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上。当前,就学生而言,他们所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扎实而巩固的,但学生在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方面就不如外国的同龄学生。因此,教师只有把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例如,在学习了圆锥体积的公式后,教师便给学生一个如下的问题:一个农民大爷在割完稻子后把稻子堆成一个圆锥型,那么农民大爷怎样求出这堆稻子的体积?有位学生提出,根据圆锥体积公式可以量出稻子堆的底面积和高,进而求出其体积。但当再问到怎样求出底面积时,这位学生便哑口无言。而另一位学生就很有办法,他首先用皮尺量出稻谷堆的底边圆的周长,而后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出其半径和面积,然后用木棍量出稻谷堆的高度,最后用圆锥体积公式算出其体积。在解决这样的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碰到的问题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注意学生和谐的个性发展,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个性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思维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实践都已证明,高水平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良好的人格秉性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注重学生和谐的个性发展,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和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不断进取、开拓、创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给予及时鼓励,对不完善的见解要引导补充,对错误的见解要及时纠正;鼓励学生实话实说,善思多问,积极探索,孜孜以求;鼓励学生每一个细小的新发现和“自作主张”。如在教应用题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挖掘应用题的多解因素,从多种角度去挖掘,分析问题,以求多种解法,这是激发学生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注重教给学生创新的重要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
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在自己探索新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学时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发现,学会创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要给学生提供创新的诱因,引起探索新知的动机。学生主动探求的内在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但必须有外部条件的影响,才能使他们产生追根溯源的迫切要求。这种探索精神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第二,引导研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注重组织学生的研讨活动,激发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积极地运用以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并能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有利于促使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思维的创造性。第三,手脑并用,培养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人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展的,离开了有意义的活动,创造思维就不能得以培养。只有引导学生探求,鼓励学生多问,激发学生多想,提倡学生多动。手脑并用,才能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历史重任,教师的使命是为国家、为民族培养跨世纪的优秀人才,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孔祥飞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新安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