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40例患者中,男76例,女64例;年龄18~74岁。所有患者均与全国高等医药教材第6版皮肤性病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其中住院患者94例,门诊患者46例。银屑病42例,红斑狼疮40例,慢性湿疹34例,天疱疮12例,皮肌炎12例。
1.2方法
在初次确诊时、治疗2周后和1个月后这3个阶段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途径获取患者的初始资料,寻找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的主要因素。在治疗的过程中,向患者普及关于皮肤病的基础知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并且协助患者完成每天的药物治疗;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随时及解答其有关疾病预防、保健和治疗等问题,反复强调病情和药物治疗的重要意义,指导其正确地服药[2]。在治疗的2周后和1个月后分别调查一次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的改变状况,并且做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
2结果
2.1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变化
用药依从性改变的类型有减药、加量、停药、用药不当。用药依从性改变的类型和性别之间的联系较小,但是却和患者的年龄和职业息息相关,尤其是年龄超过60岁的,从事农民和工人工作的群体所占比例较高,农民达到54.6%,而学生用药依从性的改变只有6.2%。
2.2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
分析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其中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占35%;疑虑药品副作用或造成不良反应占13.57%;药品费用昂贵,经济负担较重占11.43%;用药方案复杂,容易忘记占9.29%;药品使用不方便占7.86%;自认为该药物不对症,自我感觉没效果占7.14%;说明书或标签看不懂占6.43%;对医务人员技术不信任占5%;患者听信其他偏方占4.29%。
3讨论
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主动去关心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想法,努力改善护患之间的友好关系,并且仔细观察新入院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和病情特征,向患者耐心解释用药的依据和重要意义,转变患者的用药意识。热情接待家属,取得家属配合。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支持。普及关于皮肤病的基础知识,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皮肤病,并且给予患者实施积极地护理干预措施。皮肤病是一种应激源,常常使患者产生烦躁、低落的情绪,传统观念认为皮肤病是小毛病,不会影响生命,所以在疾病还未痊愈时,就终止服药;有些患者经久治不愈后丧失信心,不能按医嘱坚持服药[3]。所以,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自我评估药效能力,向患者解释关于药物会产生的不良反应。由于大多数患者都是凭借自身对药物的主观感受来对药物的疗效进行评价,而疗效的好坏会决定患者是否遵照医嘱进行用药,导致患者经常在没有征得医生的同意下擅自增加或者是减少药物的剂量。也有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从而过度担忧药物会对其肝肾等重要脏器造成较大的损害,或者是担忧药物不良反应会诱发其他并发症,从而自作主张改变药量或者停止服药。因此,医务人员应该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向患者客观解释药物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反应,既不夸大药物作用,也不淡化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何育华 单位: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皮肤科