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要的教学部分,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提高学生口语应用能力是教学重点之一。但是,英语口语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分析了影响口语能力的重要因素,希望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提高学习者的口语交流。
[关键词]母语;文化因素;语言环境;动机;情感因素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重要性尤其重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视听法、交际法、认知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口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已经得到重视与提高。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大学英语传统教学采用语法教学法,对口语教学的重视不够,学生出现“高分低能”和“哑巴英语”,英语口语表达仍然是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找出影响口语学习的因素,对症下药,就成为当前口语教学的迫切要求。
1影响大学英语口语学习能力的外因——环境因素
首先,母语对二语学习者有极大的干扰作用。尤其是在基础阶段,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尤为突出。在这一阶段,学习者缺乏外语学习环境,对英语的发音与规则缺乏了解,往往习惯用拼音标注理解单词读音,这会造成错误或者不准确的语音,导致听力、口语产生误解,严重影响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就应对语音、语调的教学给予充分重视,例如单词的发音、句子的重音、强弱读式及节奏等,从而避免英语学习者“南腔北调”的英语发音。其次,母语的思维模式及语言结构的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在第二外语的习得过程中,地道的外语思维表达模式,是外语口语纯正的根本。而所谓用英语思维,就是要排除汉语对学习者思维方式的干扰,用英语直接去理解、表达和分析事物。很多学习者习惯用汉语的表达套用英文,这种借助汉语思维翻译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Chinglish(中式英语)。例如,在请别人先走的时候,根据汉语表达习惯,一些英语学习者常说成:Yougofirst或Gofirst,please。而事实上,正确的英语表达则应是Afteryou。此外,在表达事物时,英语思维是先给出论点,后分析论据,从果到因;而中式思维则正好相反,我们习惯按照时间和事物的发展顺序,先因后果。西方思维在时间、地点等排列上,由小到大。例如,西方人的姓名是名字在前,家族姓氏在后,而西方的地址是先写门牌号,其余依次是街道名、区名、市名、省或州名。而中国的表达方式习惯由大到小依次进行排列。例如,中国人的姓氏在前,名字在后,而中国的地址书写方式则是由省依次是市、区、街道、门牌号。因此,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传授学生地道的英语思维和表达习惯,养成用英语理解、思考和表达的习惯,使传递的信息准确而又得体。再次,中西方文化因素对口语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语言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另一个文化的适应过程。因此,英语学习过程,就是了解学习语言所承载的另一文化的过程。缺乏语言背后的文化,语言的得体性不复存在,容易犯常识错误,从而导致交流失败。例如,对中国人来说,如年龄、收入、财产、婚姻状况等私人问题可以作为聊天内容;然而这些问题对欧美国家的人来说,是隐私性问题,通常对方会拒绝回答。类似这样的交际错误,就是源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背景知识所引起的,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传授与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口语交际习惯。最后,语言环境的构建对口语学习的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受语言环境的制约。例如,匈牙利人卡莫•洛姆布,用25年的时间学习了16种语言,他认为:“外语好比碉堡,必须同时从四面八方向它围攻,读报纸、听广播、看原文电影、听外语讲演、攻读课本,和外国朋友通讯、来往、交谈等等”。可见,语言学习与语言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语言环境越优越,外语学习效果就越好。对侧重英语交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一个完全的英语环境当然是最理想的了,因此很多人希望能够通过与英语国家人士直接交流来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但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纯粹的英语环境是不现实的、受到制约的。因此教师的责任就是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的语言学习环境。比如,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全英语授课方式;小组讨论、角色模拟等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表达交流;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英文影片观赏或英文戏剧大赛等等。总之,一旦学生走进教室,就进入了一个模拟的英语国家生活场景,这是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的方式。
2影响大学英语口语学习能力的内因——心理因素
环境因素作为外因对学习者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心理因素在学习者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方面同时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首先,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影响其口语表达能力。在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因素成为口语交际能力的障碍。有的学生虽然没有表达问题,但是受限于方言,发音受到影响;有的学生由于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重视语法学习而忽视口语训练,导致能够流畅地书写,却无法用口语进行有效的表达;有的学生由于性格比较内向、怕说错,导致不敢张口表达;有的学生虽然敢于表达,却不愿意练习基本功进行模仿和学习,导致口语表达过于单调,不会使用复杂的句子等等。由此可见,教师的责任,就是因材施教,减少和消除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其次,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因素是否强烈影响其口语学习效果。动机是支配学习者行为的直接因素,口语表达的动力是影响学习者能否达成目标的关键。如果学习者认为口语对其的用处是有限的,或者将英语口语学习视作额外的负担,必然会导致不如人意的学习效果。只有学习者明确了学习目的,才会将英语口语学习当做自觉行为。例如,如果当上了APEC的服务人员,自然就有了动力苦练口语,做好会议的服务工作。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身边的一些实例来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加强大学英语口语训练。比如,面对就业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指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对面试求职的影响,及对将来工作提升等方面会有怎样的影响。一旦学习者树立了明确的学习动机,就会自觉地将口语学习变为主动而不是被动行为。再次,学习者的兴趣与习惯对口语表达能力有着重要影响。柏拉图说过:“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现代心理学认为,如果学生对学科感兴趣,可以刺激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产生更加清晰的感官、更加深刻的思维、更加活跃的想象、更加牢固的记忆,从而抑制疲劳,产生愉快情绪。因此,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有趣而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并尽力将这种兴趣由暂时性行为转化成为长期性行为,并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口语学习习惯。最后,情感因素对口语学习的影响。在大学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要大过智力因素。例如,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可能出现表达困难、难堪甚至焦虑的状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意志力薄弱而产生遇难而退、懒惰。所有这些都可能是导致学生口语能力难以提高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帮助学生减轻焦虑心理,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克服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负担,从而产生用英语表达的勇气和欲望。在评价体系中,应该要“强化优点,弱化不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评价,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进步,树立学习者的信心,鼓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口语表达的课堂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精神,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也有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3教师的教学方法制约着学习者的口语水平
在长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将读写作为英语教育的主要方向,而听说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相对不重要的地位。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第一,前面提到过,创造模拟的语言交流环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口语交流。为此,要求大学英语教师本身要具备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目前,很多英语教师仍然用中文授课,这种授课方式无法为学生构建起有效的语言环境。因此,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输入”足够的语言信息,从而使学生在频繁的语言接触中逐步内化规则,扩大单词的词汇量,真正学会使用地道的口语思维表达自己,获得语感,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第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直是“以教为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新的教学目标要求我们把“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变成“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生从被动的接收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责任以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为主,促进学生的交流和表达,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达机会,锻炼学生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成就感,就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动机。第三,过去传统的教室中,教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记。今天随着教学软硬件设施的提高和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多新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课堂中,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活动。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英文影片、诗歌、生活场景等,并督促学生进行场景模仿,从而完成情景模拟训练。网络的出现让英语学习者可以和欧美国家的人在网上直接语音交流。这些新的教学工具,正在有效地将传统教学方式与新设备结合起来,学习者在培养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完成口语学习活动。总之,影响口语表达的因素还有很多,智力因素、学习基础、课时设置等都对口语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认真分析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问题,使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子亮.语境在汉语作为外语学习中的认知作用[J].南京大学学报,2000(5).
[2]张东昌.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口语流利表达的成因分析及教学对策[J].外语界,20医学论文代发04(1).
[3]张莲.外语教师课堂决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作者:白洁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