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政策引导: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舆论阵地的指导地位
网络的开放性必然导致网络成为各种意识形态、各种社会思潮的聚集地,特别是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便利。近些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中国改革开放之机和自己在技术、资金、人才上的优势,叫嚣着要“用互联网崩裂中国的长城”。他们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手段,传播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目的是逐渐消解和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面对各种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冲撞与交流,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变化,从容不迫,明确定位,把握好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是世界上最先进、最科学、最严密的思想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3]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也不例外,必须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当前要特别注意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占领网络阵地,时刻警惕非马克思主义观点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占领网络舆论阵地。针对网络受众提出与探讨的各种敏感问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原理、原则和立场、观点引导作答,推动网络受众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提升网络受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自觉性和认识能力。只有网络受众的多数具备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能自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考问题、判断是非的时候,网络上对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才能是科学、理性和有序的,不良言论和反动观点的蛊惑影响才会降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是网络引导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列宁曾指出,“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4]提高党和政府在网络上的政治影响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始终牢记的重要职责。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都要懂得,只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被网络受众熟知,才能成为他们遵循的规范和行为的向导。只有党的执政主张和执政理念被网络受众认同和接受,他们才会自觉拥护党的领导,信任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要及时向网络受众宣布、传达党的工作动态、政策走向和理论主张,当网络热点问题出现时,网络受众对党和政府的意图如有误解,思想政治教育者决不能含糊其词,更不能迎合网络舆论,要旗帜鲜明地加以解释和澄清。
二、事实引导:重视调查研究,用事实真相阐发道理,引导网络受众树立追求真理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认识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是“决不要撒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5]雄辩的事实最具有说服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舆情引导的有力支撑。一个网络舆情事件发生以后,或者一条重要信息被发布上网以后,网络受众出现各种态度是难免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如何面对舆情,当然不是为舆情的当事者或有关的责任者开脱,而是“要拿事实给人民看,”[6]298及时、全面地转载权威部门发布的事实真相,为网络受众了解事情真相提供确切的资料,并且努力做到最大范围的传播。只有事实真相传播的范围越广,谣言传播的空间才会越小。在及时、真实、全面的事实真相面前,有时思想政治教育者不需要刻意地引导,网络受众自己会作出正确判断。即使有些人想借机发泄情绪,或者恶意造谣中伤,谣言也会不攻自破,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不仅如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1]123“据实讲解,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6]144把最真实、最客观的情况向网络受众反映,促使网络受众对我国建设形势、客观条件、发展前景形成比较理性的认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辉煌的成就客观真实地证实了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转化为网络舆论的优势和网络受众的共识。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困难与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对网络舆情引导时,更要正视。引导网络受众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任何成功的先例可循,需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多方面探索,而这个探索过程是没有止境的。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舆情的事实引导也是弘扬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作风的良好契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网络受众重视调查研究的作风和求真求实的态度,让网络受众认识到重要的言论必须有根有据,反映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必须是在调查的过程中通过全面、细致的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研究问题得出的,不是主观、片面、偏听、偏信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针对网络受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根据自己掌握的事实发表观点。当网络舆论出现一面倒的态势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真理,敢于实事求是。
三、利益引导:围绕网络受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引导网络舆情,尊重网络受众的利益诉求和价值
多元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愿望也日益多样化。”[8]250网络作为社情民意重要的表达渠道,人们通过网络这一载体以意见、观点以及评论的形式表达着自己的利益诉求。网络社会是多元的,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利益群体的诉求都可以通过网络阵地来表达。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引导网络舆情时,既不能简单封杀,也不能粗暴压制网络言论。要尊重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从不同利益需求和政治立场出发进行的舆论表达,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以维护好、实现好网络受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为出发点,通过系统性的整合、提炼舆情中的意见、言论,分析出网络受众的真实意愿,利益诉求。把网络受众最关心的内容、角度作为引导的切入点,以更加人本的方式影响网络受众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功能,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协调网络受众不同的利益诉求。只有尊重网络受众的意愿、理解网络受众的心声,照顾网络受众的感受,贴近网络受众的心进行引导,说他们最想说、最想听、最受用的话,才可能让更多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中的网络受众在引导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运用惠民利民的好政策,向网络受众表明党对于他们合理的利益诉求的立场和态度。努力把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整合到主流意识形态中,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形成主流意识形态忠实的支持者和拥护者,实现社会和谐。
四、文明引导: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引导网络受众树立文明、理性、平和的网络参与心态和表达方式
“网络社会”又称“虚拟社会”,网络空间的虚拟化特征使网络具有隐匿性的功能。网络受众在网络上可以借助网络虚拟技术隐匿和篡改自己的性别、年龄、身份等真实信息来隐瞒自己的各种网络行为,这就导致了某些网络受众的个人放纵。在参与网络活动时,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责任,随心所欲地传播不真实信息、有害信息,发表意见语言低俗、粗鲁,讨论问题固执己见,对不同意见攻击、谩骂甚至威胁。网络文明对网络舆情有重要影响,这些不文明的网络语言、极端观点、过激情绪很容易引发网络受众之间思想观点的对立和不必要的争执,还会影响接受信息的客观性,影响不同观点的表达,甚至直接导致极端网络舆情的出现。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重礼仪、讲礼让、待人谦和、以理服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广泛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其中“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这些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中讲文明、讲礼貌和语言美是很重要的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设和谐文化”[8]660。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公民素质的要求中提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9]。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由此可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10]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需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网络受众清楚的认识到遵守网络规则,维护网络秩序是每一个网络受众的责任和义务。当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无论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提供者,还是作为信息的接受者、使用者,网络受众都要遵守网络相关规则,增强责任与义务意识,文明上网。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网络受众用全面、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网络舆情事件存在的问题,理顺网络受众的情绪,使其产生理性、平和的心态。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引导网络受众提高网络行为基本素养,使用文明语言、传播健康信息。网络受众要加强自律,言论不随波逐流,不受不良情绪诱导、误导,不做反动言论的跟风者和恶意炒作事件的“围观者”。
五、趋势引导:讲究网络舆情的引导技巧,做好网络舆情线下总结,最大限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发展态势的引领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利益需求和政治立场,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导网络受众的思想观念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时,有时不可能一蹴而就。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坚持正确引导的前提下,积极主动探索网络舆情的引导技术、技巧,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的引导效果。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及时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正确的解读,积极参与到网络舆情的探讨中,争取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引导的最佳时间。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鞭辟入里地阐明网络舆情事件的本质时要深刻独到,快速准确地对不正确的言论进行批驳,赢得网络受众的信服。在短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抓住网络受众的心理,根据网络舆情事件积极主动设置议题,组织网络受众针对议题开展讨论,激发网络舆论的兴奋点,争取对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权,抢先把控网络舆情的走势和态势。而对于网络受众的讨论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做到心中有数,恰当时刻,可以采取制造吸引眼球的意见、舆论等形式,转移网络受众的注意力,让网络受众的讨论焦点转到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上,从而将网络舆情引导到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改革稳定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善于运用网站、博客、BBS、QQ、MSN、微博等多种网络媒体模式进行信息传播和互动,善于运用网络受众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形式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经常梳理网络舆情,做好网络舆情线下总结。通过深入分析热点难点话题,掌握网络受众思想状态和探索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可以设置网络舆情引导预案。当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可以针对网络舆情的动态和特点,迅速对事件信息的传播性、政治实质作出判断,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果断作出决策,及时启动相应的舆论引导预案。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对网络舆情汇总分析,要积极锻炼自己灵敏的政治敏锐力和判断力。在平时浏览网络受众的帖子,掌握网络社会的舆论动态,了解网络受众心态时,能够觉察网上的“风吹草动”,发计算机管理论文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这样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
作者:郭淑颖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