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文化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基础,主要有以下突出特征:第一,检讨和反思理性,关注人的现实生活。自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理性成为主导西方日常生活的基本价值尺度。理性不但成为认识事物真假的标准,而且也成为社会和人的进步的希望所在。但是科学理性精神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科学理性的批判和创造精神激发了人的创造性,鼓励人们冲破宗教迷信的束缚,去争取生存和创造的自由;另一方面,科学打破了宗教迷信,却又代之以自己的科学迷信,科学主义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理性,使人们在摆脱上帝的奴役之后又重新沦为科学技术的奴隶。所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给人类造成的切身危害,使人们对科学理性的检讨与反思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世纪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否定因素,使人感到理性的非至上性,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人类的文明活动不可以被完全视为一种纯理性的知识化现象,科学理性不应向反人类的方向发展,要建立一种富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理性意识。第二,文化观念从一元模式向多元模式过渡。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西方民族和许多非西方民族的精英人物,都相信西方文化是其他文化前进的方向,表现出对西方文化“一元”的追求和崇尚。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西方文化代表人类文化楷模的神话出现了巨大裂痕,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将它推到破产边缘。许多西方人和非西方人开始转变自己的思路。随着“科学理性”神话的破灭,相对主义文化观念在全世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这在客观上也有助于多元文化模式的生成。在人类信息一体化的时代,更带来了文化接受上的机会均等性,客观上助长了人们的平等意识。第三,现代文化趋向于大众化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20世纪,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文化工业”应运而生。大众文化的兴盛体现了商品经济社会中大众百姓的一种日常文化消费方式,表现出了关注世俗人生的文化品性。西方社会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社会的历史发展是同步的,它是以商品化经济发展为背景,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满足人们感性需求的娱乐性文化。现代文化在文学艺术创作上表现出极大的形式主义,在群众生活中则是极大的通俗化和大众化。许多艺术家用晦涩曲折、扑朔迷离的形式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或用新颖离奇的形式去迎合高度的商业化。在群众生活中,现代主义文化拥有大众文化工具,如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乃至网络,使文化极为通俗和普及。现代文化打破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出现了明显的亚文化倾向,有的甚至以大众化的流行歌曲、影视、广告等文化消费品的形式出现,从而形成文化的多元格局。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信息社会的来临,以电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越来越多地渗入文学艺术领域,从而给艺术品的创作和欣赏过程带来深刻变革。以非理性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现代西方文化按时间先后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主义思潮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和建筑等)。这种思潮的产生有其历史和地域因素。现代工业的兴起,涌现出一批中产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社会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用人类发明的枪支弹药屠杀自己的同类实情,西方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文化陷入深深的危机之中,导致人们对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怀疑和信仰危机,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亨利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以及马丁海德格尔、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等非理性思潮在西方广泛传播。现代主义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现代主义的派别很多,如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印象派、意识流、黑色幽默、存在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是5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来临而出现在西方各国的一股重要文化潮流,它反映了当代西方人在丧失信仰和放弃绝对价值观后,反叛启蒙时代以来的现代性原则,否定一切权威,崇尚自由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心理。“后现代主义”一词早在30年代就已出现,最初用来指一种现代主义文学内部的逆动。1979年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欧塔出版了《后现代知识状况》一书,将后现代主义概念正式引入哲学领域,用来指称一种“对现代性的元叙述进行解构”的哲学倾向。此后,后现代主义发展成为一种蔓延整个西方世界的广泛文化思潮,涉及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生态学、建筑学、大众传播学等几乎所有文化领域。后现代主义者对其所反对的现代主义学说进行了无情的解构和破坏,因而他们的种种倾向可以归类为解构性的或破坏性的后现代主义,但是他们自己却拒绝将他们的立场看作相对主义、怀疑主义或虚无主义。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当推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科(1926—1984)和雅克•德里达(1930—2004),总之,像后现代主义这种如此彻底的文化反传统潮流在当代西方出现是耐人寻味的,它一方面反映出核战争的威胁和环境破坏的全球性危机所引发的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生存于金钱和权力圈外的知识分子反抗现代社会权力无孔不入的控制、要求更加平等的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民主意识的进一步深化。现代西方文化的成就:20世纪西方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和平发展中交织着战争和动乱,这些都使得20世纪的西方文化现象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主义、学说、流派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两种影响最大的思潮。科学主义哲学主要探索科学的本质、科学的逻辑结构等有关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方面的基本问题。20世纪初,科学主义哲学主要派别有以罗素为代表的分析哲学和以摩里兹石里克创立的“维也纳学派”为中心、代表人物有石里克(1882—1936)和鲁道夫卡尔纳普(1891——1970)等的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人本主义哲学是指从人本身出发,研究人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有非理性色彩。人本主义集中表现为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学的流行。存在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十分流行,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海德格尔(1889—1976)和法国的萨特(1905—1980)。在经济学领域,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从经济自由主义转向国家干预主义的“凯恩斯革命”,代表人物就是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凯恩斯(1883—1946)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缓解经济危机、促进“二战”后数十年间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60年代后期以来,资本主义各国通货膨胀与失业同时并存,由此引起了对凯恩斯经济学的补充、发展和修正的趋势,形成了以英国新剑桥学派和美国新古典综合派为代表的现代凯恩斯主义。50年代以后,美国兴起以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为代表的货币学派,重新转向了经济自由主义。另外,还有约瑟夫熊彼特(l883—1950)的创新理论、WW罗斯托(1916—)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以及主张混合经济、福利国家和民主社会主义的瑞典学派,鼓吹改良主义的新制度学派和属于新“左派”的激进经济学派等。
现代文学领域也是各种思想思潮纷呈。20世纪之初,英国的萧伯纳(1856—1950),法国的罗曼罗兰(1866—1944),美国的马克吐温(1835—1910)、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等老一辈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仍然影响巨大。20世纪前期在西方文坛影响较大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和存在主义等。象征主义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主要作家有英国的TS艾略特(1888—1965)、法国诗人保尔瓦雷里(1871—1945)等。表现主义出现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起源于德国,主张文学不应再现客观现实,而应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激情,主要代表有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超现实主义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它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认为文学不是再现现实,而是要表现“超现实”,主要作家有安德列布勒东(1896—1966)、路易阿拉贡(1897—1982)、保尔艾吕雅(1895—1952)。意识流小说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认为文学应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尤其是表现潜意识的活动,代表作家是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和美国的威廉福克纳(1897—1962)。存在主义文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其鼎盛期在20世纪40、50年代,它是以文学的形式宣传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萨特的长篇小说《恶心》和阿尔贝加缪(1913—1960)的小说《局外人》、《鼠疫》可谓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二战”后在西方文坛影响较大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小说等。20世纪西方史学界出现了许多新的流派和新的观点,主要有文化形态学派、分析的历史哲学、年鉴学派以及新史学的出现。文化形态学又称为历史形态学、文化形态观,它试图通过比较多种文化的兴衰过程,揭示其不同的特点,分析、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其首倡者是德国的文化史学家斯宾格勒(1880—1936)和英国文化史学家AJ汤因比(1889—1975)。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是在对19世纪的实证主义史学严格的审视和毫不留情的批判的基础上诞生的。其先驱者是意大利历史哲学家贝奈德克罗齐(1866—1952)和英国历史哲学家RG柯林伍德(1889—1943),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和《历史的观念》。在现代西方史学界颇有影响的年鉴学派,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有吕西安费弗尔(1878—1956)、马克布洛赫(1886—1944),提倡“全面的历史”,主张扩大史学的研究范围,打通史学与社会科学的隔阂,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第二代著名的年鉴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1902—1985),提出“三时段”理论。“二战”后,当代西方“新史学”(又称社会科学史学)兴起,西方史学发生了重大的概念变化,史学研究方法亦有演进。除年鉴学派外,各种史学流派中还有社会史派、心理史派、精神史学、结构主义史学、历史人类学、计量史学、大众史学、比较史学、新经济史、新社会史(包括人口史、家庭史、妇女史、社区史)等。这些史学流派与旧的传统史学差距甚大,故统称为“新史学”。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领域,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从19世纪末的后印象派开始,新时代的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于再现自然的写实艺术,转而发展美术在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创造艺术美方面的功能。在美学思想和艺术实践的这一变革过程中,西方的艺术家们也重新评价并吸收借鉴了东方艺术强调表现的特色,进而开创了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等属于现代主义的众多艺术流派。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来临,异军突起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取代现代主义艺术,逐步成为西方艺坛的主流。现代主义的显著特征在于摒弃写实性,追求艺术的表现性、象征性和抽象性,强调艺术家的自我、个性和主观世界,倡导脱离现实和大众的精英艺术,后现代主义则重新提倡回到物体,打破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以大众能够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艺术形象描绘现实世界,声称“生活和行动本身就是艺术”,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即是最广阔的画廊。同时,后现代主义主张放弃自我中心主义,最大限度地消解作者的个性和主观感情,对外在世界采取一种冷漠的客观态度。
作者:马敏 邢来顺
相关专题:sci论文代发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