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创新创业教育也逐渐被高校所认知和重视。教师作为创业教育的引路人,其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创业教育的效果乃至成败。然而,我国高校创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深陷师资数量少、实际创业经验缺乏、教学理念与方法创新性不足等现实困境。为此,我国高校可以美国、日本和台湾的成功经验为鉴,从顶层设计、合作交流、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构建培训体系、搭建成长平台和建立评价与激励体系等维度来完善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现实困境;应对策略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向纵深推进,创业教育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得到中国政府顶层的关注,更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对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政策上的充分回应:教师对创新创业工作具有主体责任,是推动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创业教育的效果。因此,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师队伍,是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
1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我国各大高校纷纷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基本形成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服务体系。但是,在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几个方面的现实困境。
1.1创业师资数量难以满足创业教育的需求
自我国高校实行创业教育以来,受创业教育美好前景的诱惑,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读创业专业或者选修创业课程,但是创业师资数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创业教育需求。现在很多高校的现实境况是,1~2个老师负责全校学生的全部创业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指导只能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创业教师不仅数量不足,专职教师更是稀缺,我国仅有59%的高校设有专职创业教育教师。可见,师资力量的匮乏已成为困扰和制约创业教育继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1.2创业教育教师缺乏创业理论
基础与实际创业经验具有创业理论基础与实际创业经验的老师,不仅熟悉创业活动各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对创业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和领悟。在日常指导学生的创业活动中,能够全方位的解答学生的疑惑,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但是,创业教育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专家体系,至今也没有接受创业教育的博士研究生,不具备专业的创业教育学科知识的积淀;而且我国高校的大多数创业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便留校任教,缺乏创业历练,他们的创业知识的获取途径通常仅仅是书本或是他人的经历。教师的这种智识背景完全不利于对学生的创业教育以及学生创业潜能的挖掘,无法真正唤醒沉睡于内心的创业愿望。
1.3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缺失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时间还不长,大多数高校虽然重视创业教育,但对创业教师的培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高校创业教师培训的理念还存在局限性和时滞性。绝大多数的创业教师都是临时受命、仓促应付。他们大多都只接受了短暂的创业教育培训,根本没有机会获得在职进修、对外交流等形式多样、系统性的培养,便上岗授课。同时,作为兼职教师的成功企业家大多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授课内容与方法的斟酌和推敲,也几乎没有接受过授课方式的培训,这样就容易导致授课嬗变成了分享人生创业经历和感受的故事会———虽然这偶尔也是需要的,教学传授效果必然会差强人意。
1.4创业教师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涉及课程内容、教材选取、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创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欧美国家的创业教师教学方法主要有传统教学法、模拟创业、工作坊、咨询和指导、参观学习、创办企业、游戏和竞争、实践训练等。而我国当前大多数高校创业教师经验不足,忽视教学方法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仍沿用传统的讲授、测试和论文写作等方式,较少使用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商业游戏等教学形式,更谈不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特色。
1.5创业教师缺少科学的评价与激励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对创业教师的考核与其他专任教师并无二样,大多选用可量化的指标,考核标准单一,如授课学时、课题数量、发表核心论文情况等;几乎不涉及定性的一些指标,如教学方法革新、课堂效果等。在既有绩效评价体系的路径依赖下,创业教师唯有遵从而无法超脱,也就谈不上有多少积极性投入到创业教学中去。同时,创业教育的研究还徘徊在低水平的探索阶段,鲜有与之相关的职称晋升专业,因此,大多数教师仍会将精力聚焦在与自己原本专业相关的研究上。长此以往,势必不利于调动创业教师的积极性,也无益于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2发达国家或海外地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或海外地区开展创业理论研究和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早,创业教育也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内生动能,其积累起来的成熟的、先进的师资队伍的构建的经验与方法或许可为我国高校所借鉴。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并积累了丰富的创业教师培育经验。一是开设创业学博士专业。1977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率先开设了创业学博士学科,对创业学博士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经济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培养。在全美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中,有8%的学校提供了博士学位。二是重视教师创业实践经验,建立专兼教师师资库。据调查,斯坦福大学25%的教师曾有过创业历练。同时,聘请社会企业家作为高校的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一起组成强大的创业教师专兼职队伍。三是为创业教育教师提供成长平台和培训机会。如美国高校成立形式各异的工作坊,主办圆桌会谈、实地考察等,以增加创业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仅如此,还创办专门的机构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例如美国最具权威的创业研究组织—考夫曼基金组织在全美高校里设立创业基金会,帮助教师进行理论研究和创业实践。四是建立与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师的考核与激励体系。如斯坦福大学对创业教师的考核,除了校内的考核委员会之外,还需接受其他世界一流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考核,只有达到一级水平才能作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施行创业教育,至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一是重视创业教师的创业实践。2001年日本实行了“远山计划”,将竞争机制引入国立大学,允许并鼓励国立大学科研人员参与科技企业创新创业,从而丰富了教师的创业经验。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日本高校普遍运用的课堂讨论、案例研究、计算机模拟、角色扮演、情景模式、诊所式教学等方法。三是定期培训创业教育教师。日本已形成创业教师长效培养机制,定期选派高校的创业教师去企业、政府机构学习培训,聘请企业界知名创业人士到学习任教。同时,十分重视建设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团队,积极与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高校开展有关创业教育的学术会议、案例示范教学研讨会等,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台湾地区高校也十分重视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断探索创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突破。一是强制性要求创业教师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台湾高校明确要求,只有具备2年以上的创业经历的教师才能从事创业教育,在理性授课时将实务的经验分享给学生,以更好的发挥创业引路人的作用。二是重视教师教学效果的评鉴体系。大多数台湾高校实行以“学生成效”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如台湾东南科技大学不定期组织跨部门和跨专业人员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评鉴,以更有效、更客观地评价教师。三是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台湾高校通常将教师分为理论性、教学型和实务型三类,进行分类管理。针对教师的不同类别,设置沟通交流的方向,以培养全方面才能的教师。四是不断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台湾地区高校教师日常教学除了采用传统讲授法外,还积极探索采用多样化和整合化的教学方法。如实地采访、个案模拟、市场调查、学做项目整合教学方法等,使学生在做中学,不断强化创业技能。
3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应对策略
3.1重视顶层设计,提升创业教育的地位,树立创新创业理念
“教育发展,理念先行”。顶层设计是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关键。作为高校的高层管理者,首先要从思想上正视与引领,对创新创业型教育观要有全新的定位和客观的诠释,并能够从顶层上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在学校的管理模式、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变革。另外,需要提升创业教育的地位,创业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更不是专业教育的附庸,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完备体系的学科。当然,它需要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深度融合发展。
3.2与国外高校紧密合作与经验交流
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高校的创业教育历经时间长,在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等方面都积累了厚实的基础,这对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依据一定的条件和标准,遴选一批国内高校的优秀专职教师去国外合作高校研读创业学硕士或博士,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与国外合作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聘请国外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来我国高校讲学或学术交流。一个合适的例子就是,2005年11月,美国百森商学院和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为我国商学院进行创业教育研究注入了强大的国际力量。
3.3建立和完善师资队伍培训的机制与体系
对创业教育师资培训,要按照“自培、外培、再优化”的思路,建立和完善创业教师的成长路径,形成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长效机制。为创业教育教师制定周密的创业教育相关的培训体系与培养计划,培训内容既可包含理论层面的知识,如创业学基本理论、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知识;还可包括技术实践层面的知识,如教学方法、模拟操作体验等。针对每次培训,需要制定系统的考核体系,以检验培训的效果,只有通过考核的教师才能继续指导创业教育的课程与实践。
3.4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促进其能力提升
多元化的创业教师成长平台是扩充现有师资队伍力量、培养优秀创业教育师资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应意识到成长平台对创业教师的重要地位,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搭建教师学术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积极组织创业教师参与,不断丰富其创业教育的理论和教学经验。具体方式有,组织创业教师到企业、政府、创客空间等进行实地考察学习;鼓励教师到创业公司参与企业实践与进修;创建产学研教育基地等。通过多元化成长平台的历练,让教师能深刻认知创业的过程,感悟创业的艰辛,体认创业所需能力,从而大幅提升教师的创业素养,为其创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5组建“双师型”结构的专职与兼职教师队伍
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创业教育的一线教师,都认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各大高校应坚持“专兼结合、内修外引”的方针,广开用人渠道,依据学校现有教师队伍数量和知识背景结构的现实境况,聘任合理比例的兼职教师,如聘用行业内具有实际创业经验的知名企业高管、风险投资家、技术骨干力量、地方创业主管部门专家等进校担任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组建起自己的具有“双师型”结构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时,通过兼职教师传、帮、带专职教师,不断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
3.6完善创业教育师资评价与激励体系
高校应该建立健全“态度、能力、实效”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评价体系,并以利益驱动来促进教师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创业教育。具体而言,一是坚持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不仅关注创业教师的课时数、论文数量等量化的指标,更要考核其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的实际效果等;二是鼓励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撰写与创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积极申报创业相关的课题,对在创业教育领域有卓越研究成果的教师,适时进行适当的奖励;三是设立校级创业发展专项基金,设置该基金使用的范围和具体条件,只要完全符合各项规定的教师就能获得基金支持;四是为凸显创业课程的经济类核心期刊目录突出地位,也可施工管理论文将创业教师的课时费标准提高,而对一些无法量化课时的工作量如创业咨询与实践指导,可制定相应的补助标准;五是允许并鼓励教师以各种形式参与学生的创业项目,对所参与的创业项目若获得重大突破,给予创业教师多方面的激励。
作者:刘正安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