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构的基本内容
1.1建构的概念
“建构”是指通过对构成建筑本体的各要素(材料、构造及结构形态)的建造来传递形式美和情感的建筑理论。“建构”的英文“tectonic”一词源于希腊语“tekton”,意为木匠或者建造者。[1]今天“建构”的涵义得到进一步拓展,除了技术方面如材料、结构、构造等内容,还包含了历史、地域、美学等跨学科的文化性内涵,它一般要求建筑基于合理的、巧妙的、逻辑清晰的建造,来抵抗含混的、矫饰的、伪装的建筑。[2]建构一词区别于结构和建造,1963年,美国学者塞克勒在其著作《结构、建造与建构》一文中有明确区分(图1)。
1.2建构的理论意义
建构认为建筑是通过其组成材料、构造和结构逻辑的表达传递着自身价值的。基于建构理念的改造,注重建构的真实性、建构形式的逻辑性、建构方式的可持续性和建构文化的延续性。因此,建构相比其他理念,能够更加深入历史建筑的本质属性,将历史建筑带有原真性信息从复杂的背景中提取出来,在改造同时更有效地延续历史建筑自身的价值,从而保留了高校校园的文脉肌理。
2.高校历史建筑改造特点
高校建筑不仅是单纯承担教学功能的一个场所,更是学校的历史与文脉的载体。历史在时间维度里穿行,校园在空间维度里拓展,对高校校园建筑及其外部空间环境进行改造,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大学建筑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使其得以代代相传。因此,高校建筑的改造不同于一般公共建筑,它具有校园特定的艺术气质和价值:
2.1历史文化价值
高校建筑从形式到内容在不断变化,高校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不仅能够反映出特定时期的社会面貌及建筑艺术成就,它还传达了一个时代的教育内涵。高校历史建筑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曾经为民族和社会的各行各业培养了众多精英和栋梁,作为高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散布在各个校园中成为校园精神的载体。如:河南大学明伦校区里的近代建筑群,是中国第一代留学欧美的建筑师们学成回国后于1915年至1936年期间逐步设计建成,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图2)。这些建筑不但反映出了当时建筑发展水平及技术,还见证了河南大学高等教育的光辉历史,培养出了杨廷宝、高济宇、姚雪垠等众多专家学者,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这些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2建筑美学价值
美学是人的审美意识和美感经验,是对事物美好感受的抽象表达。建筑美学不仅是建筑形式美,还包含高校特有的历史烙印,它的保留与延续对于校园文脉的积淀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历史时期的高校建筑的形式及风格各有特点:建国前期建造的武汉大学理学院主楼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近代大学校园建筑;建国初期建造的清华大学主教学楼,效仿了苏联高校建筑的模式,追求对称,整齐统一,建筑气势雄伟,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
2.3使用功能价值
建筑的使用功能价值是指在建筑存在的时期内所具有的特定使用功能。功能价值可以随着时间的发展及人的使用需求而发生改变。校园建筑承载了建筑的历史价值及精神感情,对待有一定历史意义的校园建筑,我们既不应只注重历史文化价值一昧的谈保护,使其成为没有任何使用功能的建筑标本或废弃。正视历史建筑的使用功能价值,从城市和校园发展方面积极地对其开发利用才是可持续的策略。例如位于清华大学校园内的清华学堂,其前身是晚清选派学生游美的肄业馆,历经百年,建筑几经浩劫,建筑的功能也几经改变: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清华学堂是学校的教学、行政等领导机构所在地。50年代以后,梁思成为主任的清华建筑系迁入此楼,清华学堂大楼成为建筑系专用系馆。在七八十年代,这里又曾为精密仪器系工程制图教研组所用,并有全校公用制图教室。今天,清华学堂大楼是学校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注册中心等机构的办公场所。
3.建构视角下的建筑改造基本要点
3.1历史文脉的延续
建构具有文化上和技术上的双重含义。在高校教学建筑中建构视角下设计观提倡的文化性是指在建筑中突出校园历史文脉的建筑创造观。但这种文化延续性并不是一味僵化的重复历史,而是持续发展的,既传承着历史又连接着未来。具体落实到设计手法上表现为不能仅仅模仿或者复制传统校园中具有文化意义的建筑形制和元素符号,而应该融入具有时代意义的现代元素。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改扩建。清华大学图书馆首建于1919年,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设计,是20世纪之初美国校园中常见的风格:采用了清水红砖墙,石材、拱窗、牛腿等处理手法,它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群众心目中清华园建筑的形象特征。1931年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先生进行了二期扩建工程的设计,他在改造中将墨菲设计的“T”字形图书馆视为新馆的一翼,另立轴线,将入口设于转角处,角落设楼梯交接,立面也同样采用罗马和哥特式元素,尺度、色调都与原馆保持一致。这个建筑无论你站到哪个角度看都觉得新老馆浑然一体。清华图书馆三、四期扩建工程则由关肇邺先生主持设计,在两次扩建设计中都采取基本一致建筑的形式,即建筑体量、高度的配置与老馆既有一致性又有前后错落变化。建筑风格上沿用红砖墙、坡瓦顶、半圆拱等要素,又根据当时经济条件做一定的变化处理,形成了具有一定时代感的建筑群形象,延续了清华的历史文脉(图3)。
3.2注重建构方式的可持续性
建筑设计可持续性的提出源于人们日益关注的能源危机问题,建筑的可持续性包括材料、建造和构造的可持续性,针对改造设计表现为:材料选择的可持续性、建造的可逆性、构造的节能性以及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1)材料选择的可持续性:在建筑改造材料选择时,应减少不可再生建筑材料的使用,尽量采用可再生的材料,例如:玻璃、木材等。另外,在金属建材的使用上,可先利用现代的耐腐蚀技术进行处理,使金属构件的耐用性提升。在构造材料的选择上,可尽量采用纤维板等可再生有机材料,减少沥青等腐蚀性材料的使用。同时,也可以采用一些可循环利用的辅助材料。如采用石灰砂浆代替水泥砂浆作为砌块间的黏合剂,这样便于对砌块进行再回收再利用。(2)建造的可逆性:建筑改造应考虑到修建和加建的可逆性,以免妨碍日后进一步的保护与修复。建构视角下的改造方式就是这种“预见性设计”,注重改造过程的可逆性,有利于建筑的二次改造。在高校建筑改造设计中,可以采用干作业的营造方式进行改造。(3)构造的节能性:建筑的本体,既在于材料,也在于对材料的罗列组织,即“构造”,而构造细部的低能耗体现出建构方式的可持续性。节能改造主要考虑墙体、屋顶、门窗洞口等构造细部的保温处理,提高既有构造体系的热工性能。例如:同济大学文远楼在生态改造中,利用材料的保温特性来对旧建筑进行保温和隔热的处理;并在原建筑外立面窗洞上,采用双层玻璃和断热型外窗框置换了原有单层玻璃钢窗,既增加墙体的保温能力,又保持了完整墙面与连续玻璃窗的对比的历史原貌(图4)。(4)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通过新型材料与构造设计,将太阳、风等自然能源,应用于建筑的保温与采光等能源消耗中。例如:同济大学文远楼在改造中选用了多项生态节能技术:如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及燃气补能系统、辐射吊顶技术、内遮阳节能系统、屋顶花园等等。新技术运用到旧建筑的改造中,在体现构造的低耗能的同时,也使得建筑换发了生机。
3.3建筑功能与空间的拓展与再创作
在高校历史建筑改造中,教学新功能的要求必然带来与原有空间的矛盾和对抗,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对旧有空间形式的否定,所以高校历史建筑功能与空间的拓展与再创作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学办公楼,其前身为学生宿舍楼和老图书馆,其中学生宿舍楼为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建筑师张鎛主持设计。为了维护校园的整体形态,并与其他保留建筑呼应,改造方案部分保留了原宿舍建筑的立面,并在旧楼南侧贴建具有时代特征新楼体拓展了建筑的空间和功能,将宿舍的小空间调整为适应办公需求的大空间,并增设楼电梯。场地南侧为新建办公楼附属建筑,用灰色砖墙与主楼相连强,围合出具有传统合院意境的内庭院,使建筑获得了有机生长。
4.结语
建构包含了艺术、技术以及人文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建构视角下材料管理论文既有高校企业管理论文建筑的改造充分体现了对建筑自身价值和校园文脉肌理的尊重,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的内涵,使高校独有的历史记忆得以延续,为校园的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孙明 龚联 杨叶
相关专题:全国税收征管规范1.0 中国医刊编辑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