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营销伦理问题及对策
一、企业营销伦理问题的表现
市场营销过程依次为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营销方案的制定及营销方案的实施三个阶段,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关键在于市场营销调研;营销方案的制定主要是对收集的原始数据和二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优化的营销组合策略;营销方案的实施是将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本文主要从前两个阶段入手来分析企业营销伦理问题(见表1)。
(一)市场调研中的伦理问题
市场调研中的伦理问题涉及到受访者、委托人和调研人员三个方面。首先,受访者对于营销活动至关重要,依赖于调研得到有效信息,营销人员才能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而在现实生活中,调研人员利用某种影响力强迫受访者完成调研、未经许可私自泄露受访者个人信息、利用调研作为某种促销手段等伦理失范行为不绝于耳。其次,在实际调研中,调研人员可能会做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比如有意隐瞒信息、篡改调研数据、随意改变调研流程以及将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等。最后,委托人必须依约支付调研经费,全面公正地发表调研成果,不能断章取义误导消费者,否则就是伦理失范行为。
(二)营销组合策略中的伦理问题
1.产品策略中的伦理问题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产品是能够提供给市场以满足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东西”,由此可见,不能向消费者提供具备基本效用和服务功能的产品策略即具有伦理问题。产品策略中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安全问题,比如有缺陷的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产品中含有有害化学元素、假冒伪劣产品等。二是产品包装问题,比如复用包装策略、附赠品包装、欺诈性包装等。三是缺陷产品召回问题,产品召回制度是针对设计或生产有缺陷从而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或生态环境的产品而制定的,目前在我国,产品召回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企业不及时公开召回信息、部分召回、召回渠道窄等。2.价格策略中的伦理问题合理的价格策略不仅要遵守法律道德的基本要求,还要以成本、消费者和竞争者为导向来制定。定价策略中的伦理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妨碍公平竞争的定价策略,比如针对不同买主索取不同价格的歧视性定价、企业相互串通建立“价格同谋”、以“价格战”为表现形式的掠夺性定价等。第二类是消费价格的合理性问题,主要是讨论企业的定价行为对消费者的影响,比如价格欺诈、误导性定价、价格暴利等。3.渠道策略中的伦理问题分销渠道指的是产品从生产商到最终消费者的路径,渠道策略对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渠道策略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渠道设计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中间商、竞争者等特性。二是经销商之间窜货行为的发生。三是逆向渠道建设不完善,没有合理的利用废弃品,产生浪费和污染。四是在直销活动中普遍存在侵犯消费者隐私权、欺诈等问题,同时非法传销也难以杜绝。最后是灰色市场的存在,大大损害了商标所有者、制造商、消费者等的利益。4.促销策略中的伦理问题促销策略旨在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促销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刺激其购买欲望从而实现销售增加。因此,促销策略中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这四种促销方式上,一是在人员推销中的伦理问题,如推销人员对消费者进行高压劝说、误导宣传等,并在推销过程中有意诋毁竞争对手。二是在广告中的伦理问题,内容缺乏真实性、与竞争者进行比较、涉及敏感话题等的问题广告在现实生活中尤为普遍。三是公共关系中的伦理问题,指的是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问题关系,主要是危机公关的不妥善处理。四是营业推广中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参与展销等短期推广活动的多是积压或不合格产品、售后服务滞后等。
二、企业营销伦理建设的对策研究
企业开展营销伦理建设不仅会赢得竞争优势、提高品牌声誉、提升企业价值,最终也会实现利润的增长,这既不违背企业追逐利益的本质,又增加社会的总体福利,是一种“义利结合”。在现行的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下,营销主体须综合考虑企业绩效、消费者需求以及供应商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实现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可持续发展。
(一)内部环境建设的对策
1.塑造优秀的企业伦理文化现代企业应当将中国优秀的传统伦理思想与国外先进的伦理文明融合,将国外的伦理文明中国化,用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驾驭国外的伦理文明,以此建立起适合自身生存发展具有个性化的企业伦理文化。通过获取自身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构建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逐步融入并影响员工的行为,并内化为员工自身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从而变他律为自律、变被动接受为自觉践行,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秀的企业伦理文化,既减少不必要的摩擦与冲突,又激励员工履行共同的伦理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于无形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2.设置相应的伦理机构在企业内部设置如伦理委员会等类似的伦理机构,制定奖惩机制和保护机制,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营销伦理相关工作。伦理机构制定企业、管理者、员工等在营销活动中所要遵循的伦理规范、准则等制度,并将伦理因素考虑到绩效衡量中,即在评估业绩时,不仅要考察行为的经济成果,还要考虑行为的伦理后果,从而实行综合奖惩措施。伦理机构需建立正式的保护机制和专门的渠道,使那些面临伦理困境的员工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放心地举报伦理问题或告发践踏伦理准则的人。3.培育伦理型企业管理层美国学者BaumhartRaymondC.于1961年、BrennerSteve等人于1977年以及PosnerBarryZ.等人于1984年分别对经理人员做了三项研究,均要求被调查者对影响不道德行为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研究得出:“上司的行为”这一因素的影响程度最高;另有调查表明企业管理层是企业商业伦理规则的主要推动者,因此,培育伦理型的企业管理层、提高企业管理层的伦理素养是促使员工提高伦理素养的关键。管理者必须自觉提高自身伦理修养、必须在任何时候都严格的带头遵守企业伦理文化准则,从而树立自身的领导权威并影响员工的行为特征。4.提高企业员工伦理素养彼得·德鲁克明确指出:“‘绝不明知其有害而为之’是专业人员伦理的基本准则,是公共责任伦理的基本准则。”由此可见提高员工伦理素养的必要性。企业可以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如开设伦理讲堂、组织伦理教育讨论会等来提高员工的伦理素质,此外,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一言一行树立起正确的伦理标准,最后,企业还可以通过有效的奖惩机制来影响员工的行为,向员工传递强有力的信息。从而使得员工不去从事各种反伦理行为,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企业员工积极配合企业反伦理行为揭发与监督。5.建设伦理型营销组合策略从一定意义上讲,产品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产品策略是否正确,是企业成功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伦理营销注重产品的诚信形象、积极建设诚信产品策略。伦理型价格策略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发生价格欺诈、哄抬物价、价格歧视等不正当价格行为,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守信的原则进行定价。企业要建设伦理型渠道策略,首先要慎重选择分销渠道,其次要注重对分销渠道的管理,促使分销渠道的畅通和有效运作。促销策略建设中的推销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在广告方面,企业应当避免发布虚假广告、进行虚假宣传等,以诚实信用、真实、合法的原则开展广告活动;企业在进行营业推广时,需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在公共关系上,要以活动的客观条件和真实情况为依据,并注重活动的真实性、灵活性等。
(二)外部环境建设的对策
1.完善经济伦理法律制度,遏制失信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建立了一系列涉及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一种约束,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的企业的伦理化进程,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比如,我国目前法律体系仍不健全,一些法律规定模棱两可,为不良商业行为的存在埋下了隐患,而目前市场上猖獗的道德滑坡也说明了法律的执法强度不够。现行法律对企业失信等伦理失范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大量制假造假的非法利润要远远高于法律的惩罚额度,因此,应当着重于设定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方法与程度、改变失信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以及拉大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利差等方式来有效的遏制失信行为。2.健全政府职能,建设全民监督网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指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而目前政府仍然存在干预过多、监管不到位、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因此,健全政府职能是促进政府职责和作用发挥的重点。同时,促进社会监督、媒体舆论、政府监管等全民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通过健全全民监督网、建立有效的举报激励机制等途径,从外部环境上保障政府职能的正确转变。3.完善行业制度,发展自律新形式在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建立严格的行业伦理制度和监管机制,规定协会中企业的义务和权利,制定相应的行业营销伦理规范以及对营销伦理失范行为的处罚规定,并接受行业内部的监督以及社会舆论和消费者的监督,促使行业协会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公正合法经营。总结和借鉴国内外行业自律的新形式,如建设性的行业指引、网络隐私认证计划和技术保护的模式等,结合我国相关特殊国情发挥其独特的作用。4.促进营销伦理研究,提高营销伦理理论水平在国外,一流商学院均相继成立了企业伦理研究中心,如卡内基-梅隆大学商学院成立了“企业责任国际研究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成立了“领导与伦理研究中心”,与此同时,国外院校还注重对学生的伦理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判断能力。而我国对企业营销伦理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因此应多借鉴国外优秀的伦理理论、发展适合我国企业的营销伦理理论、提高营销伦理理论水平,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营销伦理建设的需要。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昭示着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代,在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营销伦理的作用也持续凸显。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导向下,以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目标,立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分析企业营销伦理问题,是寻求解决营销伦理失范问题的有效路径。营销伦理对于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营销伦理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带动企业的全面发展、提升持续的竞争力,还影响着消费者、竞争对手、环境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作者:马玲 吴秀莲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二篇:企业营销面临问题与对策
一、房地产企业营销环境分析
依据麦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房地产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如下:a.现有的同行业竞争者:同一城市的房地产企业。b.潜在的竞争者:许多上市公司、大、小型房企、保险企业、制造业等众多民营企业。c.替代产品的威胁:2010年以来,大批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应运而生。d.顾客讨价还价能力的加强。由于同区域、同时期,市场供过于求,且产品同质化强,客户得以较为从容的进行选择,顾客的议价能力相对加强。e.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上升。⑴来自上游的加价压力,建材价格不断上涨。⑵人力成本上升:由于巨大劳动力需求及国家不断出台的劳动用工制度等原因,促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用工成本不断提高。⑶土地供应市场2010年以来,在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下,地方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切实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⑷资本供应市场。房地产开发行业是资本密集性行业,离不开外部资本融资--银行贷款,但在近年来国家所采取的紧缩货币政策下,整个资金供给市场流动性欠佳。且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使得房地产企业在融资及获得银行贷款、资金供应面临更大困难。
二、房地产企业营销面临的主要问题
1.住宅产品的定位。前期定位的准确性,关系到整个营销策略拟订。所以,能否对房地产项目进行正确的定位,是该项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问题,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房地产公司的发展战略。2.销售策略的制定。一方面是宏观调控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同一城市各类竞争对手的威胁,产品供大于求、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因此,除了要做好产品定位问题,项目整体营销策略的确定,就成为决定该项目开发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应根据客户市场需求调查结果及项目定位人群的需求特征同时考虑主要竞争对手的策略,设计其合适营销组合策略。3.树立品牌形象。品牌对开发商的影响程度不可低估。项目品牌营销能力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后期的品牌形象塑造工作仍是一个重点。4.后期售后服务管理。目前,市场上很多开发商只注重前期的房屋开发、中期房屋销售,却往往忽略后期房屋的售后服务、物业服务提供:如不能按合同如期交房、房产证不能按期办理、交房后质量被发现有问题不能按合同修葺、物业服务态度差等。从短期来看,开发商节省了利润,但从长期来看必然有损企业形象、品牌形象,且对于其后期房屋的开发及销售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后期营销策划时,应重点考虑如何加强后期售后服务监管。
三、房地产企业营销的对策
1.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房地产企业应以环境分析为基础,同时结合自己所在区域消费者的房地产需求差异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找出自己的目标市场,并进行定位。最终结合自己目标市场的特点制定合适的营销组合策略。2.加强对相关主管部门的公关力度。根据经济学原理,在任何的市场上,为了打破准入壁垒,企业都需要运用手中的资源来积极的去赢得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而这对于房地产企业也不例外,企业应该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从政府主管部门处为自己争取到权利及开展商业活动的便利。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尽可能的去获取一定的政策红利。3.加强售后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具有房地产专业售后服务的企业不足5%,房屋不仅是人们的居住场所,现在越来越多的业主需求的是从居住到心理的满足。企业需要通过完善的售后服务实现品牌的延伸功能,提高附加价值为了赢得客户,商家们绞尽脑汁,努力使售后服务尽善尽美以求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房地产的售后服务将长达几十年,因此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完成一个房地产项目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和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开发和销售只是建设品牌的初级阶段。按照我国70年的使用期,企业的品牌更是决定于长期的物业管理,而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物业管理的疏忽,很多设计精良的房屋产品受到人们的责骂,因此强化物业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要做好售后服务管理应注意从以下方面加强:第一,开发企业自身应提高售后服务意识,针对售后可能出现的投诉、纠纷问题,以积极、认真态度处理;第二,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机构,专门处理相关售后问题;第三,售后服务机构加强内部管理;第四,上级部门加强对售后服务部门监管。4.建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营销战略。广告宣传只是房地产营销的一部分,在今天这样一个房地产行业高度发展的时代,单靠广告宣传已远远不够了。各大品牌房地产商已逐渐意识到,如果房地产消费者的实际感知价值超过原有预期,消费者就会形成高度满意,而这种高度满意有助于该品牌形象的提升,并建立忠实客户群体,当今的消费者需求日益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对住房商品除了关注其舒适性、经济性、功能性,还追求:美观性、私密性、品味性、身份象征等,所以,房地产商不能像以往那样片面追求差异性及卖点,而应深层次、多方位挖掘消费者需求。
作者:高亚娟 单位: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
第三篇:供电企业营销管理问题
1供电企业创新战略
供电企业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然会选择积极的市场营销方式,面对现有的市场条件,供电企业必须要走不断营销创新的模式。1.1管理创新。营销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规范内部管理流程,实施过程控制。通过制定严谨的工作流程制度,明确员工的岗位责任,明确按劳分配制度,实施营销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必不可少的营销管理手段。1.2观念创新。供电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企业的营销观念,在管理上充分认识到营销对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服务于营销工作的需求为目的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完善营销奖励机制,建立现代化的营销体制。1.3手段创新。作为公共服务型行业,由于电力行业的基础性和服务性属性,使得其在各地电力销售模式基本上是一样的,但在各地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版本多样,不利于统一管理,在对客户进行服务时,容易产生混乱,需要相关部门对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基本模块进行统一,创新服务手段,改进服务模式,增加服务质量。1.4技术创新。在进行技术创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依据市场需求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电力营销软件,依托互联网促进电子商务技术在电力营销流程中的应用;依托现有的供电系统信息管理基础,加快营销环节的电子化服务流程管理;依托现有技术,实行网络电子付费方式,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服务网络;通过网络和传媒系统,宣传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以电代柴的新型电器产品,通过引导消费,自己用电需求和消费,推进能源结构的合理调整。1.5服务创新。以满足客户需要为核心建立主动的销售,跟踪分析市场变化,及时和准确地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引导客户使用新的用电需求,对供电服务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逐步提高供电服务的质量和水平。1.6市场创新。要想在营销市场上进行创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首先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度资源,增强对城乡居民生活,农村和第三产业等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广阔前景的市场进行开拓,其次要增加供电质量,减小维修停电次数,实施零点检修作业,争取无故障的提供电力服务;最后需要开发完善电网的运行状况,适应当前的环保需求。
2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战略实施程序
2.1实施战略合作.共同开拓电力大市场。供电企业要积极同包括用电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新型电力产品的生产企业等关联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合作挖掘现有用电市场潜力开拓新的用电市场扩大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2.2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供电部门要改革机构设置建立全员与全息营销机制。应成立专职部门来统筹整个市场营销,这样有利于对电力市场需求的总体评估和营销总策略的制定便于组织统一的多层次的营销活动。健全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电力营销规章制度,建立一套纵横连锁,互相协调的责任体系严格考核奖罚分明。2.3加强客户沟通充分重视投诉和建议。方便企业要重视客户的投诉以及建议,根据客户的意见找出服务中的不足,以及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处理过程中及时改进,提高员工服务素质,主动为客户排忧解难,使客户真正的满意企业的服务,与客户保持沟通,对意见进行及时反馈。2.4业绩管理及评价。通过将目标管理与电力营销业绩管理相结合,确定基层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目标,通过严格的制度规范每一个营销人员的行为,是销售电量,线索可靠性,电费回收等营销指标与员工个人的收入相关,与员工的业绩以及评价相关联。2.5转变供电部门的观念。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树立全新的市场观念,以优质的价值规律关键和服务观念进行市场服务,强化市场意识,主动进行市场预测,改变被动应对市场变化的供电观念。2.6供电企业营销管理新形势下有效的培训。要做到对新形势下的营销管理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首先需要对企业的高层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论培训,适当地引入外部的培训,咨询公司参与,以创新的眼光审核电力营销工作,了解行业内先进企业的做法,从中找到适合本单位现状的解决方案。
3供电企业营销战略管理措施
3.1强化反窃电工作力度。要大力宣传《电力法》,加强监管把窃电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采用科学的计量方法运用先进的计量设备使用负荷监控系统,让窃电者无隙可乘,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公布窃电举报电话。3.2全力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合理搭配人力资源,建立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加强对企业生产流程的本管理,在生产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降低管理成本。3.3重视员工教育。建设高素质市场营销队伍。加大员工的培养力度,使员工在丰富多样的培训形式下掌握高科技现代化的操作技能和管理知识,提高职工适应市场竞争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3.4努力减少电力在途损耗。供电企业应该尽量的采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节能设备,加强供电过程的管理工作,降低管理所好,设备和线路,进行技术革新来减少电力再输送途中的损耗。3.5购质优价廉的电力产品。供电企业可以在不断规范完善的电力市场中,采购更多的质量合格,价格具有竞争力的电力资源,低廉的价格可以保证供电企业利用成本优势获得领先的战略地位。
4结束语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并不断的生存及发展下去,供电企业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认清当前形势,与时俱进,正确地确立可以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供电企业必须加强在营销策略方面的创新,逐渐适应市场竞争的电力营销新政策。
作者:陈建强 单位:山西省襄汾供电公司
第四篇:烟草企业营销环境及对策
一、烟草企业劣势分析
一是体制性障碍。中国烟草企业与跨国烟草公司相比,在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等方面仍不够完善,在资源和权属方面无法得到根本保障,不能按市场竞争法则充分发挥自主独立经营实体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对“专卖专营”制度性依赖过强。许多烟草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理念,对自己的目标和定位不清楚,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市场适应能力较弱。“走出去”拓展境外市场的经验和能力严重不足,在国内市场承受外来竞争压力的素质也较为欠缺。四是品牌过多过散。卷烟工业尚处于分散状态,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且规模较大的名牌产品,散和弱依然是制约中国烟草做大做强的一个软肋。五是自主创新程度和能力不强。一来烟草行业没有树立自主创新的观念,在自主创新上认识不深。二来烟草行业未有效建立自己发展的自主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六是高素质人才紧缺。在烟草专卖管理体制的保护和约束下,从业队伍发展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缺乏与外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一些适合烟草行业需要的高能力人才还无法进入。
二、烟草企业面临的机会
首先,经济的全球化为中国烟草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的环境及条件。其次,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城乡二元结构的加快破解,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逐步构建,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着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客观上有利于卷烟销售数量的持续增长和结构的优化提升。另外,烟草企业还采取一系列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顺应了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外部环境方面赢得了主动权。第四,目前全国成年吸烟人数超过3亿,男性吸烟率达52.9%,居于世界前列,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烟草生产和消费量的第一大国。第六,合作双赢带来新机会。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与跨国烟草公司展开竞争与合作,为中国烟草企业提供了许多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也带来很多有利的发展机遇。
三、烟草企业面临的威胁
一是消费理念转变的影响。随着国家各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以及无危害香烟替代品的研究及产品开发上市,以购买和消费“高档高价卷烟”为主的顾客群体极有可能不断流失和转向。对中国烟草企业的发展和生存与将产生不小的影响。二是政策的影响。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和中央“八项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特别是《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及《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台以后,行业负面信息发酵越来越快,整顿规范工作已经成为烟草企业的“高压线”。三是控烟和反吸烟的影响。全球反吸烟运动高涨,尤其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签署生效,使得烟草产业发展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四是反垄断的影响。国际国内加快了反垄断步伐,加上要建立公平分配机制的呼声非常热烈,打破垄断总有一天会来临。五是跨国公司的直接冲击。中国烟草企业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如英美烟草公司等几大跨国烟草公司的冲击,在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压力不断增大,由于跨国烟草强力渗透将导致中国烟草原有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和收缩。
四、应对策略
“SWOT”分析法通过罗列S、W、O、T的各种表现,可以形成一种直观的企业竞争地位描述,如图所示。通过对中国烟草“SWOT”的简要分析,可以得出其未来发展的战略组合方案,即在立足于坚持烟草专卖制度等优势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同时要不断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和总体竞争实力。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内部规范管理,全面提升销售网络及现代物流运作水平;进一步推进科技兴烟战略,加强降焦减害研究,降低吸烟的危害性,同时要培育出具有竞争优势且相当规模的名牌产品,加快中式卷烟的研究和推广;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争取在国际市场取得相应的份额;进一步加强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以“两个利益至上”为核心的行业价值体系,树立起烟草行业负责任的良好社会形象,早日实现中国烟草人的“中国梦”!
作者:迟凯军 倪莎 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