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

一、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某种群体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与体现。《易经》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认为文化、人文教育对整个社会规范、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文化对人产生作用和影响有长期性、稳定性的方面,也有冲击性、短暂性的方面。一些异质文化如韩流、欧洲文明进入中国,对国人产生影响,可能风靡一时,但大多在一个阶段后云淡风轻。地域文化渗透在身处其中的人群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人际交往中,体现在一事一物、一粥一饭、言谈聚会等各个场所、各个环节,潜移默化,且因其与中华民族文化在根源上的同一,更易于被接受,被认可。从文化建设的角度体察,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有两个必要性。

1.接地气的需要

任何一所学校,无论小学、中学还是高校,都要植根于附着于一块土地。校园文化并非从天而降,凭空产生,它必然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校园环境、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各个层面体现所处地域的特色与文化标识。地域文化体现了本地域的民情风貌,反映了本地域人们的生存状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社会心理、审美追求等,是本地域人们的精神和生活规范。地域文化为校园文化的嬗变提供了特色、土壤与养分。

2.创特色文化,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呈现三元化发展趋势,即地域文化、企业文化、大学文化多元发展,三元融合。校园文化不应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应凝特色、创品牌。地域语言、民俗、人文典故、风物、精神品格等可以充实地域特色校园文化识别系统,从而服务于创建校园文化品牌,彰显特色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就是要展示大学特色文化的形象与作用,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

二、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在于育人。这是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出发点、落脚点与着力点。这种价值导向首先依托文化载体进行传播,然后上升到校园思想层面进行引领,最后形成院校精神,充分体现价值导向与文化载体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相依相存的关系。文化载体可分为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具体有校园环境及设施、学校制度,CI识别系统,特色专业、特色课程,文化读本、教材,文化基地等。价值导向与文化载体如何融合?简单说来,就是以价值、精神为引领,将文化转移升级,上升成为文化育人体系,这是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核心与关键。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是可行的,有以下六方面因素:

1.资源丰富。地方文化资源丰富,除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外,其历史文化、区域民俗、精神文化内涵深厚,可以大力挖掘,有效选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如娄底职院座落于湖南中部湘中明珠娄底市,这里主要有梅山文化、曾国藩文化、娄商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底蕴深厚。对一所高校而言,除当地地域文化外,还可吸纳学生的家乡文化即生源地文化。这也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包容性,容纳各地文化。

2.易取得。地域文化植根于校园所处地理位置,各种资源近距离很容易感知并吸纳进入校园文化范畴。地域范围内的文化节庆、游乐活动、文化研讨会、场馆展览等信息都能在最快的时间内传达到校园,高校也能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相应行动进行融合。

3.影响大。地方政府对于地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精心设计,投入大,易形成规模效益。高校如能将地域文化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并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打造特色与亮点,地方政府将主动吸纳高校进入地方文化建设布局,以地方经济、行政之力支持、帮扶高校建设。高校在借力之余,还能有效提升高校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影响。

4.贴近百姓,喜闻乐见。地域文化从民间来,从百姓身边、生活中来,在漫长的演进发展过程中,已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与喜爱。高校将地方文化有效融合入校园文化,能拉近校园与百姓之间的心理与精神距离,打破百姓对高校高高在上、神圣不可接近的错误解读,真正实现高校服务教育、服务人民、服务未来的功能。

5.可依托专业发展,同时推动专业的发展。高校专业设置往往是贴近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布局与需要的,同时专业的发展又能有力推动地方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反之,地方文化可依托专业获得新的更强有力的力量,同时地方文化又可给专业建设发展提供能量与营养。如位于旅游胜地的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考古专业等,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相得益彰。

6.依托思想政治、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文化建设。高校除了有校内的文化建设基地,往往还要在当地建设思想政治、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实践基地。一方面是高校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教育、教职工思想政治学习有需求,一方面也是地方文化融合入高校文化的有效形式。这种教育形式生动活泼,非常受师生欢迎。

三、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索

地方性高校应该是当地的文化标志或着文化名片,是区域文化的传播者与传承者。如何将地方文化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简略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量。

1.定位校园环境建设的地域特色

校园环境建设(这里主要探讨硬件设施环境建设)可结合地域特色进行规划设计。如苏杭高校可借鉴苏州园林的风格特色进行建设布局,福建两广地区高校吸纳客家文化特色入建设风格,西藏自治区高校建设则较多融入藏文化因素等。

2.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CI体系

CI体系是一个机构、企业、单位在对外形象中展现出来的具有独特性、可鉴别的一系列产品及内涵特色体系。对高校来说,可包括校名、校训、校歌、校徽、校旗、logo设计、门牌、座位牌、指示铭牌、宣传栏、展板、讲台、桌标、信封、信纸、纸杯、纸袋、奖状、校本教材资料书籍、展览品、纪念品等系列文化产品。

3.提供制度建设保障

将地域文化建设纳入学院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中,列入到学院人文教育体系,建设地域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管理制度、评价办法、保障机制等。

4.打造专业建设上的地域特色

专业的设置应与地方产业对接融合,从适不适应地方产业发展方向,有没有建设基础,市场需求如何,有没有发展前景或发展后劲等方面综合论证评价。如当地为资源、能源大市,则应将资源、能源类专业列为重点发展专业;盛产珠宝,海产品,则需考虑开设珍珠、海产品养殖,珠宝鉴定,营销服务等专业。

5.推展课堂实践中的地方文化融合行动

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既有宏观上的设计布局,也需要微观上的细致铺陈。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地方文化的融合行动应具体落实到专业的具体课程,有机设计课程,将地方文化循序渐进融入教学环节。具体到每堂课,从课前的地方文化专题思考题、让学生自己找资料,到课堂上小组或个人展示,再到集体的研讨,让地方文化渗透到教育的核心部位。

6.开设专题人文讲座、第二课堂,形成品牌地域校园文化

高校是各类文化、精神要素的集中地与传播地。人文讲座、第二课堂成为学生吸取精神营养,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可将地域文化、城市精神的宣传、讲解、引导融入人文讲座、第二课堂,邀请在这些方面研有所长的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增加师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产生认同感与自豪感,同时也为学校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7.组织开展地域文化研究

依托各级各类地域文化研究院所、机构,设立专题研究课题,召集地域文化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开展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研究探索。任何一项文化建设要想出特色,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在提升中形成特色,最终打造品牌。人与文化相依相伴,文化就是生命与生命的建构。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是文化育人体系新的发展,文化发展新的策略。娄底职院作为一所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是构建了融入地方文化的育人体系。实施“铸魂工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校地文化融合为重要途径,着力加强娄底优秀文化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弘扬娄底文化精神,举办“娄底文化大讲堂”;挖掘娄底优秀文化,编写娄底文化读本;依托娄底文化资源,建立特色教育基地;融入娄底文化元素,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注重娄底文化传播,推动特色文化宣传;着眼娄底文化创新,加强娄底文化研究。学院计划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群体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一年级以娄底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为主,二年级以梅山文化与国藩文化教育为主,三年级以娄商文化教育为主。充分发挥娄底优秀地域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发挥本土精英人物对教书育人的榜样作用、激励作用,全面提升广大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与弘扬娄职特色文化。二是创建了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打造了民族文化节、藏文化传播节、青年学习节、大学生创业园文化、学生寝室文化、职业教育文化等文化品牌,在全区域全省甚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等权威媒体对娄底职院文化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三是结合地方文化建设,打造文化亮点。结合娄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市”的目标,娄底职院大力植绿护绿,创建了省园林单位、省文明高校、卫生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建设特色环境,特色文化。四是走出去,多交流,与国际合作,与别校、其他教育机构、企业合作,互通有无,提升文化活力与影响力。多年来,娄底职院与西藏、贵州、湘西等地高校结成对口支援联盟,互相交流援建;与德国汽车教育机构合作,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及最新技术与教学内容,创办中德合作学院培育汽车类专业人才;与企业联合开办订单班,在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企业与学院互派教师、互通教育理念与方式,强强联手;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和骨干管理人员参加国际交流和境外培训,已分别组织或派出近40余人到新加坡、德国等地参加国际交流和境外培训。在交流与合作中,地域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进一步与校园文化、大学文化和谐融合,推动校园文化提升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与形态。

作者:欧阳琦 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148742.html

    相关专题:法学毕业论文 分析化学


    上一篇:电影艺术对时尚信息的传播及影响
    下一篇:高层建筑与建筑结构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