作,并付诸实施,就能够有效解决和避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黑洞、资金浪费、重复建设、“信息孤岛”、各自为政等问题。所以领导者要充分地意识到信息化顶层设计势在必行。
五、建议
建设行业信息化顶层设计需要联合攻关,各省建设主管部门对信息化顶层设计都有共同的业务需求和迫切要求,而且所做的工作大致相同,分工合作既可以减轻顶层设计编制的压力,也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共同完成的信息化顶层设计基础上实现各省建设领域信息化应用成果的互联互通,构建适应各省数据交换、资源共享的大平台,不仅缩短了顶层设计的编制周期,也节省的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真正做到业务协同、资源共享。一些信息化成熟省份建设信息化主管部门已经在信息化顶层设计编制的道路上做了许多工作,有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成果,联合编制信息化顶层设计已经迫在眉睫,随着政策和发展环境改善的有利契机,加速联动,是促进信息化工作大发展、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高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