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明框架
所谓点明框架,就是简明介绍审计风险模型的相关要素及其关系。由于审计风险模型较为抽象,初学者较难理解,一般可用四个大小相同、不同层次的平面图(简称四层法)来讲解。“四层法”自上而下分别表示IR、CR、DR和AR,IR层描述的是在一个空框子的情况下,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可用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符号表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各类错报,要注意分布状况与交易或事项、余额、列报相匹配)及分布状况。CR层描述的是在有一定线条“网络”(线条较疏,表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情况下,各种仍然存在的风险及分布状况,应明确描述由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存在,存在的错报有所减少及且分布状况也有所改变,但因网络”线条较疏还有不少符号往下层掉。DR层描述的是在有更密线条“网络”(表示CPA的检查可以发现错报)的情况下,各种仍然存在的风险及分布状况,应明确描述由于CPA的检查可以发现并纠正错报,因而在DR层存在的错报进一步减少及且分布状况也有进一步改变,但还因“网络”线条没有足够密乃有符号往下层掉。AR层描述的是在完全密封的情况下,DR层符号(错报)往AR层掉,AR层总共收集到符号(错报)的情况,AR层可承受错报的多少取决于CPA的职业判断。
(二)逐点分析
逐点分析主要是分别对IR、CR、DR、AR及MMR的特点进行分析,以各要素的的影响因子为切入点,分析各要素的评价方法或决定方法。在IR、CR的评价中往往较细即考虑因素多,而把IR、CR合并成MMR时,则涉及的因素少了很多。一般而言,对于富有经验的CPA而言,由于运用职业判断能力较强而偏向合并考察MMR。而AR的确定CPA多以5%或10%为基数,考虑报告使用者等因素而评估,如可举报告使用者分别为银行、税务局、法院和工商局时CPA运用职业判断而确定期望值。
(三)理顺关系
理顺关系主要是理顺IR、CR、DR、AR及MMR的关系。主要切入点是判定数据的来源,其中AR是CPA的期望值,由CPA依职业判断而决定,是已知数。IR、CR均由被审计单位本身决定,由CPA评估得出,也是已知数。把IR、CR合并成MMR时,MMR由被审计单位本身决定,由CPA评估得出。于是只有DR为未知数,由原来公式AR=IR×CR×DR或AR=MMR×DR移项变成以下公式,确定为了求出DR的值:DR=AR/IR×CR或DR=AR/MMR。
(四)总结要点
审计风险模型的落脚点是在IR、CR或MMR确定时,AR的值决定DR的大小,即CPA检查风险的大小。CPA可接受的AR越大,CPA可接受的DR也越大,CPA可把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实施相对较少的审计程序,收集相对较少的审计证据,即可支撑其审计意见。反之,DR也越小,CPA要把重要性水平定得低一些,实施多较的审计程序,收集较够的审计证据,才能支撑其审计意见。更重要的是,CPA在审计过程中,要让DR合适,即理论上讲CPA既不愿少干活而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也不愿多干活而承担不必要的(人工)成本。也就是说CPA审计的目标是付出最低成本能把AR降至可接受状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这,就是风险导向审计之真谛。
(五)后续配套
先是课堂部分。由于审计风险模型教学的特殊重要性,课堂部分还要补充以下内容:一是要强调审计风险模型的层次性及多样性,即上述讲课时以报表层面为例,但实际上各项认定均可构成本层次的审计风险模型。另外,审计风险模型的具体模型有较多种,虽大同但各有区别。二是要强调审计风险模型的局限性,即尽管审计风险模型对现代审计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是计划模型,且IR、CR或MMR的评价较为主观,AR的值也是CPA期望值,因而精准度值得评估,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CPA的职业判断。三是在后续教学内容如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审计抽样以及在外勤工作各环节,均应提及乃至深化对审计风险模型讲解和运用,强化其作用,逐步树立风险导向型思维。再是课外部分。课外部分还可通过以下手段达到固化之目的:一是运用多种练习题巩固基础知识;二是运用小案例过渡到技能;三是运用实验巩固知识,提高技能,达到总体把握这个重点之目的。其中实验的设计及模拟操作非常重要,只可惜目前还没有配套的教材或实验题,这也是目前审计实验效果普遍差的根本原因。
(六)结论
审计风险模型在会计学本科专业《审计》课程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由于审计风险模型教学的复杂性,本部分教学既要有课前准备,又要课后配套。在教学主体部分则要撒得开、收得拢,讲授尽量以感性出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达到效学效果。
作者:唐立新 廖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