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社会网络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1结构洞与农业信息传播

结构洞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纳德•博特。根据其观点,结构洞具有两个方面的位置优势[6]:(1)信息优势:占据结构空洞的结点成为信息的集散中心,能够获取来自多方面的非重复性信息。(2)控制优势:从结构空洞的位置视野来看,处于结构空洞的节点可以决定各种资源的流动方向,具有在不同信息流中转移信息的决定权与优先权。基于结构洞的位置优势,农业信息传播机构不必与网络结构中的众多节点产生直接联系,只需与几个特定的中介组织或意见领袖保持联系,就能有效的传播信息。这就是说在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处于结构洞节点的中介层的作用,中介层将从事不同农业生产、拥有不同信息和资源的个体连接起来,组织、消化主体层提供的信息资源,又向不同农业信息传播客体提供相应信息服务。

2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农业信息传播发展策略

2.1维护和提高农业信息源的信誉

农业信息传播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要从追求信息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方向转变。但在目前实际的传播过程中,不规范的信息传播使得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内容持怀疑态度,再加上很大部分信息只是对科技成果学术化、简单化的描述,不一定适合现有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和运用,这就大大影响了农业信息传播的效力。因此,农业信息必须由政府主导,各级涉农信息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应积极配合,同时引入涉农企业(协会)、农业专家、种(养)殖大户、供销社等多种信息源,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农业信息,并由相关部门统一组织信息的加工处理,确保信息质量。

2.2培育信息传播的中介层

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自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信息的传播体系主要有4类[7]:一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信息源的服务体系;二是由政府组织机构特别是农业、科技、水利等涉农政府职能部门为信息源的服务体系;三是以面向农村市场、介入乡村社会的工商企业、盈利组织、公益机构等涉农非政府组织为信息源的传播体系;四是以民间人际传播尤其是村干部、村能人、外出返乡人员等为信息源的传播体系。在农业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农业信息传播主体提供的信息资源与服务无法“下达”,而农业生产者的信息需求和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信息无法“上通”,种植大户、农业企业、农民等所需要的大量科技信息无人提供,许多农业科研机构掌握着大量技术无法及时传递,某些成果转化后的问题、效果等也不能及时地反馈给农业科研人员,农业信息服务在信息服务主体与客体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基于此,农业信息的传播要重视中介层的培育,使其成为农业信息传播的桥梁。该层发挥着组织、消化主体层提供的信息资源,以适宜的方式面向农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作用,同时也能将农民反馈的信息传送给传播主体。比如建立起爱农信息驿站和科技协调员队伍,是在农业信息服务主、客体之间构建上通下达的信息服务中介层的典型做法。

2.3以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开展农业信息传播

农业信息的传播应建立多个信道、多种终端、多种方式的信息传播渠道,为农民提供实用的多元化服务。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介已成为农业信息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互联网、手机等新型媒介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新型媒介扩展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和服务功能,增强了传统媒介的互动性。因此政府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将农村科技的大众传播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的范畴,消除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的覆盖盲区。同时对农业信息的传播媒体给予政策扶持、财政补贴,以此激发媒体对农业信息传播的积极性。此外,在注重媒介对传播内容、渠道、模式以及机制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媒介传播内容的实用性及地域性,力求贴近广大农民受众的实际需求。

2.4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农业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目前多数乡镇农民没有受过较为系统的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科技基础知识缺乏,影响了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的效果。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首先要从农村教育抓起,确保农村孩子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针对大多数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的农民,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比如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班,专家亲临指导等。其次,要发挥农业职业学校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此外,许多农民对农业科技新成果缺少兴趣,甚至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采用新技术的意义不大,这也是科技信息有效传播的障碍之一。因此,破除农民常见的守旧、从众、自满自足、惧怕风险的心理桎梏,对农民进行现代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教育也必不可少。

2.5加强农业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信息的传播需要电脑、服务器、通信网络等信息搜集、信息传递、信息储存、信息加工的各种硬件设备、设施,还需要电子商务系统、EDI系统、GPS系统、GIS系统等完善的信息网络、信息化系统[8]。目前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这些设施设备建设十分欠缺,绝大多数农村家庭不具备互联网设备,很多农村家庭甚至没有接入有线电视。政府部门要继续积极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同时,农业信息的传播还需要相应的其它系统的建设,如电力系统等。

3结束语

农业信息的传播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笔者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对社会网络分析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相信这些结论对于中国农业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在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就网络关系特征的主要方面与农业信息传播的关系进行研究才刚刚起步,这些关系及在实际上的具体的构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很多,这些不足也是以后继续研究的方向。

作者:吴丽玲 戴小鹏 戴玮宏 周慧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社会网络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138396.html

    相关专题:战斗之心传承 小学教师发表文章


    上一篇:幼儿教育五心打造
    下一篇:新核心文化价值与地域文化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