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不尽合理,使用的任意性较强
一些高职学校在科研经费的预算时,一般是由项目的负责人具体落实编制,但在项目资金的编制方面很多项目负责人对于《预算法》的认识不是很深,编制过程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对后期的科研经费的使用缺乏必要的预见性,而整个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没有专业的财务会计的参与,所以预算编制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这就造成了执行预算的时候,出现很多实际没有的开支项目,因此项目中的一些票据违反财务管理相关制度,随意更改,资金使用混乱。
(二)科研成本难以确定,相应的资金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教师既是教学的承担者,也是相应科研任务的实施者。他们在开展相应工作的时候,其工资、福利主要还是由学校的正常工资中发放支出,做到了科研经费与教学保障资金的相对独立,但是在科研资金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教师将科研经费用于一般性的教学材料的购置之中,因为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科研经费使用成本难以核准,有时这种重复购买材料是一种资源浪费,也是我们不提倡的做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又出现了成本难以核准与资源浪费之间的矛盾。同时还有一些院校的科研经费的产出比例失衡,科技转化率较低。
(三)一些地方的科研经费存在报销违反规定的情况
上级部门下达的项目资金,在一些高职院校里,存在校级提取相应的管理费的情况,剩下的资金将进一步分配给相应的项目负责人使用,学校对下面项目资金的使用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项目资金的监管出现了真空地带,造成潜在的资金使用风险。另外,有些学校领导为鼓励科研工作,对科研经费监管实行较宽松的政策,特别是对一些横向课题,认为这类的项目经费属于“代管”而非“监管”,在使用科研经费支出的报销审核尺度比较宽松,只注重票据的合法性,签字等手续是否完备,造成最终的报账出现一定开支项目与实际使用不符的情况。
(四)剩余资金使用不规范,科技经费使用效率低
剩余资金的使用是困扰很多科研小组的问题。项目验收阶段,一些列支的项目没有花完,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会让相应的科研人员将手中的实际开支的账务拿来报销,出现了一种报假账的现象。另外还有一些学校的做法是鼓励厉行节约,将剩下的资金按比例分出一部分给相应课题组,作为一种奖金或是发展基金等,这种奖励性的资金管理相对比较松散,于是就出现了一些餐饮票、电话账单、人工费等这些与项目资金下发的初衷有着一定的出入票据。
二、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健全项目经费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将高职学校的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与校财务进行协调,进一步细化项目的预算开支的项目和资金量,做好合理使用、预期性强、合乎正常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相应的项目预算,财务部门与项目负责人进行协调,针对一些可能不太清楚的问题,多与上级沟通,向其他单位学习,细化保账的流程,明确相应的管理制度。
(二)细化支出,核准科研成本
相应的科研单位要严格执行相应的科研经费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区分相应的科研支付项目和教学支出范围,对于课题的核算进一步精准化,同时实行权责结合,将科研经费的使用权利和责任挂钩,进一步加强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对于一些敏感的费用报账实现严格把关(考察费、专家费、评审费等等),对于一些项目使用的房屋出租、水电使用等费用进一步细化开支,科学细化整个项目的实施成本。
(三)引进信息技术,严格资金监督审批
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借助现代化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项目资金审核监督的制度体系建设,通过相应机制的建立,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支出情况可以随时在线查询,项目进程可以随时掌握,对于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进一步加大督促管理。这种网络平台的建立使得每一个项目有着一个专属的账号,只有项目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才能查看管理其中的数据,这种管理方式相对比较公开透明,项目支出的账面一清二楚。
(四)对科研资金的使用延伸考核机制
这个考核主要涉及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科研成果的转化的比重。不仅对项目进行考核,同时也对项目负责人进行相应的考核,落实其负责人的责任意识。进一步督促项目资金使用的集约化、效率化,将项目资金真正用在科研活动之中,促使其科学化、合理化管理项目资金的使用,学校层面、上级资金下发单位层面也要组织相应的第三方财务审查,将考核结论与个人年终考核、单位的评优评奖进一步挂钩,延伸考核的执行力。
三、结语
加强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是高职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监管工作的细致、有效,直接关系到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和科研水平。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监督制度还不健全、监管体制还不完善,只有不断加大项目预算的精细化程度,核准科研成本,加大监管力度,延伸考核制度,才能进一步实现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合理。
作者:任文媛 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