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钢琴作品的创新和价值取向

[摘要]钢琴被誉为乐器之首,具有音域广、音色美、音量变化幅度大等优势,是最佳的多声乐器。钢琴起源于意大利,最初只在贵族以及皇室中流行。钢琴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人民最为钟爱的乐器之一。随着钢琴在中国的发展,钢琴作品也开始不断增多,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更加丰富的趋势。尤其是新时期,中国钢琴作品也迎来了创新与改革的新阶段,其价值取向也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新中国;钢琴作品;价值取向

从我国近代音乐的发展历程来看,人们对钢琴的学习热度一直不曾减退,可以说钢琴是一种能够提升学习者气质和修养的乐器,其在音乐领域的优势众所皆知,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近些年来更加为人们所关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时期中国钢琴作品也逐渐丰富和发展,并且显示出了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为了使人们更加了解中国钢琴作品的历史发展趋向,不仅需要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历程进行探究,而且有必要对其文化价值取向进行分析。

1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与创新

1.1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

谈到中国钢琴的创新,首先要研究其发展。钢琴音乐发源于欧洲,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中国钢琴音乐的起步,严格来说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当时的“洋务派”为了展现自身的优势,扩大势力,修建了大量的新式学堂,为钢琴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1915年,我国现代音乐的先驱赵元任先生创作了中国的第一支钢琴作品———《和平进行曲》。这是中国钢琴艺术创作事业的奠基和先驱,为中国钢琴创作人提供了希望和可能[1]。20世纪30年代,我国开始涌现出一批钢琴曲目。这些钢琴作品的创作者在创作意识上更多的是为了听众服务,因此当时的作品十分亲民,并且很快就普及到了群众中。这个时期越来越多的钢琴创作人为了能够创作出与人民群众相贴近的作品,开始研究如何改编音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钢琴作品的创新,人们会更加容易接受。比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摇篮曲》《闹新年》,刘雪庵的《中国组曲》,江定仙的《摇篮曲》等,这些钢琴作品的普遍特征是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演奏技术浅显,能够充分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民族特色,也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作者本身的个性。20世纪中后叶,随着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中国钢琴创作也进入了旺季。很多创作人对音乐创作的技巧、内容等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在多声技法的民族化方面有更深入的探索。因此,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量引人瞩目的钢琴作品,比如马思聪的《舞曲三首》、江文也的钢琴套曲《乡士节令诗》等。20世纪70年代至今,钢琴作品的创作逐渐凸显出中国民族特色,并且在改变歌曲的基础上,对钢琴曲音调基础进行了深化与发展,能够更好地将音乐语言展现出来,充分体现出了创作者的构思以及思想内涵,对国外创作经验的借鉴更为合理。

1.2中国钢琴作品的创新

随着中国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钢琴创作者开始意识到作品创新的重要性。为了更加凸显中国音乐的特色,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高水平钢琴音乐作品,中国音乐创作人应该客观看待钢琴音乐创作的现状,并立足于钢琴发展历史,合理融入新的创作思想以及元素,突破改编音乐的桎梏,找到我国钢琴音乐发展的路径[2]。新时期的钢琴作品创作创新的核心在于求新、求变,那么如何才能够赋予钢琴创作更多的创新意义呢?不可否认,我国钢琴音乐是在传统民族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普及钢琴音乐,从改编之路出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新时期,从音乐多元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新手法显得过于单一,这也正是多年来我国钢琴作品一直无法得到世界认可的原因。想要突破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瓶颈,必须要拉近中国音乐创作与世界音乐创作的距离。钢琴艺术的发展依赖于创作,而创作的内部动力是创新。目前我国钢琴作品创作在“继承”方面做的非常好,但是在“创新”上略显不足[3]。从中国钢琴改编曲目成功这一点来看,先辈们已经为我们奠定了良好的创作基础,我们应该学会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做到海纳百川、集思广益,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才能够走出一条属于中国钢琴作品创新的道路[4]。1.2.1明确创作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创作的第一步是明确创作的方向和内容。要从新时期钢琴音乐的总体趋势以及中国钢琴事业发展需求出发,创作要具有真情实感,能够反映现实生活,做到面向社会、面向人民群众,从生活中获得创作源泉。1.2.2既要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又要积极求新、求变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散发着浓厚的民族风情以及文化内涵。新时期的音乐作品创作不能脱离传统的文化思想。要合理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科学地进行创新。通过艺术创作实践,将不同音乐元素进行整合,在不断摸索过程中,找到一个最佳的组合、最佳的状态。1.2.3将创作实践与表演实践联系起来任何艺术都不能脱离实践,音乐需要实践来验证,因此创作者应该将创作实践与表演实践联系起来。多年来,我国在这个方面做得并不好,尤其是在器乐创作上,国内除了协奏曲《黄河》之外,少有具有群众基础的作品。由于缺乏系统化的乐队配置以及钢琴独奏技术,创作者无法有效获得信息反馈,所以也很难充实自己的作品。创作与表演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交融,才能推动了中国钢琴作品的创新。

2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新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在我国钢琴作品创新的过程中,文化价值取向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音乐作为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创新与发展离不开正确、科学文化价值观的支持。

2.1“柔顺静态”的文化价值取向

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在音乐领域方面讲究动静结合、天人合一。在这种哲学观点的影响下,中国钢琴音乐也呈现出一种特有的“柔顺静态”的特点,这种价值取向在新时期的钢琴作品创新中是不能摒弃的。创作者应该深入研究“柔顺静态”的深层含义,将其中的平和、安稳以及柔顺充分体现出来。所谓柔顺并不是柔弱、软弱,而是对自然生命的一种尊重,是崇尚自然的体现。中国文人喜欢追求自然平和、恬静悠远的意境,因此钢琴作品中也逐渐被渗透了这样的思想。在这个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是黎英海改编曲目《夕阳箫鼓》。其虽然是改编曲目,却充分体现了新时期钢琴作品创新的要求,将中国传统民族技法融入钢琴创作中,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人们听罢,仿佛看到皓月当空、山水融合、渔舟晚归的场景。

2.2“含蓄内敛”的文化价值取向

儒家思想与道家、佛家思想结合,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一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而在其中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价值取向就是“中庸”。“中庸”思想讲究“中和之美,含蓄之美”,受此影响,我国钢琴作品创新也应该坚持“含蓄内敛”的思想。第一,钢琴创作要具有深意,能够反映精神实质内容,有耐人寻味之意。新时期钢琴创作应该体现出这样的艺术之美,这样才能够更加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观,为钢琴艺术在中国普及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在这个方面比较具有代表价值的作品有《采花》《茉莉花》等。而最典型的是陈培勋创作的钢琴曲《思春》。本曲有三个部分,首先是春雷滚滚,象征着年轻人情窦初开,接着通过静谧的小曲表达了少女的内敛的情怀,最后进入高潮阶段,给人一种激荡人心之感。此曲可谓新时期钢琴作品之佳作,它充分体现了中国钢琴文化中的“含蓄内敛”的价值取向。

2.3“淡景重情”的文化价值取向

人的情感包括很多形式,比如喜、怒、哀、乐、嗔等,这些情感的形式正是音乐创作的媒介。中国钢琴作品创新应该充分依托情感的烘托,将作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淡景重情”的文化价值取是情感在钢琴作品创作领域的集中体现,从此出发,创作者应该重视情感的抒发,兼顾形神。能够体现这个方面的典型作品有《黄河》《春江花月夜》等。创作者将钢琴特有的情感表述优势运用到了作品中,将优美的自然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充分抒发了出来。人们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能够很快融入到音乐的意境中,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2.4中国民歌文化及中国戏曲文化融为一体

在钢琴作品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戏曲的融入,这些作品往往聚集了劳动人民的为大智慧,不仅体裁多种多样,曲调也十分丰富。比如,殷承宗等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是在冼星海先生《黄河船夫曲》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民间船工号子音调进行了充分利用。再如汪立兰先生《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充分利用了陕西民歌“信天游”的旋律。这些富有民歌特色的钢琴作品,不仅彰显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为新时期钢琴作品的创新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另外,中国戏曲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在钢琴创作上也彰显着绝对的优势。中国戏曲种类丰富,为新时期钢琴作品提供了文化的土壤,赋予了更多的艺术价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河南曲牌》。观众在听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地方风格色彩以及文化韵味。

2.5中国钢琴音乐与中国的绘画意境融合

国画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如果能够将中国化的意境与钢琴创作相结合,必然会推动我国钢琴创作走上更高的层次。很多音乐创作者将钢琴创作与国画意境相融合,创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比如汪立三先生创作的钢琴曲《涛声》,是中国钢琴音乐与国画意境相融合的代表作。

3结语

钢琴音乐艺术于新中国建立之后开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国出现了大量具有中国音乐文化特色的钢琴作品。20世纪90年代,中国音乐文化价值取向问题被提出,并开始逐渐渗透到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创新过程中。中国音乐创作人开始意识到文化价值取向对于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意义,更多的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优秀钢琴作品被创作出来,促使我国钢琴音乐文化艺术步入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牟媛.高师《钢琴》课程的文化价值取向[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9.

湖南职称 [3]苗艺璇.中国古诗词文化与钢琴音乐的融合[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4]赵娟.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作者:康勤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钢琴作品的创新和价值取向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190339.html

    相关专题: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地球物理学报


    上一篇:控制器刷写效率的软件开发方法
    下一篇:略谈移动通信无线网络优化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