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农民工培训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摘要: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业人口多集中在农村。而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发展体制,城市和农村发展很不均衡,种种因素的限制造成了农村人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不断升级,农民工原本就不太高的技能和思想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为提高农民工素质和技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国家实行了农民工培训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从整体来看,培训的质量还有待提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就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9-03-1 
  1农民工培训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民工培训过程中,普遍存在培训率不高和培训质量较差的现象,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的城乡二元的发展体制的结果是农村的整体发展相对落后,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村的分散居住特点,交通、信息、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限制,再加上农村的一些传统思想和生活习惯,在意识上让一些农民工对培训的认识产生排斥心理;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困境也令一些想培训而无费用的农民工对培训望而却步。而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由于开设的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有的在培训过程中,内容超出了农民工的接受范围,虽然课也听了,也学习了,但却不能完全消化理解,培训质量大打折扣。由于农民工多在城市务工,生存和居住都是问题,而背后还有家庭要负担,老人养老就医等都是农民工要承担的,所以对农民工来讲赚钱始终是第一位的,在培训项目权衡选择上都表现得十分理性,对一些能在中短期培训后能带来收益的培训项目表现积极,而对于一些长期的项目则积极性不高。 
  2产生农民工培训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2.1 资金的投入问题 
  农民工培训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完善培训的硬件设施建设,在人员配备与培训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资金的保障,但在我国现阶段,合理的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无论是政府投入还是企业投入,对于整个系统工程来讲却是杯水车薪。多数企业的培训积极性不高,对于农民工的培训只是简单的上岗培训,后期的培训很少,多数是走走过场。对于农民工来讲,虽然有些农民工对于培训的需求很强烈,但培训的费用却成了阻碍,把农民工拒之门外,因其自身的经济状况决定很少有农民工愿意自费培训。当前农民工培训的多元投入机制还没有形成,资金来源仍然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但投入的有限资金对于农民工来说,想提高培训质量,完善就业服务,明显是小巫见大巫。所以要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各个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培训的高质量完成。 
  2.2 培训机制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同时又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这就造成了政府在这其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角色错位、职责不清,很难在工作中对其他工作主体进行指导、规范、监督。而其他不同的参与主体企业、培训单位、行业组织、农民工个人,由于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各自表现出复杂的行为方式。互相之间的协调、统筹、资源的整合等都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培训机制、培训体系亟待健全和完善。 
  2.3 培训内容和市场需求相脱节 
  在农民工培训的过程中,由于各方原因的制约,常常出现培训内容和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导致培训后无所用,达不到应用效果。很多地方只对农民工开展一些简单的基本技能培训,如电焊、美容美发、缝纫编织、家政服务等,培训的科目少,内容针对性不强。再有就是课程设置呆板,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再加上缺少考核和评估,培训的好坏也无从检验,质量很难保证,一些机构就会利用这样的情况对培训走走形式。培训质量同市场需要、劳务需求脱节,培训后的人员难以满足企业的用工标准,一方面企业无人可用,另一方面是有人不能用,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培训后的农民工仍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大大影响了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 
  2.4 培训后就业服务不配套 
  农民工培训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培训后的就业服务便是其中一项。就业服务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农民工培训后的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所以很多农民工培训后仍然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一些人还要靠朋友亲戚的介绍,而企业用工也多是采用员工传递信息等。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农民工和企业之间的对接,所以在农民工培训系统中,十分有必要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搭建用工用人平台,对培训过的农民工建立跟踪服务的动态体系和企业的用人动态信息,及时了解农民工的就业生活状况和企业的需求信息,保证企业用人和农民工培训后的快速就业,同时也能给农民工培训提供最直接的需求动态,将培训的效果反馈给政府、培训机构等相关部门,以便调整培训内容,做到培训有针对性,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农民工培训是个系统工程,要想切实提高培训质量,需要从细节上进行完善,也需要多部门的努力配合,整合资源,共同协作完成。 
  作者简介:谷险峰,本科学历,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培训。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农民工培训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4660.html

    相关专题:rogers 货币的乘数效应


    上一篇: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下一篇:我国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优化对策探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