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教育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意志品质,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其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体育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强健体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该文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从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精心设计问题、积极开展游戏活动以及发挥场地器材作用等方面,对小学体育有效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c)-0097-02
体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学,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老师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发挥体育功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学习环境
体育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程不同,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会有身体上的负担,因此,很多学生会觉得体育训练十分辛苦,从而有心理负担,甚至有的同学惧怕参加体育活动。这时,如果教师再摆架子,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那么学生就会更害怕参加体育活动,从而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重新定位教师位置,放低姿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学生和谐相处,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来。当学生表现出厌烦的情绪时,教师不能呵斥学生,批评学生,而要耐心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给学生讲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参加体育锻炼对自身的意义,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克服厌烦心理,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兴趣和动力。其次,要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喜欢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喜欢老师,那么学生才会喜欢老师教的课,如此一来,就能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水平。
2准确把握问题核心,给予学生精心导问
虽然“问题化”教学已经在素质教育中获得了广泛开展,但是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很多“问题化”教学仍然流于形式,如:教师提出的问题流于形式,根本没有抓住教材的本质特征,仅仅将问题当作是一种简单的“问”和“答”的任务,没有真正引导学生发现教学内容的本质规律与基本特征,这就使得课堂变成了“填鸭”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有的教师提出问题:“立定跳远的动作像哪种小动物呢?”学生回答:“像青蛙”,然后教师就开始带领进行跳远练习,但是“立定跳远”究竟应该怎样跳?动作是怎样的?却没有给学生讲解出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动作表象,不利于学生对跳远动作的掌握。所以教师应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给学生讲明白要“水平—双跳双落”的关键点,并针对这一关键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动作本质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这就是所谓的“精心导问”的过程。在导问时,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材本质上构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回答过程。仍以“立定跳远”为例,教师要围绕“双跳双落”这一关键点提出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双脚同时“起跳和落地”的动作要领,采用正误对比的方式,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夏天的荷叶上有两只小青蛙在比赛跳远,听,它们落地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并用多媒体演示出来,学生通过观察回答问题:“不一样,一只青蛙落地时只响了一声,而另一只青蛙落地时响了两声。”教师继续引导:“看来发生两声的青蛙是跛脚了,那么跛脚的青蛙能跳得很远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提问:“为什么不能?”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发现:“两条腿同时跳蹬地的力量更大,跳得更远。”实践证明,如果导问的过程脱离问题的根本点,就无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更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积极开展游戏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游戏活动遵循一些简单的规则,人们在其中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自主选择活动项目,难易程度以及活动量。以双人摇绳跳为例,教师只需规定不可踩死跳绳,对于起跳方向和跳动次数则不用进行限制;“网鱼”游戏只需规定活动范围即可,至于采用的是直线跑还是曲线、折线跑,是匀速跑还是变速跑都不进行限制,只要在规定范围内能成功躲避追捕者即可。游戏教学主要由以下几个特点:(1)游戏参与者全部都在运动,这使得练习的强度和密度有了很好的保证。(2)由游戏参与者自己控制动作难度。拿“贴膏布”这个游戏来说,跑得快能远离追捕者的就能够多绕几圈,跑得慢的最好就近处置;(3)在游戏中可以边练习边学习,就算很少参加游戏的人,只要有过一次亲身经历,就能学会这个游戏,这样学习起来效率要比单纯的学习要高得多。它基本上是沿着“练习—学习—练习”的过程进行,实用性高,练习量大,与那些规范动作所采用的“学习—练习”也有所区别;(4)在各种气候和场地条件下都可以进行游戏,受外部影响较小;(5)内容丰富多彩,既能活跃气氛,也能保证练习效果;(6)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以篮球投篮为例,教师可以降低篮筐高度,这样学生容易投中,而且还能进行扣篮练习,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游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因此,利用游戏法开展体育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热情,学生如果上课时比较活跃,教师又要注意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就可以选择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游戏;考虑到素质练习既枯燥又乏味,教师可用游戏加以调节,利用追逐跑训练奔跑能力,听信号起跑训练反应和动作速度,利用蛙跳和纵身跳训练跳跃能力,橡皮筋可用于跳高和障碍跑训练。在课堂结尾部分,教师可播放轻缓的音乐来放松肢体,缓解紧张情绪。也可把体育游戏运用到班级活动中,利用跳绳、爬山、竞赛等游戏活动,增进学生感情的同时,也能提高团队凝聚力。
4发挥场地器材优势,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忽视对教学场地的合理应用,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导致体育器材偏向于成人化,不但不利于学生开展正常化的体育活动,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要发挥场地器材的优势,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出发,提高体育器材和体育场地的普及性和实用性,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需求,让学生体会到参加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另外,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的普及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是无处不在的,能够起到拓展学生运动空间,提高活动效果的目的。例如,可以将校园中的一些空闲场地进行二次开发,设置一些沙滩、爬越联合障碍等学生喜欢的游戏场地,将学生情感放在第一位,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让学生体会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做到寓教于乐,快乐学习。另外,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弘扬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制作一些纸飞机、陀螺、毽子和跳绳等简单的小器材,将民俗活动和体育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力。其次,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参加制作的过程,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教师可以拥有更多自主权,根据学生的爱好添加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使学生的特长可以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让学生爱上体育活动,自发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来,实现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除此之外,可以从一种训练器材出发,创造性地使用体育器材,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更多的锻炼方法,培养学生锻炼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例如,呼啦圈既可以作为锻炼腰部的体育器材,同时也可以作为投掷的目标以及作为障碍物。
5结语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活动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也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享受体育教学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知音.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学校体育,2004(3):66.
[3]邓国良.新课程视域下的体育有效教学[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107-109.
[4]陈志丹.体育有效教学的理念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15):137-138.
[5]陈锋.浅谈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实施的建议[J].科教文汇,2006(11):122.
作者:果占春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刘典屯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