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2月11日发布的2013年全国土地价格统计显示,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总金额达4.1万亿元,刷新2011年3.15万亿元的历史纪录。2013年全国财政收入总共12.9万亿元,土地出让金收入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根据国土部的统计,去年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同比小幅增长。全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73万公顷,同比增长5.8%。其中,工矿仓储用地21万公顷,同比增长3.2%;房地产用地20万公顷,同比增长26.8%;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32万公顷,同比下降2.9%。
从土地供应来说,房地产用地20万公顷的供应量增长明显,远远超过近3年平均水平。近年来房地产用地保持供需总体平衡,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为15.31万公顷、16.72万公顷和16.03万公顷。
从地价水平来看,去年是一路高涨。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商业、住宅、工业地价分别为3349元/平方米、6306元/平方米、5033元/平方米和700元/平方米。四类用地价格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1%、2.3%、2.6%和1.3%,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0%、7.9%、9.0%和4.5%,其中住宅地价相较于其他三类土地同比涨幅最大。
卖地收入再创新高,绝非中国经济之福。毕竟,靠卖地维持经济繁荣局面,从长远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卖地收入居高不下,直接推动住房价格一路飙升,导致民生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形成依赖之后,就有了强烈推高地价的意愿,形成“嘴上降房价,实际推房价”的政策背离。
尽管土地市场在2013年已上演了无数次的疯狂,但今年1月份,一线城市土地均价涨幅更加惊人。1月份,一线城市土地单价首次超过1万元/平方米,同比暴涨253%。京沪杭三地土地出让金收入超过千亿元,仅北京一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就超过了去年同期的7倍。据统计,1月一线城市卖地收入819亿元。从历年情况来看,一季度并非供地的高峰,但今年多个城市不约而同选择一季度作为土地集中上市的时机,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情况有密切关系。
一方面是土地出让收入破纪录,另一方面则是地方债问题日渐突出。地方债务如果没有新增的可靠财源,仍然依赖土地收益,将风险倍增。一旦房价预期出现波动,土地价格出现下降,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将会激增。
破纪录的4万亿土地出让收入,让我们意识到了潜在的风险,也预示着房地产调控将更多地倾向于从土地源头上施加政策影响。如果没有秩序井然的土地市场,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房地产市场将何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