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国家层面
德国国家对中国的偏见大致可从两大方面剖析。一是德国国家自身的危机感。这样的不安全感是有历史渊源的。历史上德国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烽火不断,长期保持割据局面,甚至曾被称为“欧洲的战场”。二战后失去国际政治地位的德国对国际政治舞台上有话语权的国家甚是忌惮,而近年来中国经济上的快速发展给向来自诩工业强国的德国带来了更为强烈的压迫感。过去德国一直质疑中国的经济模式,并一直以经济大国的优越姿态看待中国。但如今一直被视为更优越的基本模式受到来自他者群体的(而且是被视为落后的、矛盾的、“随时可能脱轨的”)经济模式的挑战和威胁,这引发了西方的恐慌。《时代》周刊指出,资本主义和集权统治相结合的“中国模式”对西方而言愈发成为政治和智慧的挑战,经济上的挑战更毋庸置疑。德国国家和媒体需要这种侧面的贬低和质疑来增强德国人民对本国未来发展的信心。二是冷战带来的阴影。冷战时期东西德国长时间的分裂以及民主德国当时的状况使得德国对社会主义制度成见颇深。在各类报道中常常可以看到德国媒体斥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德国对中国的戒备心之深可以想见。以议会共和制为政治制度的德国被称作是“特色的资本主义国家”,从马丁•路德时代开始就一直对人权、平等呼声很高。因此在诸多的批评中我们可以看到德国媒体对中国人权问题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中国复杂的国情迫使我们必须把国家政策定位在保障人民基本生存发展的问题上,而德国媒体在报道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而抓住中国的人权问题和国家权力的集中牢牢不放。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德两国的文化差异其实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部分。中西文化在起源到发展时期向来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在此不再细说。
二、德国媒体对华报道有所转变原因分析
(一)中国自身稳健的发展
中国现今良好的发展态势是举世瞩目的,这是德国媒体再如何报道也无法抹黑的事实。2009年经济危机后的西欧整体经济呈现萎靡状,德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下滑5%,为二战后德国经济最严重的一次收缩。而中国仍旧保持了8.7%的增长率。这场全球的经济动荡中国经济持续的昂头前进姿态成为举世的焦点,也使得全世界再次反思中国发展背后支撑的国家经济体制等在这场危机中体现出的明显优势。时至今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诸多改革,也使得世界各国对中国另眼相看。德国《世界报》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会作出受到中国人民欢迎、世界投资者期待的改革决策。”近年来中国的国家政策正在进一步细化,愈发落实到关乎民众利益的细节上。一向是外媒批判重点的中国政治,也在改革后有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反腐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先后有十余名副省级高官落马,“反腐”绝不是写在法律条文上空洞的字眼,变得愈加立体,渗透到了政治体制的内部,也给普通民众注入了信心。德国柏林媒体人沃尔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反腐步伐迈得很大,几乎每隔几周就有高官落马,包括省长、部长等高官,这在各国都很少见。如果中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肯定会让中国的官员队伍“更干净”。在外界强烈的批判性的审视眼光下,中国整体正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在“打造国际名片”方面的努力
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各领域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时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也日益增多,中国正逐渐摆脱之前形象传播的被动地位,渐渐走向了形象传播的主动位置。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打造良好的国际形象,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2010年初,李长春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有关部门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和中国网等六大中央级外宣媒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已有的媒体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对内容进行全方位更新,同时还开办了一些新的媒体平台。2009年5月,中宣部和教育部在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设立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基地,为六大中央级外宣媒体培养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和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高级专门人才。除了对于国际新闻方面人才的培养、中国媒体国际化(双语报道等)等方面的努力之外,近年来中国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做出的努力也不可小视。截至2013年9月,全球已建立435所孔子学院和644个孔子课堂,共计1079所,分布在117个国家(地区),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三)德国民众的清醒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在对外宣传方面做出的努力,中德两国在各方面都有了更多的接触与交流,德国民众慢慢摆脱媒体这一途径,切身感受中国。最典型的事例即在2009年的10月20日,在德国电视二台“今日秀”报道法兰克福书展的专题中,记者歪曲翻译并编造解说词,用低级庸俗的手法嘲弄书展的中国工作人员,诋毁中国形象。事后该被侮辱的工作人员博客中表示,德国媒体的态度受到她周边认识的所有德国人的一致谴责,甚至她知道自己被戏弄了也是因为一位好心的德国律师告知并帮忙讨回公道的。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德国民众不是完全倾向德国媒体的,他们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德国洪堡大学国际政治学者霍尔特曼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尽管问题重重,但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字等指标都不错,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人拿出了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姿态推动改革,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这在西方国家不可想像,西方多数政治家更多追求短期效益”。他强调,考虑到中国的规模与复杂性,对制度以及制度的顺畅运行要求更高。随着中德交流的进一步加深,更多的德国人在理解中国国情、文化的基础上势必会使得其对中国有更客观的评价。德国媒体会愈发无法继续扭曲中国的形象,他们慢慢明白一些抹黑式的报道已经蒙蔽不了清醒的德国大众了,这样做只会造成媒体自身名誉的下降。这可以引导德国媒体以更客观的视角报道中国。
三、结语
尽管德国媒体对华报道仍存在较多的负面评价,其附带的主观意味仍旧非常浓厚,但随着中国自身的完善和德国民众正确的价值取向,德国媒体对中国扭曲、片面的报道只会越来越少。但我们不能松懈自己,中国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对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面对现状,中国驻德大使吴红波曾建言,把本国的事情办好的同时,学会利用“外力”和“外脑”,利用外国人的经验和方式打造中国品牌。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在提升国际形象的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要走。唯有不断地努力,成就一个均衡发展的强国,把握对外传播的话语权,才能更好地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作者:金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