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文化产业综述(共4篇)

第一篇:文化产业开发的对策

1研究设计

1.1研究过程问卷调查共分为二个组,一组调查游客问卷,一组调查居民问卷,2012年2~5月进行问卷设计和文献资料的收集;2012年6~10月为调查时间,2012年11~12月对文献资料和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整理和分析,2013年1~10月,根据调查分析,思考并提出老街更好的开发文化产业的意见及建议。1.2资料收集与整理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0%。各小组成员采用了手工统计的方式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统计,首先个人对自己手中问卷进行统计,然后小组汇总,并最终集体汇总。流水作业分工合作的形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每人只负责一个维度可以大大提高工作质量和数据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用到了Excel表格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具体化、形象化,使调查结果更加明确具体。

2调查结果分析

2.1老街知名度分析对于以旅游行业为主导的老街,游客可以说是老街价值体现的生命,游客对老街的了解关系到老街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关系到老街价值的提升。关于老街知名度的调查,约有51%的游客对老街了解很少,14%的游客不了解;只有9%的游客非常了解,26%的游客比较了解(见图1)。这说明老街的知名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力还不够。提高老街的知名度,不仅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老街的消费,同时也有利于老街品牌价值的实现[1]。可以通过开展老街文化节的方式,邀请游客参加,去体验老街文化的精髓和内涵。通过游客对老街的了解程度可知,未来老街的宣传还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利用内外宣传相结合,做到游客未到先知,到过深知,这样才能够更深次的宣传,体验老街文化的真正内涵。2.2游客对老街的看法和观点游客来老街旅游的目的具有多样化,他们对老街的了解途径也具有多样化,有媒体,导游,书籍,朋友介绍,网络等。据调查有18%的游客来老街没有目的,36%的游客是为了感受徽州文化,26%的游客是为了欣赏古街景色,18%的游客是为了购物,2%的游客为了娱乐休闲。有大约74%的游客达到了旅游的目的,26%的游客没有达到旅游的目的。游客对老街的印象跟想象中的差不多的大约占91%,比想象中的差占9%,没有游客认为老街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好。游客认为老街的改造是多方面的,27%的游客认为老街应该进行墙体刷新,41%的游客认为老街的房屋应该进行房屋加固,5%的游客认为老街应该进行店面统一,路面修缮,也有27%的游客认为应该对老街原封不动的保护。游客对老街商业布局也有看法,54%的游客认为老街的功能布局清晰,方便消费;46%的游客认为老街的功能布局混乱,不便消费。90%游客也认为老街居民比较文明,但也有近10%的游客认为老街居民不太文明。对于老街的特色而言,相对于其他的古街区,有46%的游客认为老街的特色明显,有代表性;49%的游客认为老街的特色一般,不突出;还有5%的游客认为老街没有特色或是不清楚,见表1。在游客心中的印象,老街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要注重老街的形象的塑造和服务质量的提高。2.3老街行业发展潜力分析不仅要推广文化旅游,更要注重徽州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接,达到徽文化品牌价值的提升。老街是由旅游行业推动发展起来的,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许多产业如餐饮,宾馆,商业的快速发展[2]。本次调查约有76%的居民认为旅游业是对老街推动作用最大的,其他的产业基本上都是旅游带动起来的。居民认为未来老街与特色餐馆结合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大约有78%的居民认为文艺表演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会带来更多的游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老街的发展,见图2。2.4政府对老街的贡献分析政府是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政府的政策,政策的落实,资金的扶持对老街保护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老街的产业发展虽然很具有潜力,但是也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所以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对政府的贡献进行了调查。但是在这次调查发现,约有86%的居民认为政府对老街的改造和保护提供的资金不到位,有72%的居民认为政府对老街的管理不到位,相关的政策也没有落实到位,见图3,这表明政府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加强老街的管理,应该完善老街的管理制度,要及时落实资金的扶持,将政策落实到位。例如,游客对老街的了解只是从导游那里得到,但这并不全面,同时也有自驾游的游客,他们可能会了解得更少,不知道旅游的重点,而形成一种不全面的,片面的理解,所以政府应该增加一些对老街介绍的石碑,去介绍老街的建筑,徽州文化在老街的凝聚,严格的划分老街的旅游线路,让游客来老街有一次真正的文化体验之旅。2.5老街新行业开发预测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对老街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黄山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次调查涉及文艺表演业,动漫游戏产业,休闲观光等,但限于时间等原因并没有全面的对老街文化产业作出调查[4]。调查中发现居民有一些比较保守或是观念落后,对一些新兴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不甚乐观。地方戏曲、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只得到大约23%的居民的支持,但是像徽州特色餐馆得到了约有60%居民的支持,文艺表演业的发展前景得到了大约75%的居民的支持,观光休闲的新兴产业的开发约有53%游客的支持,见图4。2.6老街的特色开发老街的特色产业是老街未来发展的根本,没有特色产业的发展,老街就不会充分发挥其文化产业基地的功能,只有开发出老街的特色才能够实现老街品牌价值的提升,才能为黄山经济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5]。本次调查有42%的居民认为老街的特色在于他的建筑特色,还有20%的居民认为老街的特色是文房四宝,有9%的居民认为老街的特色是本地的茶叶,29%的居民认为老街的特色是其他的。本次虽然没有全面的特色调查,但是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老街特色产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约有70%以上的居民认为老街现有的餐馆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30%的居民认为能够满足居民的要求。就其特色餐饮而言,72%的居民认为老街餐饮有自己的特色,只有28%的居民认为特色不明显。此次调查深知老街的建筑特色明显,文房四宝也具有本地的特色,茶叶也具有自己的特色,注重特色的开发,有利于老街的特色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形成一条集休闲、餐宿、购物、观光一体的特色产业链,见图5。

3老街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1思想观念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转变,但是仍有不少人思想观念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认为文化是意思形态的东西,是不能够产业化的,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文化是国家养着,跟自己没有关系,因此,许多文化单位没有一种先进的思想,几十年就是靠跟国家要钱过日子。这样的思想观念如果不转变,文化单位是不可能走上产业化道路的[6]。如果文化不能实行产业化经营,那么老街的商贸也只能是一个低层次的发展。3.2产业相关人才严重不足虽然有些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老街文化,也在不遗余力地提升老街的文化,但是这些学者中的绝大部分都不在黄山工作,多数是省内一些大专院校的学者,但是老街文化产业的开发既需要有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参与,同时也离不开懂经济和文化娱乐业特点的经营管理人才。目前真正在市场上从事屯溪老街文化产业经营的绝大多数人文化层次较低,不擅长产业经营,缺乏资本运作能力和经验,这就造成理论研究者与实践操作者不能有效配合,一些经营者单纯追求文化商品利润,而文化修养较高的文化人却不善于或无心于运作文化产业。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和创新机制尚未形成,特别是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极度缺乏[7]。3.3文化产品重复现象严重目前老街文化产业门类各自为战、同类产品层出不穷,几乎每隔二三个门面经营的种类就在不断的重复,集约化程度不高,同时缺乏龙头企业,也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和有活力的文化产业链,同类文化企业中还存在无序经营与恶性竞争的现象。在技术开发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上,基本处于较低层次的粗放经营阶段,尚未形成老街文化产业内容体系和特色品牌[8]。老街文化产业项目普遍存在产业组织规模小、经营分散、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等现象[9]。3.4效率低、水平低屯溪老街的文化产业化虽然借助黄山的优势在近几年有所发展,但总体来说还是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总体来说还是规模小、质量低,同时存在盲目性大、效率低,老街文化的经营者理论研究不够,宣传组织不力,尚未形成共办文化产业的社会合力,还没有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热心于文化产业开发建设的有识、有志、有力之士组成的基本从业者队伍[10]。

4老街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4.1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产业化人才队伍人才是一切事业和产业的载体,是一切事业和产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队伍要具备复合型探索型的特点。当务之急是通过培训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管理者尽快具备现代经营理念,掌握消费心理学、人文资源知识和艺术规律,提高开发老街文化产品和文化衍生品的能力;吸收、引进、留住具有人文头脑、市场头脑、技术头脑的优秀人才,使他们成为老街文化融入市场征程上的弄潮者、中坚者和领航者。4.2加快发展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创办文化产业要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市场道路,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扶持,组建若干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大型老街文化集团和上市公司;实现多渠道的融资方式,除了靠政府拨款银行贷款外,还要吸引支持文化产业的个人或企业的资本前来入股,建议老街成立单独的引资公司或是其他的引资单位。此外老街作为旅游景点,可以吸引感兴趣的游客去投资理财。4.3积极推动运作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加强与高科技信息技术产业的合作,利用先进迅捷的现代传媒技术提高老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名人名家名牌效应促进老街广告谋划的影响力和老街文化产品生产企业的知名度。产业化的本质是工业化,文化虽然就其特色而言不能简单的“生产线化”,但就其本质来说并非不可标准化,我们完全可以学习其他地区产品工业化的经验,将老街的特色工艺品规模化,宣传培育产业文化意识,加强老街与其他产业的协作力度。4.4推动建立老街文化产业开发联动机制加强艺术界、学术界、建筑界、教育界与商界的互动,以推动老街在各界的影响力,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促进老街的艺术价值开发,建筑价值开发和教育价值开发[11]。加强硬件建设、景点联谊和区域合作,形成一种点线面综合旅游区。依托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产业;引导消费,培育市场;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开拓创新,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营机制,为文化产发业的发展提供体制与机制的动力。

作者:张圆刚 吴鹏昊 程静静 单位: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黄山学院旅游学院

第二篇:湖南文化产业的互动

一、三个层面的湖湘文化与湖南文化产业的逻辑关联

湖湘文化第二个层次的含义是指湖湘地域内自古以来的观念文化。它不仅包括楚文化、南蛮文化、三苗文化、舜帝和炎帝文化等,还包含宋代以来的湖湘学、王船山的思想和近代以来的湖湘文化等。这一层次的湖湘文化与湖南文化产业的关联主要表现为观念或精神层面文化与作为器物层面的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第三层次的湖湘文化是指湖湘学及其学派形成以来的主流精神文化,它构成了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最现实、最鲜明的地域文化资源与文化土壤。湖南文化产业不仅是在这一时域发展起来的,而且,湖南文化产业与湖湘文化的互相作用也主要体现在这一层次湖湘文化的时域范围之内。因此,湖南文化产业与这一层次的湖湘文化的关联也是最为紧密的。整体而言,湖湘文化源于楚文化、苗蛮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经历了一个从孕育到发展成型的长期演变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湖湘文化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与能动性。它不仅影响、渗入湖南文化产业,也是与湖南文化产业交织着发展的。就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与相互渗透的理论而言,“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化”体现了湖湘文化和湖南文化产业相互作用的关系。“文化的经济化”是指文化进入市场和产业,渗入经济要素和商品属性,使文化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文化化”是指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信息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1]因此,一方面,要营造良好氛围与条件让湖湘文化融入湖南文化产业,渗入文化产品,使文化具有经济力,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结合并利用湖湘文化来发展湖南文化产业,使其融入湖湘文化因子,积极利用科技的、信息的与心理的文化要素来推进自身的发展。

二、湖湘文化对湖南文化产业的影响

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性和精神气质的观念文化,它不仅以自身蕴含的精神气质直接影响并融入湖南文化产业,而且,也通过熏陶与培育具备湖湘文化气质的管理、经营等人才来支撑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湖湘文化对湖南文化产业的直接影响或融入是指湖南文化产业直接利用湖湘文化中器物或观念层面的文化资源作为文化产业载体或内容来进行文化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过程。这种影响与融入不仅体现在湖湘文化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并提升了湖湘文化产业的品质,还体现在其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如有学者认为现代湖湘文化相对于古代湖湘文化不但没有没落反而显示出旺盛生命力,其对于湖南文化产业的影响具体体现为:一是湘楚风情成为湖南文化娱乐产业发展的基础;二是湖湘文化营造的人文精神提升了湖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品位;[12]三是湖湘文化经世致用之风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四是现代湖湘文化的成就直接推动着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湖湘文化还通过对湖南文化产业相关人才的熏陶和培育来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湖湘文化赋予了湖南文化产业的管理、经营等相关人才一种经世致用、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此种精神特质使湖南人在文化产业的认识和实践上先行一步,较快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13]而且,湖湘文化中逐步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湖南人精神”,即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敢打敢拼的改革开放精神,为理想奋斗的拼搏献身精神特征。这种精神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14]有学者认为从清代至现代的湘籍企业家身上充分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品质;[15]还有学者认为今天湖南文化产业以及湖南籍创业者的成功,都或多或少地受惠于湖湘文化培育和熏陶。[16]实际上,诸多湖湘文化传人都秉承了经世致用的精神来发展湖南文化产业。如魏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以图国强;曾国藩、左宗棠等组织翻译西方书籍,派遣留学生,开展闻名于世的洋务运动。而且,在甲午战争失败后,一批湖湘学人办学堂,设学会,创报刊,大造维新变法舆论等来改革封建的落后文化体制,这从各个层面促进了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当然,正如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一定消极作用一样,湖湘文化也含有一定负面因素,这对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如有学者认为湖湘文化中最突出的负面因素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张无为而治,主静去欲;二是主张理在事先,心主万物;三是读书从政,崇尚权力。[17]这些负面思想对湖南文化产业的影响主要在于:一是无为和主静的思想制约了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所极为需要的创新、竞争和拼搏精神;二是心主万物的思想对利用商品价值等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来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了严重阻碍;三是崇尚权力的思想使人们产生官本位意识,忽视产业发展,甚至滋生鄙视商业、市场经济发展的落后思想。这对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另外,湖湘文化虽反对空谈性命和不务实行的作风,但其强调的“致用”和“践行”实际上还是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其对经济活动,特别是对商品经济很少关注,使得湖湘文化缺乏健全的经济文化内涵;缺乏激励人们去从事经济活动的文化动因;缺乏一种滋生出现代经济伦理的基因。[18]

三、湖南文化产业对湖湘文化的作用

在湖湘文化作用于湖南文化产业的同时,作为观念形态的湖湘文化也受到作为社会经济现实基础的湖南文化产业的深刻影响。正如恩格斯曾指出文化等上层建筑归根结底都要由经济基础来说明一样,[19]湖南文化产业也决定了湖湘文化的价值取向、主体内容和演进脉络。首先,湖南文化产业引导着湖湘文化的前进方向。古代湖湘文化是极为轻视经济发展的,而到近现代,湖湘文化与湖南文化产业逐步深入融合,并且,湖南文化产业对湖湘文化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的高速发展,科技一体化的形成,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不可能脱离文化产业而存在与发展,它必然要立足于文化产业这个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如湖南省大力主办的国际烟花节、国际龙舟节、国际森林节等文化盛会,这既是对湖湘文化的宣传,也是对湖湘文化发展方向的引领。其次,湖南文化产业承载着湖湘文化的具体内容。如湘茶、湘莲、湘绣和湘瓷等出自三湘四水的物产,经过长期筛选和改良,已与当地文化、风俗融合,具有鲜明的湖南地方特色和风味,形成了独特的物产文化,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湖南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湘南衡山、湘东桃源洞、湘北岳阳楼、湘西北张家界等,还有毛泽东、刘少奇和任弼时等革命前辈的故居。这些风景名胜和文化遗产是湖南旅游产业的物质文化载体,其构成了湖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湖南文化产业是孕育、催生湖湘文化的内驱力,它决定了湖湘文化的历史演进脉络。从湖南文化产业的历史演变形态而言,湖南文化产业与湖湘文化经历了这样一个规律性的发展过程:以手工业为主的传统湖南文化产业孕育了以楚文化、苗蛮文化等为代表的古代湖湘文化;以大规模复制为主的湖南文化产业孕育了近代以来的湖湘工业文化;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的湖南新型文化产业催生了湖湘地域正在萌生的现代信息文化。

作者:黎昔柒 张昊天 单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长沙理工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人员

第三篇:美术行业的文化产业

一、传统工业美术的文化价值

传统的工业美术是作为一种传播的符号出现的,它真实客观的记录了一段关于传统文化的历史,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作为日常使用,还是作为艺术欣赏,从题材而言,它都属于吉祥文化的范畴。众多的工艺美术品的造型与图案,无论是文字谐音、形象暗喻都具有寓意吉祥的显著特点,这也展示了人们在世俗情感中的审美追求,崇尚物质性与精神性的高度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2。在我国诸多的传统工业美术品中,在主题设计与制作技艺方面,都高度追求艺术性品味。无论是艺术大家还是普通工匠,在深度专研工艺的同时,同样也以提高作品的文化品味为制作的一大准则。传统的工业美术所蕴涵的丰富文化价值,正是它能在传统文化产业中可以占据一席之地的根本原因。

二、传统工业美术的产业价值

从传统工业美术的产业价值看,我国传统的工业美术材料来源广泛,可以就地取材。有着消耗的能源小,产出大的巨大附加值优势。同时,工业美术品大多为无烟生产,通常可以用一块玻璃、一根树桩等作为原始材料,就可以创造出别具匠心的作品,而且因为艺术风格的卓尔不群,又与生活方面息息相关而蜚声海外3。在当前国家所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工业美术的发展机遇也更具优势,前景也更好。传统工业美术发展源于民间,成熟于民间,家族传承的方式也保障工业美术品的自身价值。产生的生产多以手工为主,不需要大型设备的加入,在资产投资方面小,故而更加适合在中小企业中进行发展。因为多数的传统工业美术品都以人工制作为特点,诸如一些刺绣行业,制作难度较高,所以在工艺上也更加依赖制作者自身的技艺与耐心,这是机器设备所无法取代的,但也因此回报收入会变得更大。目前在我国从事工业美术行业的人群已经超过了五百万人,在农村从事编制、雕刻之类的工艺群体也发展到了二千万人,妥善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传统工业美术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是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行业之一。在国际的礼品市场中同样占据着极高的市场份额,仅在美国与德国的每年市场需求就达到740亿美圆和160亿美圆,日本为15万亿日圆,西班牙为2.8亿欧圆4。中国传统工业美术市场前景之广阔可见一斑。

三、传统工业美术的创意特征

在所有产品的形成结构中,或多或少都含有“创意”这个元素,这也是区别与其他同类竞技者的最佳方式之一。对于传统工业美术也是这样。没有创意的传统工业美术,在市场经济的变幻莫测下,是很难得到长久稳定的发展的。传统工业美术的创新意义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它具有的把“工艺”与“美术”的合二为一的艺术性上,更应该集中具体的体现在作品的造型设计及文化内涵中来。传统工业美术的造型设计一直伴随着人们的审美追求以及实用的普及性上不断的演变着,工业美术每一次的变化,都是一种创新5。如传统文化中龙与凤的形象,就凝聚着无数工业美术制作者的创新智慧。

四、结语

无论是在任何的历史时期,无论我国劳动人民所生活的土地多么贫瘠,生活的条件如何艰难,他们总是怀着乐观的、充满希望的精神,对生活表现出无限敬意,以此努力去实现着自身渴望实现的人生价值,在此基础上,他们的生活对于美总是表现出充分的重视。传统工业美术正是由人民对于对生活所表现出的积极意义孕育而生,并且一代又一代的进行文明的传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对我们传统文化进行强力渗透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对此表示拒绝,全盘接收。我们更应当注重找到传统文化与全球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契合点,以此进行多元化的文化汲取,增进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作者:林松山 林瑶 单位:黑龙江省龙港装修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四篇:文化产业现状分析

1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基本概况

全省在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大力推进文化项目招商引资,积极推动银企对接,努力争取银行信贷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缓解的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但是由于黑龙江省地处边疆身份,长期以来以农业和重工业发展为主,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不足,制度性创新严重不足;使我省文化投融资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从而制约了我省文化产业发展。

2黑龙江省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主要问题分析

2.1文化产业与金融业间缺少高效的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现阶段我省大多数文化企业都是国家财政投资和文化界个人投资发展起来的,企业普遍对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式了解较少。由于省内文化企业规模较小,总体产值不高,也无法引起金融业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导致金融业对文化产业运营方式和盈利模式不够了解,对投资文化产业有顾虑,无法开展相关投资业务。文化产业与金融业间缺少高效的投融资平台,使得双方长期缺乏相互了解,对对方的产品不熟悉,无法进行价值评估,且缺乏信息沟通的渠道,导致在文化产业投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文化产业整体投资风险较高,投资市场混乱。2.2现有投融资体系中的金融产品不能满足文化产业的需求现有投融资体系中金融产品基本上是直接用于原来服务于传统产业的金融产品,非常重视公司的有形资产对风险控制的作用;而文化产业又是以无形资产作为公司主要资产形式的,这使得大多数企业不能达到使用这些金融产品的要求。2.3我省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规模和特点制约企业的融资省内文化市场“条块分割”严重,微观主体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集约化水平低,竞争力不强,成为制约文化企业融资的突出问题。在我省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并且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制度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低等特点;客观上形成企业投资风险高,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的“两高一少”的融资难题。2.4我省多数文化企业没有能力完成与资本市场的对接现阶段我省的大多数文化企业是由从事文化艺术的人来经营和管理。除了国家投资的文化企业有一定规模,其他大部分是由志同道合的文艺界人士利用自有资金组建的中小型公司。这些企业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文艺产品的创造能力较强,但是在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制度建设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尤其缺少投融资意识和能力,由于公司规模小也无法承担雇佣较高水平财务人员的能力。这些因素也导致了我们大多数文化企业不熟悉资本市场,也不敢融资,没有办法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

3黑龙江省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的建议

3.1大力推进全省投融资体制改革,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积极完善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构建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来打破传统行业壁垒,使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进而提高资本在文化产业投融体系中的效率;通过建立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使资本能够在安全有序的文化产业投融体系运行。3.2推动建立全省性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产转让交易平台。要建立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文化产权评估机构,适时推出文化企业无形资产交易评估等管理办法,解决文化资源和文化资产流转困难,以及文化资产他项权利实现困难等问题。3.3建设文化产业和金融业建立交流合作渠道。由文化主管部门和金融业主管部门共同努力为双方提供交流合作和沟通业务的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文化金融中介服务平台,推动文化产业经营信息和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增进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双方的了解,既加深文化企业金融市场的了解,也为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创新符合文化产业的特点的信贷产品提供信息支持。3.4探索创建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鼓励金融企业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模式。通过对金融要素的有序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探索创新符合文化产业特点,适用于文化企业投融资需要的金融产品。解决文化企业因固定资产少,缺少金融企业认可的传统抵押物,而融资空难的现状。积极鼓励金融企业支持合作实验区内文化企业开展并购融资,促进文化企业的兼并重组,加快优势文化企业对产业链整合,形成有竞争力的骨干型企业。3.5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专项基金。政府为基金提供财政注资支持,利用基金为文化企业建立投资孵化器和搭建融资担保平台,借此满足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对资金的需求。利用专项基金的杠杆作用,整合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加强对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文化产业升级改造提供资金支持。利用专项基金的投资孵化功能,以我省文化产业园区内的中小文化企业为试点,建立财政贴息信息共享机制,推动以产业园区为依托文化金融合作信贷项目库建设,带动商业银行探索联保联贷等方式为园区内中小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支持。3.6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促使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成立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文化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制度,降低资本投资基金直接投资中的非系统性风险。3.7支持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加强对文化企业上市的辅导培育,探索建立文化企业上市资源储备库,研究分类指导不同类型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大力推进文化企业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实现股权融资。

作者:李悦 刘冬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文化产业综述(共4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138873.html

    相关专题: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法律论文资料库


    上一篇: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探析
    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初中英语教学论文(2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