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的语言使课堂教学有血有肉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生物学中有很多专业术语,专业的概念与学生生活中了解的的概念还是有些出入的。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普通话水平,更要在涉及生物学概念的时候使用科学的教学语言表达,为课堂教学填充血肉。比如,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说叶的时候叶片和叶子这两个词使用混乱。于是我就在课堂上借助图片,专门向学生指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叶包括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叶片也包括三部分,分别是表皮、叶肉和叶脉”。还有一次,我听到学生们这样的一番对话“鲸鱼是世界上最大的鱼吧”“应该是,鲸鱼有好几吨重呢”。我马上意识到,学生们犯了一个严重的概念上的错误,于是我告诉他们叫“鱼”的不一定就是“鱼”,像鲸鱼是大型哺乳动物,鳄鱼是爬行动物,娃娃鱼是两栖类动物。这样的事实,使得学生恍然大悟,他们发现许多事情不能只是看表面,真正的知识需要深入的研究发现。这样的事,也让我发现,仅仅依靠课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经常利用每节课结束前的几分钟,给学生讲一些生物小知识,如会捉虫的捕虫草和会跳舞的跳舞草,这些植物告诉了学生不止是动物会运动,有些植物也能动等。这样的小故事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眼界,也提高了他们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有了丰富的知识积累,在他们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也变得轻松简单了。
二、“精”的语言使课堂教学被赋予灵魂
即使在实行新课改以后,很多课堂上也不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满堂灌虽然备课、授课很方便,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却是最大的阻碍。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成为了存储知识的机器,“不劳而获”得来的知识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开始僵化,也慢慢消磨掉了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们一直在强调“授人以渔”,只有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点拨;少一些讲述,多一些问题;多使用一些精炼的教学用语,多使用一些图表语言,才能赋予课堂教学灵魂。比如,学习细胞结构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细胞结构的异同,我在黑板上给学生绘制了下表。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填充表格(“√”表示有此结构,“×”表示无此结构)。
这样,学生自己开始看书,查找答案,答案填好以后,再一看表格,不同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一目了然。以往,教师直接给学生把答案填好,学生总是恹恹地抄下来,回过头就一点印象也没有了,甚至自己翻书都不知道答案在书上的哪一页、哪一段,而这种给出学习方法,由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得来的知识,要比教师单方面呈现出来的充满吸引力。我还提倡“比一比,看谁写的又快又好”,并让最快得到答案的同学到黑板上填涂。这样一来,学生们对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使我的课堂教学越来越高效。生物教学语言的艺术化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对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大有裨益。尽管初中生物课的受重视程度还不够,语言艺术化的教学实施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让语言艺术教学发挥出它的迷人魅省级医学期刊力。
作者:郭宏 单位: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荣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