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矿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关系着煤炭生产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因此,开展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意义重大。文本在分析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现状与故障诊断技术种类的基础上,提出提升煤矿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械;故障;诊断;维修
1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煤矿生产中恶劣的井下作业环境,导致煤矿机械设备较之于其他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较多:①井下作业环境较为恶劣,空间小而且环境潮湿,粉尘与有害气体长期存在;②很多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的运行状态;③井下机械设备一旦出现问题无法进行及时的故障诊断与维修,设备的更换频率也较低,导致设备的安全性与工作效能降低。从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①机械设备质量的整体水平不高,创新性不足,发展良莠不齐。部分企业的生产观念较为保守,不愿及时进行设备更新;部分企业在生产作业中,一半采用先进设备,而一半仍停留在手工作业层面;还有一部分企业受先进生产理念影响较大,设备均采用国外先进设备,现代化水平较高;②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缺乏系统性研发体系,很多企业在科研投入上积极性不高,甚至部分机械企业从中撤出;③机械设备研究工作人员分处不同机构,无法进行统一的设备研究工作,致使研究人员短缺,不利于设备的更新发展。
2我国煤矿机械的故障诊断技术
2.1振动检测诊断技术
振动检测诊断技术是以机械设备运行中振动的变化与特征为依据,分析与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存在故障,是机械维修人员在进行故障诊断中的最主要的方式。它的优势一方面在于振动参数具有广泛性与多维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在于这种通过设备振动情况进行诊断的方式可免于对设备本身造成不利影响,并无需将设备关停。另外,这种方式在判断的准确性上也较高,可以通过收稿日期:2017-01-11作者简介:段云峰(1975-),男,山东淄博市人,助理工程师,现在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三矿用材料厂从事机电、机械制造管理工作。较为直观的方式,对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准、实时判断。
2.2无损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又叫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可以进行设备的内部和外部故障检测而不损于待测设备,这种技术方式因其非破损性优势在煤矿机械维修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应用无损检测技术过程中,要针对检测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设备本身的材质加以分析,以便选择出最佳的检测方式。
2.3油液磨屑分析检测诊断技术
油液磨屑分析检测技术在煤矿企业的设备检测中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主要通过从机械中所含的油液中提出一定样本,对油液样本进行光谱与铁谱分析,由此对检测设备的运行情况、磨损部位以及磨损的程度进行分析和判断。
2.4红外测温诊断技术
温度是进行设备检测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设备若在某个部分出现磨损与烧坏,就会造成设备材料温度的升高,以致无法正常发挥设备的功能。红外测温诊断技术便是通过设备故障导致升温的原理,通过对设备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来分析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手段维修与改善设备故障部分,以便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提升煤矿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的措施
3.1提升机械设备的设计水平
“设计决定产品”,这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大量市场调研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设计不仅仅关系产品的外观,它更代表着产品的质量,甚至决定产品成本。因此,我国应加大对设计理念的重视,并以相关设计学理论为基础,不断研究与更新设计方法,以此加快设备质量的提升,推动其不断更新换代。
3.2提升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往往脱离不了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而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如何是由其材料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导致设备失效的原因一般有两种:①设计不合理造成设备强度不够而失效;②长期磨损、疲劳、腐蚀与生锈导致设备失效。其中,导致设备失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设备的长期磨损。因此,应将设备材料质量的提升作为提高其可靠性的重点。随着当前科技的不断发展,在设备的制造中,大量新材料因其独有的优越性,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新材料可以应用于机械设备的关键部位,可以大大减轻设备的重量,同时还可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弥补存在的不足。
3.3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
随着各行各业分工的不断精细,专业性逐渐加强,在煤矿企业中通常一个工作仅由一人负责,而其他人则对该工作不过问。为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应该对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培训和提升,确保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实现一专多能,在分配技术人员一种专职工作以外,再进行几个相关简单工作的分派,以不断发挥员工的潜在才能,推动企业各个部分的协调性与设备维修的及时性。
4结论
煤矿机械设备在煤矿固定资产中占据重要位置,做好设备故障的分析、诊断和维修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进.煤矿机械工程系统最人力资源管理佳维修周期的可靠性确定[J].煤矿机械,2013,(8):31-32.
[2]郭美生.无损检测技术在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4,(12):16-17.
作者:段云峰 单位: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