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新制度主义下的高校党建

一、高校党建制度中的现存问题

(一)内生性制度负面化

诺思指出,一个成功的意识形态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必须克服一个问题———“搭便车”,即有人不承担任何代价而享受集体行动的利益,并进一步指出,解决“搭便车”问题有两个基本措施,一是将集团成员控制在适度的数目水平上,一是加强对组织成员个体提供选择性激励[4]。但是,随着高校党建规模的扩大,党建工作对个体行为的组织控制力相对减弱,再加之市场经济的弊端逐步延伸到高等院校,市场经济中充斥的利益至上、拜金主义以及权钱交换、关系主导等等不良现象也出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成为一些固有的惯例和潜规则,“搭便车”行为屡禁不止,影响着党员发展与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上述现象制约了高校党建的健康长效发展,长时间积累下来,容易导致党内外对组织制度的严肃性、意识形态的先进性的误解。

(二)嵌入性制度过密化

制度规范在高校治理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和相关部门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加强高校基层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一系列加强高校党建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等相继出现。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全党全国范围内掀起“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系列集中性的教育活动,高等学校是其重要的开展阵地。地方高校还根据本校的实际状况,详细拟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规章制度,如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制度、高等学校党委工作规定、校长工作规定、领导干部任期制等。另一方面,高校自身为了配合上级党委的文件精神,往往自创一系列规章制度。有调查显示,仅2008年一年时间里,某高校以学校党委名义制定下发的各种文件和制度规定就达40个之多。这些过于繁杂的规章制度使得高校党建的实际收效甚微。

(三)正式制度滞后化

相对于社会政治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和高校党建工作快速发展的步伐,高校党建的正式制度供给量常常显得不足,更新速度常常显得缓慢,其主要表现在:制约党建工作的正式制度数量充分,有文案可查,但大多是自上而下的成文,缺少具有校本特色的正式制度;重视意识形态刚性的贯彻与体现,但缺少将正式制度贯彻到组织行为各环节、各要素的推进与保障机制。这种滞后性使得高校党建工作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求,难以有效引导、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使得许多制度规章条例只是流于形式,其内涵很难贯彻。

(四)非正式制度单一化

非正式制度虽然被统一化、强制化,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依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非正式制度的形态表现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学生社团主题活动强化校园文化的意识形态内容和表现方式,可以引导参加入党培训、校内党校学习的积极分子形成群体性行为,为其他同学树立典型作用,还可以通过聘请教师党员担任学生思想发展导师构建师生互相促进发展的党建文化。然而,当前高校推动党建工作的非正式制度还较为单一,大多通过宣传、教育树立典型进行推进,对影响着组织要素发挥其价值作用和组织中个体行为的非正式制度的潜力发掘不够,很难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在高校党建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单一化,影响了非正式制度灵活性的发挥,使得其对于正式制度的调节和补益作用很难落到实处。

二、高校党建的制度化方向及其策略

(一)净化校园,改善内生性制度环境

关于制度的一种解读是“一种从文化共同体出发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政治生活是根据拥有共同文化经历和视野的共同体所共享的价值和世界观组织起来的”[5]。高校党建有效的内生性制度、非正式制度,应该是在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中滋生起来的。高校整体校园环境,是高校党建工作中不可忽略的背景性因素,直接关系到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和成效。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精神信仰、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校园的内生性制度环境,使得高校党建过程中的制度与高校社会环境中内生的民主、科学、进取精神相契合。

(二)删繁就简,增强嵌入性制度针对性

由于高校在社会中地位重要,影响深远,我党自上而下推进的党建政策、活动较多,地方高校往往疲于应对,具体工作也流于形式,很难深入开展,切实发挥成效。因此,对高校党建中的嵌入性制度进行删繁就简,去除名目繁多的活动形式,紧紧抓住活动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有针对性地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方式和执行计划,紧抓高校学生党员、教工党员的不同性质特征和群体特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推进和开展高校党建工作。

(三)与时俱进,提升正式制度实时性

任何思想精神与制度规则一旦与时代脱节,失去了时代特征和内涵,便不具备长远发展壮大的基础性条件。高校党建制度也是如此。高校党建制度必须适应新时代信息化的浪潮,积极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积极利用先进的科技条件推进党建工作,例如建立网上党员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等,同时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建立长效机制。依靠信息网络技术,高校党建工作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得党员能够实现实时的交互和沟通,实现异步通信、异步讨论,一方面便于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得活动内容更加科技期刊丰富,既增强了活动的可执行性和可接受性,又赋予了高校党建工作在时空上无可比拟的实时性与优越性。

作者:滕士涛 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新制度主义下的高校党建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189387.html

    相关专题:贺州学院 测验


    上一篇:艺术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下一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困境及发展策略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