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农业生产与农业发展论文

一、西藏中部

包括三江中段——雅鲁藏布江中游——阿里南部等地区,属高原温带气候。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积温少、暖季温度不高。由于东湿西干,东部有较大面积森林分布,为我国重要的后备林区。西部为山地半荒漠、荒漠草原,生产力较低。中部雅鲁藏布江河谷是西藏主要农区,气候半湿润至半干旱,是目前我国喜凉作物高产纪录不断涌现的地区。从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的农业气候资源来看,年总辐射量190千卡/厘米2以上,日平均气温≥0℃积温2000—3000℃,最热月平均气温12—16℃,年降水量300—400毫米。这种强辐射和较低温度、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也可能是高产的重要因素。美国和秘鲁的古士各河谷一些干旱和高海拔地区,具有很强的光照条件,虽然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温度偏低甚多,但单季玉米的产量一般高于低海拔地区,只不过生长期较长,这和西藏的情况差不多。

二、辽阔的羌塘高原

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属高原亚寒带和高原寒带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低于10℃,年降水量东南部为200—400毫米,是良好的天然草场;西北部为60—150毫米,为高寒半荒漠、荒漠草原,牧草低矮稀疏,不适宜开发利用。在西藏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中,天然草场占全区总面积的92.9%,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二位;森林占6.8%,仅次于黑龙江,居全国第二位;耕地甚少,仅占0.3%,但冬小麦、青稞、油菜籽等单产为全国最高。各地因基础和条件不同,发展方向不一样。藏东南的热带、亚热带山地,可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玉米和茶树、柑桔、香蕉等粮食作物、经济乍物和水果,以丰富和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藏东南的森林,具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用,应有计划的采伐和抚育,发挥以林护牧的作用。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为牧区中的农区,具备高产条件,应大力培养高产典型,多生产粮食和饲料,以促进牧业发展。广大天然.草场的利用,应注意合理轮牧,避免负载过重引起草场退化,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综上所述,西藏生态环境独特,农业自然资源相对集中,不仅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也.是重要的后备林基地和一季喜凉作物高产地区。坚持以牧业为主、农林牧结合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然资源、特别是气候资源的生产潜力,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西藏农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在上文中我们论述了西藏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西藏农牧业自身的发展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1、完善农业基础建设,建立合理的农田灌溉制度对于农业发展而言,水利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西藏地理条件而言,水利设施的好坏直接决定农业发展。所以必须要兴修水利以提高农地保灌率,平地筑田以保持水土,改土培肥以提高土地生产力。这样为西藏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牧林业综合协调发展当前的西藏农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尤其是产业结构发展更是面临窘境。所以必须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必须强力打造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业为主导、林业为保障的农村农业发展体系。

3、扩大森林的外延与内涵,建立强大的农业生态屏障受高原自然环境条件和历史条件的限制,西藏高原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因而应广泛植树造林以扩大森林面积,抓好森林资源集约经营、提高森林单位面积生产力以增加森林资源内涵,从而提高林分质量和防护效益,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

4、建立节约型资源利用体系,搞好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当前强力建设“双型社会”的指导思想下,发展西藏农业也应该以建立节约型社会为发展导向。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是在利用的过程中注意把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作者:旦增旺姆 单位:西藏日喀则江孜县气象局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农业生产与农业发展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148775.html

    相关专题:造船 岩矿测试


    上一篇:高层建筑与建筑结构论文
    下一篇:刍议财务管理与统计技能的融合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