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广播电视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不管中国的经济如何发展,农业立国之本的地位是不会改变的。党的十八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于不断提升全民素质,改变经营思路,激发出超强的发展活力。在我国电视走向公众化、娱乐化、平民化的今天,看电视已成为农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节目视听兼备、传播快捷、易懂易记的特点是农民认识世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了解国家政策、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启智引导方面,“百闻不如一见”的电视“实景”式传播更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广播电视在新农村建设中处在重中之重的引擎地位。

一、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是长期影响农民文化素质提高的一个瓶颈。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要把农村广播搞好”的指示下达以后,有线广播深入了农村的千家万户,改变了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局面。至今不少上年纪农民还十分怀念家家有广播喇叭的时代。“文革”时期的农村文化生活是八大样板戏,贫乏的文化生活让不少人一个月内跑十几个村子,看的全是一个片子的电影版,影片里的台词大部分农民能背下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每个乡里设一个文化站,想以此改变农村文化落后的局面,但效果不佳。广播电视的出现打破了农村的平静,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农村文化落后的局面,农民可以和城里人在同一时间了解国家大事,在同一时间观看春节文艺晚会,在同一时间与全世界华人同步关注诸如神舟发射实况等。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计划的实施使农村的文化生活达到了历史最好时期,并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多和数字电视的入户而不断提高:吃饭时打开电视,边看边吃饭,在地里干活的疲劳也在看电视中得到消散;晚饭后一家人围着电视边看节目边评论,在欣赏节目中进入梦乡;节日期间大多数人改变串门拉家常的传统,在看电视晚会和电视连续剧中度过愉快的节日。星期天回农村看望父母,街坊邻居见到我大多会谈问汝州电视台的节目质量和电视主持人的优劣,对电视文艺节目能评头论足,说明农民是十分关注县市电视台节目的。

二、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我国的农村和农民最终是要面向市场的,是要面向世界的,是必然会面对自身和国际的竞争的。培养农民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状况,培养其成为新兴劳动者是政府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提高农民的素质,对成人要进行技能培训,对儿童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对成人全员开展技能培训,国家的力量达不到,同时农民的积极性也不高。而广播电视作为家庭共用的文化传播工具,对农民素质提高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显而易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法律意识、环境意识、让孩子受教育的意识等得到提高和加强,广播电视的宣传作用功不可没。一次在农村采访,发现一个60多岁的老农自觉保护古城墙的事迹。他出资将村里的一段汉古城墙承包,目的是不让其他群众拉城墙的土垫地。称城墙是祖先留下的遗产,是文物,破坏了有多少钱也买不回来。问他怎么知道城墙是文物,他说是电视经常播放,他最喜欢中央台的《探索•发现》节目。后来这个古城遗址成为文物保护对象,他成了这段城墙的义务保护员。有了电视,农村的孩子自小可从电视上学习知识,从而改变传统的玩“捉迷藏”等游戏打发时光,也少了打群架、玩耍不知归等让父母担心的事情发生。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表现在路边的树木不再因影响庄稼生长而被偷偷砍去,树上的鸟儿不再有人用弹弓将其消灭来取乐,家中养花种草也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现在的农村发生邻里纠纷很少用争吵打斗来解决,更多的是走法律渠道。而农民素质的提高与电视的影响不无关系。总之,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的功能对于提高农民素质,既方便、实惠,又成本低廉,可满足农村群众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

三、宣传国家惠农政策

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是全面落实党对农村工作的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党对农村工作的政策,首先要建立快捷的信息传递渠道,让农民能在第一时间理解各项政策给自己带来的实惠,并能主动地接受各项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其次是落实各项政策要畅通,职能部门能不折不扣地将政策为“三农”带来的实惠送到农民手中。第三要坚决打击在落实“三农”政策中的腐败现象。在贯彻落实党的“三农”政策过程中常出现“坑农”现象,出现这样那样的保障农民利益与分化职能部门利益的矛盾。职能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贯彻政策时人为设置棚架或曲解政策本意。长期以来农村一直流传“经是好经,都叫歪脖和尚念坏了”的俗语,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方面,靠传统的开会已不适合农村的实情,报纸宣传又受投送、订阅和文化程度的限制,90%以上的农民没有条件阅读报纸。因此,广播电视是宣传党的政策的迅速快捷的途径,是农民获得各项政策的主要渠道。农民只有了解党的政策,才会主动地争取到党的政策给自己带来的最大实惠,才能依据党的政策来依法维护自己权益。国家的惠农政策很多,仅2014年就达50项,大到数十万元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简称“一事一议”,中到数千上万元的农村危房改造补贴,小到数百元的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涉及千家万户的,比如“种粮直补”、良种补助、家用电器下乡补助等,往往电视新闻一播出,商家一做电视广告,就能很快落实,执行到位;但对一些“偏冷”的、不涉及大众的补贴项目,常常由于由于种种原因,出现政策棚架,好政策不能很快落实。例如“一事一议”,是国家2008年提出来的,由农委负责落实,每年数额很大。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农民知者很少,有的负责这项工作的官员还把其作为手中的权力,“私下”许人,从中得到好处。2011年在一次对山区农村采访中,中午村支书让我们与农委来检查工作的同志一起吃饭。原来是农委的同志给他们安排了修桥项目,一次性补助10多万元。作为回报,村支书把修桥的工程包给了农委的亲戚。后来在网上查看,知道了“一事一议”的来龙去脉,同时通过调查,村干部百分之八十还不知道“一事一议”的事情。我们认为这是严重的“政策棚架”现象。于时,我们在《新闻联手》开避了《惠农问政》栏目,以“一事一议”为切入点,专门对不同时期的惠农政策进行解读。如今“一事一议”成了乡、村干部和村民关注的大事,每年都提前申报项目,把国家的这项政策运用到了极致。

四、发挥新农村建设的引擎功能

关注“三农”是各级广播电视宣传的重要任务之一,“贴近三农”一直是各级电视台的“政治任务”。从“三农”节目的设置到“三农”频道的开播,对“三农”的关注不断加强。在对“三农”宣传的引导方面,县级广播电视媒体处在新农村建设宣传一线,宣传定位、栏目设置等更具地方特色。宣传内容主要是围绕党委、政府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中心工作,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对本地的影响,本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重大事件,与大台相比更适合当地“口味”,吸引受众眼球。在传播方面县级广播电视媒体更具时效性,正逐步从“今天的新闻今天报”向“现在的新闻现在报”转变。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占据先入为主的引导优势,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吸引力。县市广播电视无疑占据着新农村建设的主阵地地位。宣传主阵地对新农村建设无疑担当着引擎功能。从业者要在增大增强引擎功能上做文章,发挥好栏目、好选题的指向和引导作用。汝州电视台的《金色田原》栏目定位明确,一年按照不同时令调整节目播出计划。《咱们的退伍兵》《乡下的城里人》《文明村街行》《长寿村的故事》《邻居之间》等系列节目,在农村引起很大反响。今年元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视察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时说“,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汝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具有很大文化旅游开发潜力。汝州电视台很快推出《乡愁》栏目,先后推出《小城名吃》《古城纪事》《传统村落的魅力》《我们村的传说》《非遗的功能》等子栏目。由于节目在制作中加入了动画,用科技手段再现了消失的场景等手段,节目收视率超过了当地的《新闻联播》。节目播出期间,适逢省级传统古村落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起到很好的宣传和引导作用,省级传统古村落申报20多处,县级非遗申报40多人,远远多于往年。县市广播电视对新农村建设的引擎功能是无可替代的,县市广播电视从业者须用心去经营和管理这块阵地,让她为新农村建设发挥出更大的能量。

作者:尚自昌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广播电视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82572.html

    相关专题:智能家居产品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上一篇:企业档案管理收集工作探讨
    下一篇:UPS电源技术发展及未来展望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